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奉新曾有个大名鼎鼎的“玉芝园”,占地50余亩,来看看在哪里?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奉新曾有个大名鼎鼎的“玉芝园”,占地50余亩,来看看在哪里?

转载 陈秋媛2020/04/02 08:46:3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14672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卷五  名胜古迹


古代的南乡地处奉新县的东部平原,境内并无高山峻岭,仅有海拔不高的陶仙岭、虬岭和梧桐岭,故自然景观并无奇异之处。据奉新旧志记载,境内的道教建筑较多,有立云观(陶仙观)、景福观、柏林观、剑井、万寿宫、崇虚观等;祠庙建筑有顺应庙(感古庙)、虬王庙、梧桐庙等;但南乡有两座名闻全国、规模宏大的庄园,一座是高冈的玉芝园,一座是赤田的张勋庄园;此外,南乡陶仙岭还有两座名人墓葬,一座是位于山麓的许振祎墓,一座是位于山巅的张勋墓。




4、玉芝园里风光好

 

从奉新县城向东行约9公里,便到了赤田镇高冈村。高冈村原有一座著名的玉芝园,它是晚清广东巡抚许振祎的私家园林。该园利用天然山水巧妙布景,建筑精湛,花木繁多,其中还有大量名人题写的诗词和楹联,它们是园林艺术的精品,具有极高艺术欣赏价值。民国时期,因社会动荡,玉芝园日渐凋敝。新中国成立后,玉芝园主体建筑至20 世纪50 年代尚存,曾作为小学使用,1973 年因建公社而被拆,今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为了让后人能够稍窥该园昔日的辉煌,本文根据许振祎于光绪二年(1876)十二月十六日撰写的《玉芝园图识》和他的孙子许祖禧(1909-1986)于民国十八年(1929)编辑刊刻的《玉芝园志》,对玉芝园的概貌稍作介绍。

许振祎位于高冈村的旧居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家具皆空,惟屋存耳”,他出仕后打算重建住宅“为吾亲燕息之所”。同治八年(1869),许振祎典试贵州时,已有构筑园林的想法,因财力不足,仅“买地十笏”,又“虚绘一图,置之箧中,以托子虚,而资谈笑”。同治十年(1871),许振祎出任陕甘学政后,俸入稍厚,遂于十一年(1872)委托门生孔继昌在家乡督建了宅第“恩养堂”,第二年又在其西侧引山泉为池,建造水榭、亭台,取曾国藩集苏轼诗题赠的楹联“玉芝紫笋生无数,凤雏骥子日相高”命名为“玉芝园”。

许振祎修建此园,原打算作奉亲养老和自己致仕乡居之用,不料事与愿违,他于同治十二年(1873)任满还家时,其父许献琛次年三月就病重不治,许振祎不禁哀叹“奉亲特辟玉芝园,恩养堂成渍泪痕”。光绪二年(1876),许振祎丁忧服满后起复入京,从此宦迹南北,很少得暇归乡长住,偶一入园,每感“作个主人仍是客,不知添得许多愁”。

玉芝园内部布局结构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借助《玉芝园志》收录的“玉芝园园图”,可以稍窥园林昔日风貌。

玉芝园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利用地势,形成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山,东南水的背山面水布局,俨然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全园占地约50 亩,分东部和西部两大区域,东部是住宅区,西部是园林区。大门位于东南方,设有重檐门楼,上挂“督学第”门匾,门楼前按风水学上的要求设有半月形月池,也是防火的需要。进入“督学第”大门,东部是住宅区,右边是“东轩”和“乡贤公祠”,左边是“恩养堂”,是许振祎和父母的住所,均为江西常见的三进天井式院落,前有空地,后带跨院。西部是园林区,面积约占全园的三分之二,主要景观合称“玉芝园二十四景”,名称大部分取自古人以归隐为题的诗词,试图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遁迹山林的氛围。其具体名称为:柳帘香榭、青珊馆、紫藤花下、桂丛、鞠花潭、南楼、舫斋、碧栏桥、杨柳池台、度月廊、秋籁阁、鸥湖、鹿岩、拳石岛、水边篱落、烟雨楼、来青亭、蓉堤、在山泉、飞来三岛、松洲、西涧、腻绿坪、蔬香圃。

进入“督学第”大门,西部是园林区。自南而北进入题有“小辋川馆”的二门,见一长方形池塘,塘边遍植垂柳,此景名“柳帘香榭”。从院中左侧经圆门进入,上题“香海巢”,其中南面种丛竹,景名“青珊馆”;西面种芭蕉,景名“蕉云槛”;东面厢房种有紫藤花,景名“紫藤花下”;正北面是“尊闻精舍”和“万卷楼”,这里是家族子弟读书和藏书的地方。东厢房名“诗梦花禅”,是文人聚会吟诗之所。“万卷楼”最北面桂树密匝,是为“桂丛”。以上是园林的第一个景区。

