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小城故事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小城故事

转载 2011/09/06 10:23:1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百丈山 作者:奉新信息网 22569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古豫章府之西,有这么一块被人称之为仙源灵境之地,南潦水自西向东千百年流淌,也养育了千千万万灵境之地的人。当然这里的人也给这生生不息的土地赋与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奉新”。

自然,一个地方因人而为市,居住的人多了,就变成了城。奉新自东汉灵帝建制新吴县以来相继由于治所的变动和兵麓建了几座城,因兵麓而起的城有三座,太史城、五步城、黄城。在越王山还有座越王城,相传越王勾践灭吴后代楚在越王山而建,当然,只是个传说,是否有过此城是否又为越王所建那只能另当别论了。

奉新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城应该为新吴城,据旧《志》载:汉高祖刘邦平定海内,终成一统,惧项羽的老巢江东东山再起,恶其强盛,于是将江东大族纷纷迁到别的地方,迁到海昏以西的大族有吴氏、涂山氏、东冯氏,因其地名,号曰新吴。虽有其名,但那时并没有建制新吴县。直到汉灵帝中平二年,才将海昏县一分为二,一为建昌县,海昏以西就立为新吴县,于是在潦水的上游,第一次因建置而有了第一座城,名曰新吴城,其城址就在今奉新城西三十里的故县。

对于新吴故城,由于宋版《新吴县志》的丢失,史上并没有过多的描述,自今,我们也不能概述它的原貌,只是在后人对故城的怀古幽思中,依稀能辩别出它那往日的辉煌。明嘉靖年间奉新潘向有潘县长过新吴故城(故县)时,写了一首《过故县》一诗:“风雨经过故县场,昔贤功业事忙忙,幽花敛笑春容淡,芳草牵愁古道长,南亩景更租税在,东山依旧管弦荒,逢乡问俗无人说,野鸟临风叫夕阳。”潘县长带着几许惆怅想在一片荒芜中找寻道新吴故城往日的辉煌,却逢乡问俗无人说起,城堞空余,兴废两幽幽,只有几只野鸟在瑟瑟风中鸣叫在那落日夕阳。

  新吴故城在君王的更迭中,兴兴废废中过了几百年,三国时期,一个叫太史慈的东吴将军,被孙权授与为建昌都尉,委与南方之事,督治海昏,太史将军为拒刘表之子刘磐,在新吴城十里的地方,建了一座太史城,并在此地打了一场大仗,太史慈大获全胜。这场战役史载甚少,只是几百年后,每当风雨过后,人们在其地多拾得青石箭蔟,客观的证实了这场战役的存在,由于这场战争,这里也形成了奉新古十景中的“磐山遗蔟”。

  据史载,太史城周回三里,依山而建,西南有城角山,东南有磐山(盘山),北倚潦河水,其地非常险固,易守难攻,到了清朝时期城的基址尚存,隋大业十年,据传建昌县治曾经迁到此地。明代诗人徐大铨写过一首诗曰:“孤城桓野郁召绕,蔟石徒存锁销,春色曾传金蹬响,霜花应有铁花凋,壮哉太史功无朽,烈矣刘郎恨未消,成败英雄具可尚,风高易水共萧萧。”

  太史慈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卒,年41岁,太史慈死后葬于何处,众说纷纭,《品三国》易中天老师所述,太史慈的墓地有五种之多。其中有名的有南徐润州(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之说;乌程之说;海昏之说及新吴之说。润州之说起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太史慈受箭伤死于润州,葬于北固山。至今北固山有东莱太史慈之墓。细考恐为杜撰,其一《三国演义》和西晋陈寿撰《三国志、吴志》所载不符,三国演义中太史慈受箭伤而亡,实为罗贯中为丰富书中情节而撰。其二太史慈墓葬在宋元镇江地方志中未见记载,直到《三国演义》后的1870年赵应硅等才立太史慈墓于北固山下;其三在时间上也与太史慈病卒时间上不符。乌程之说起于湖州,宋时欧阳修作“石柱记”乌程县下刻有“吴丹阳太守芜湖侯太史慈墓”, 《崇祯乌程县志》载:“吴芜湖侯太史慈墓在法华寺之石坞,一名石斗山”,考《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与刘繇投奔豫章,中途太史慈遁逃于芜湖,逃到山中,自称丹阳太守,其后才到建昌任建昌都尉,治海昏,不可能死于丹阳。乌程之说有待考证。葬于新吴之说最早出现于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太史慈葬于新吴,今洪州府奉新县也,邑人立庙敬事…..”又据《江西通志》载:“建昌都尉太史慈墓在奉新县南乡十都,地名感古(今奉新县宋埠镇夏泽村),其县西盘山有太史城,皆其用武之地也,年四十一,卒于此”。葬新吴之说,时间地点都与史载相符,应该比较真实,如今,太史慈墓早已比见踪迹,太史城也只能从基址中一探那往日极其奋扬的兵声。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那浪花刚刚淘尽英雄泪,太守的城郭还没有变城荒山故垒,几百年后,在太史城东十几里的地方,又有一位将军垒起了一座城,也垒起了将军不朽的功勋。

