正在阅读:盛极一时的道教文化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盛极一时的道教文化

转载 2011/08/30 15:55:2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奉新文史 作者:奉新信息网 55115 阅读 0 评论 6 点赞

       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土生土长。中国道教产生于东汉中期,它的前期是方术、巫术。所以道教徒善于画符念咒,驱鬼祭神,熬炼丹药,练习气功,祈求长生不死,升天当神仙。奉新道教,始于东晋。影响最大的有2个人:东晋的吴猛和许逊。

       吴猛,字世云,旧志载为新吴(今奉新)人,曾做过豫章西安(今江西武宁)县令。四十岁时,他跟着一位名叫丁义的异人学医道、仙术,后来又随南海太守鲍靓学秘法云符,从此以通道术著称于世。晋永和年间,入浮云山修炼,传说他与四个弟子冲虚(道教术语,即得道升天)而去,宋朝封他为“神烈真人。”

       在江西,提起“西山万寿宫”,可谓尽人皆知,它里面供奉的许真君,就是许逊。许逊,字敬之,河南许昌人,迁居豫章,少年时跟吴猛学道,后举为孝廉,做了旌阳县(今湖北枝江县)令。故又称许旌阳。因不满晋朝的黑暗统治,后弃官游历江湖,传播道术。传说他在西山偕全家42人升天成仙,北宋尊他为“神功妙济真君”,因而又称为许真君。吴猛、许逊两师徒,是江西道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生活的时代,正值江西水患成灾,他们率民治水,成效显著,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逐渐把他们神化,特别是许逊,他成了治水的神话人物。

       奉新是当时江西水患地区之一。古人认为之所以有水患,是因为蛟龙作乱的结果。吴猛、许逊治水,也自然被人们认为是“斩蛟治水”。在奉新,留有许多他们二人“斩蛟治水”的遗迹和传说。

       奉新会埠乡故县有一座挂榜山,相传许逊追逐蛟龙到这里,折芦为矛,剪茨为镞,以抵御蛟龙,后人就将此山改称“芦茨山”;奉新赤田乡大泽村有一口“剑井”,相传玉皇大帝派女童在柏林观送了两把神剑给许逊,许逊得剑后来到大泽村,在此“试剑透石,迸泉为井”,“剑井”由此而来;奉新城西80里处有一“试剑石”,相传许逊得剑后又到此试剑,一剑下去,巨石从中裂开,平整如镜;宋埠镇锁石村的得知,也与许逊有关。相传许逊追蛟到这里,锁此石以镇蛟龙,锁石村由此得名。

       奉新县有关吴猛、许逊“斩蛟治水”的遗迹和传说还有很多,作为江西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也是奉新道教文化的开端人物。自他们后,奉新的道教文化开始步入全盛时期,全县曾先后兴建道观、道宫33所,影响最大的有二个地方:东白源和浮云山。在道教的经书《老子想尔注》中,道教把诸子百家中的老子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并一气化为三清,产生了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清尊神之外,又有其他的天神、地祗、人鬼,形成了一个神仙体系。神仙们的住地称“洞天福地”。道教中共有十天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处福地。这其中的第三十六处福地就在奉新的东白源。

       奉新旧志载,东白源在南乡(今赤田、宋埠一带),又名崇虚观。它之所以成为道教的第三十六处福地,相传是因为刘道成在此得道成神仙并飞升上天。

       刘道成,南北朝新吴(奉新)人,曾任陈州(今属河南)刺史,后辞官回乡修黄老之术,皈依大罗真符。刘道成回乡后先住在奉新县城西门(今县一中前),并在此修道炼丹,后携全家到东白源崇虚观修炼,相传他在这里修成真身,得道成仙,携全家飞升上升。东白源也因出了一个刘神仙而成为道教的第三十六福地。

       刘道成飞升后,尊崇道教的南朝梁武帝萧衍在他的西门故宅建“昭德观”,以祭祀这位刘神仙。“昭德观”后来成为奉新著名的道观,观中刘道成昔日取水炼丹的井被称为“丹井”。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到过此观,并品尝了丹井之水。南宋爱国名臣文天祥写了一篇《送隆兴邹道士序》,赠给当时在昭德观炼丹以治病救人的邹道士。