再看第二个景区,最南端是“鞠花潭”,这是一个面积较大的长方形空区域,这里有池沼,有亭台,有菊花,右侧有“南楼”,左侧有“鸥湖”。“南楼”上悬“玉芝园”匾额,这里是园中最佳的观景所在,登上此楼,不仅能够遍览全园景观,还有向西南俯瞰园外桑田菜圃,许振祎曾有诗称此云:“尽收风物入南楼,楼下花光倒影流。”东西两边是厢房,经过一处空地,左侧一景名“舫斋”,这是一间像船形的房子。由“舫斋”往北是一个大湖,湖上有一座“碧澜桥”,建有曲槛回廊横穿湖面,桥中央有一座重檐水榭,因湖四周多杨柳,故名“杨柳池台”。从“碧澜桥”右侧的“度月廊”往北,最北面的建筑是庋藏书画的“秋籁阁”,又名“鉴清堂”。以上是园林的第二个景区。

从“鸥湖”的半圆门进入,可见一处砌有围栏的池塘,池中种植荷花水草,散养水鸟游鱼,这里沙鸥云集,热闹非凡。左侧有“鹿岩”,饲养着许振祎从陕甘带回的几头梅花鹿,鹿与“禄”同音,可见园主之用心。再向北是“泉石岛”,它是由太湖石累叠而成的假山,据说该石来自袁枚位于南京的随园。“泉石岛”旁有有一颗大树,有一条自北而南潺潺流过的小溪,小溪旁有一座圆形的亭子,是为“听泉亭”。在流过的小溪上有一小池,小池用竹篱笆围着,叫“水边篱落”。再向北,左侧建有一幢“烟雨楼”,与嘉兴南湖上的楼同名。在“烟雨楼”北面的山岗上,矗立着一座“来青亭”。在“来青亭”下面依次是遍栽木芙蓉的“蓉堤”和“在山泉”,这里是整个园林水源的发源地。北面的围墙上建有一座牌楼,上题“飞来三岛”,其实是垒土而成的三座假山,山势取蓬莱仙岛之意耸成三峰。以上是园林的第三个景区。

园林的最西部,由南而北依次有“松洲”、“西涧”、桑麦田“腻绿坪”、菜畦“蔬香圃”和粮囤“惠邻仓”等。以上是玉芝园的外围景点。

玉芝园中四季花木繁茂,植有丹桂、银桂、月月桂、红梅、白梅、酸梅、千层茶、翠柏、红枫、樱花、木笔、芙蓉、兰花、海棠和相思柳等200 余种奇花异卉,林木葱茏,花香不断,堪称一处乡间盛景。江西名园亦不多,玉芝园建成时,其规模不仅是一县之最,在全省也颇足称道。许振祎自述:“爰从弱冠奔走京国,往来梁、吴、楚、粤,辄于山水佳处,未能忘情。”可见他在设计玉芝园的景观时,曾经借鉴了南北各地名园的一些特点。

许振祎毕生喜以诗文会友,咸丰三年(1853)入京时即“迭为文酒之会,名闻公卿间”,在翰林院时与诸多名士唱和,提督学政后,又选拔了一些以文学见长的后辈,因而其故旧门生中不乏当时知名的文人学士。《玉芝园志》收录了许多为许振祎创作的诗文,这些题咏作于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二年(1876),大致分属于两个时期:许振祎任陕甘学政时,即曾请人为玉芝园作记;居父丧丁忧在家期间,“忧伤成疾,至不能寐”,适值玉芝园新成,于是经常携门人在园中夜游吟咏,又邀外地亲友为此园作记,以山水诗文排遣悲情。

《玉芝园志》共录入了10 位作者所作的记赋5 篇、诗词144 首,另外还有25 处景观楹联共65副。玉芝园山水清幽,建筑奇巧,又有文人学士品题增色,集句楹联颇可观瞻,在江西近代古典园林中堪称佳作。相传玉芝既有延年益寿之功效,自身亦能历时久远,以此命名宅园,除为亲祝寿外,可能也寄托了主人使园林长存于世的希望。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幸而有《玉芝园志》这部珍贵文献流传至今,使我们得以藉此一睹这座园林昔日的风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完待续  

  ...  

篇三:全国有七十二福地,奉新有个地方居第三十九位,与这个人有关...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