  将军名叫余孝顷,新吴人,初为新吴洞洞主。梁国国主萧衍晚年昏庸无道,引狼入室,引发了史上称之为“侯景之乱”的叛变,其弟侯缜入豫章,余孝顷在家乡新吴起兵,抗拒侯缜,在新吴城的门户之地,筑了一座城。

  和新吴故城及太史城相比,余孝顷所筑之城实在太小了,周回才三百五十步,后人称之为五步城,城虽小,其地却险固,城建在小山上,西南有华林之险,北枕潦河,东南是一片开阔地,易守难攻,江州刺史侯缜留了一部分人马守豫章,其余全部调来功打余孝顷。本以为嘬尔小城,应该很快攻下,但战局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战争从开春一直打到秋收季节,小小的五步城硬是没有攻下来。侯缜气急败坏,将城外的稻子全部收割完,想饿死余孝顷的兵马,谁知后院起火,发生内乱无奈只能撤兵。这场战役因余孝顷拒敌有功,梁主授余孝顷为南江州刺史,新吴城也因此成了南江州的治所,这应该是奉新历史上最高级别的建治。后来陈代梁为帝,陈主以谋反之罪将余孝顷处死,南江州也随着将军的逝去也烟消云散了。

  唐武德八年,新吴又一次并入了建昌县,新吴故城在并并复复中走到了它历史的尽头,57年后,一位号新吴处士的老者涂文师(新吴侯涂顷的第十二世孙)改变了新吴故城的命运。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这位新吴名儒一日到东郊散步,见一群人挑担背筐,走的甚是匆忙,疲劳不堪,不知为何,就走上前去问个究竟。有人道:“以前属新吴管辖,近的只有几十步,远的也不过数十里,自从李大亮并新吴县入建昌,道路变的遥遥,早上出发晚上却不能回来,况且新吴和建昌水路不通,纳粟结佶,用不上舟楫而只能用筐篚,你说怎能吃得消。”涂文师闻言感慨道:“看你们这么颠簸劳苦,坐视不援手,是我邑人的过错。”于是联名邑人翟思祥上书,请求恢复新吴县,第二年,唐中央批准恢复新吴县。由于新吴城以经荒废许久,不宜再作县署,于是涂文师和其弟将自己在冯川的祖基地和祖莹地竹岗山(今老奉新县政府后面)捐献了出来作了新新吴县署。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新吴县长高良粥将县治从新吴故城迁到了冯川,于是在奉新的历史上有了第二座新吴城。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吴主让位于南唐,南唐皇帝“嫌”吴字,新吴县遂改名为奉新县,新吴城也就变成了奉新城。

  据史载,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新吴人就用土筑了周回五里的城墙。只有南北二门,直到明朝年(公元1468年)才正式建造了有五门的城郭,砖土间之后来城墙坍塌。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奉新大饥”,奉新农民胡雪二与高安陈福一、罗长一等揭竿而起。为防华林农民军,明政府拨专款重新修建城墙,在西门造起厢楼,并在城外凿池蓄水,作成护城河,用来抵挡华林军。后潦河水泛滥城墙又塌。直到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奉新城建史迎来了它的一个辉煌时期,明县政府和各界爱心人士化银9000两,重新修建了奉新城城墙,这个“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历时八个月才完工,和以往不同城墙全部用砖石建造,分东南西北四门,各门都起了非常好听的名字:东门叫宾阳门;西门叫齐霞门;南门叫迎熏门;北门叫拱辰门。在南门左右开北门,东南新开了冯田门。

  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明王朝为了抵御各地的农民军,明政府拨专款将城堞增高,只是城墙增的再高,却怎么也挡不住那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在内忧外患中,大明王朝如那淫潦之水中的奉新城一样,轰然倒塌。明朝的接任者清政府和它的前朝一样,对奉新进行了多次的修膳,康熙元年,围着东南西北城墙加筑了八个炮台,在此之间,奉新城的街道也逐渐形成,奉新城之街道,据同治版《奉新县志》载,奉新城共计38街和23条巷道,县衙为上市,县衙东北是中市,城外桥南为河南市。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