       与东白源相比,浮云山似乎渺小得多,至少,在道教史上它没有跻身洞天福地之列。然而,从道教活动的频繁程度和道观的规模方面来说,东白源远远逊色于浮云山。

       浮云山坐落于奉新县西南的赤岸乡和会埠乡境内,是奉新和高安两县的分水岭。浮云山的得名,据奉新旧志载,乃是山腰有一石洞,石洞之上“每有紫云如盖”,因而得名。

       浮云山上的这个石洞,就是奉新古代八景之一“八百洞天”里的李八百洞。相传,蜀人李八百在此修炼,活了八百多岁。又传,唐会昌年间,一位姓龚的奉新乡民在此洞得《六丁祷雨诀》,每逢干旱,念此诀就会下雨。李八百洞遗迹现仍存浮云山上。

       在道教神话中,云飘雾绕的浮云山并不只来过李八百这一个神仙。东晋吴猛曾在此立坛祈仙,其址尚存;浮云山南的浮邱岭,相传为仙人浮邱公隐居之所;浮云山东南的元秀峰,相传为王母娘娘第九子元秀真人筑坛祭灵仙之地;元秀峰下面的仙姑坛,相传是李八百之妹李明香修炼之地,李明香后来在五龙岗修成升天,因而奉新古代八景有“仙坛月佩”一景;浮云山东侧的陶仙岭,相传为县人陶安公修炼之地。昔日陶安公在此以陶冶为业,他炼起铁来,炉烟成紫云,火星飞溅,直射天空,惊动了玉皇大帝。玉帝派朱雀下凡降旨:“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到了七月七日,赤龙果然下凡,陶安公即跨龙而去,成为神仙。

       神话终归是神话,几位虚无飘缈的神仙,并不能决定浮云山在道教史上地位,真正使浮云山蜚声道教的,乃是山中的浮云宫。

        唐朝中期,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第十四代孙张惠感从高安的崇元观来到奉新浮云山的玄秀峰修身炼丹,并带了一个高安的小徒弟孙智谅。因其修炼处常有“浮云”罩其上,因而被人称为“浮云观”。唐武则天神龙元年,武则天召张惠感到京城为国师。相传,张惠感在唐天宝年间得道升天。

       张惠感的徒弟孙智谅也与唐朝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玄宗皇帝派洪州(今南昌)观察使韩朝宗礼迎孙智谅进京,当时孙智谅已经120岁了。玄宗皇帝问道:“用什么方法才能如此长寿?”孙智谅回答道:“常居山中吃水果饮泉水罢了。”玄宗皇帝感慨万千,并应孙智谅之请,赐浮云观“浮云”匾额一块,浮云观正式得名。唐玄宗53岁生日时,请孙智谅投金龙于浮云山的浮丘石室,以祈长生不老,浮丘石室于是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投龙洞”。相传孙智谅140岁时得道而逝。

       到了宋朝,在京任尚书的胡直孺举家外迁,将华林书院的所有财产赠给浮云观,浮云观不仅香火旺盛,而且规模得以扩大。进入元朝,浮云观风光依旧。浮云山东南的大获岭有一方摩崖石刻,记载了元顺帝至元六年五月,浮云观住持邓元凯、提点邓禹孙奉旨住山,九月登坛得香的史实。浮云观的香火之旺由此可见一斑。

       元顺帝至正年间,浮云观改“观”为“宫”,从道教文化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升格,可惜好景不长,没有几年,元朝灭亡,浮云宫被夷为平地。

       明洪武元年,道士陈云隐在浮云宫废墟上再创道宫,立为“正一丛林”,浮云宫香火再次旺盛。明弘治七年冬,浮云宫的道士为重整山门,在浮云宫前竖起了一座碑坊,第四十七代天师张元庆为牌坊书写了“万年宫”三个大字。明武宗正德年间,浮云宫奉明武宗之敕改建为“万年宫”,浮云宫之名遂废。万年宫的香火兴旺了两年,华林农民起义爆发,道宫再次毁于战火,仅剩那宫前的石牌坊。昔日威风八面、盛极一时的浮云宫从此真正成为一片废墟,没再复兴。

       如今,“万年宫”牌坊仍孤寂寂地竖在浮云山中,牌上已长满青草,一派荒凉的景象。然而,如果你有幸来到浮云山,找到“万年宫”牌坊,牌坊正上方那块青石板上端刻的“敕”字,以及牌坊两边用正楷雕琢的“北位清高冯水一方之胜,圣恩重立浮丘亘古之光”的楹联,一定会让你想起风风光光、盛极一时的浮云宫,想起曾盛极一时的奉新道教文化。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