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奉新历史上有位高官,回乡写下了这些流传后世的诗句!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奉新历史上有位高官,回乡写下了这些流传后世的诗句!

转载 陈霞2020/04/12 09:06:5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13017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卷六  艺海探珠



1、许振祎返乡诗话


光绪二十年(1894)年底,许振祎(1827-1899)以京察“实心任事,劳怨不辞,部优叙”,决定让他出任广东巡抚。他还是同治十三年(1874)丁父忧时回了一趟家,迄今已整整20年了。已经69岁的他向光绪皇帝上疏,说想请假顺道回乡展墓。光绪皇帝批示:“赏假一月,毋庸开缺。” 二十一年(1895)三月,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在高冈和南昌两地住了整整20天。这20天他是在哪怎样度过的?我们从他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六月刊于广州节署的诗集《度岭草》中可以窥见一斑。披阅全集,收入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古、七古共106首。其中前26首七绝和2首五古写的是在奉新老家和南昌暂住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余78首系赴广州途中的记游、酬答之作。

(许振祎

许振祎想到自己20年才回一次家的情形,与北宋黄庭坚20年回家的情形完全相似,因此他便仿照黄庭坚的《过家》和《上冢》,写了两首五古,他在序言中说:“山谷有《过家》《上冢》二诗,明叔知县和之。余过家、上冢与山谷同,去家二十年又同,山谷诗云:‘归来翻作客,顾影良自哂。’是亦同复出也。今射洪钟侯泽生实宰吾县,文采佳政不减明叔,辄因山谷韵赋《过家》《上冢》二篇,仍呈钟侯求和正焉。”他的《过家》诗写道:
戒徒出领海,改役谢河运。
扁舟下江南,得与故乡近。
穷年苦思归,一归百忧尽。
眼明望柳榆,怀郁散畦畛。
劳我父兄党,先期召宾亲。
钟侯今文翁,一见不余哂。
举觞劝酡颜,顾影愧衰鬃。
皇天洗征程,春雨崩成阵。
幸觇比屋安,夸尹言可信。
烹羊且为乐,拊顶遍髫龀。
问我出何为,所为不及寸。
前四联写回家时所走的路程和急切的心情;中四联写与奉新知县钟泽生宴会及交谈情形;后三联写前往看望乡亲和与孩童交谈情形。再看他的《上冢》诗:
中年失奉亲,衰白复违垄。
展谒荷天慈,宰木已高拱。
儿罪无可逭,鼎俎恪将奉。
平生罔及恩,肠断奚补痛?
虽经驱阪险,未遂投绂勇。
风萍浮江涛,何时定号汹?
当官无物望,恐负百城重。
他日赋归与,藻苹可躬供。
中年时未能对父亲尽孝,老年时也未能祭扫父亲的坟墓,20年后才“展墓”,墓旁的树木都长得要两手才能合抱了。全诗表达的是儿子对父亲未能克尽孝道的愧疚之情,也表达对宦海浮沉的感叹、“恐负百城重”的担忧以及“他日赋归与”的愿望。
他回家之后,因为亲人旧友都来看他,他想起了昔日在家时的许多往事,于是便在“度岭”之前,写下了26首绝句,这也是这诗集得名的由来。他在开篇序言中说:“衔命使粤,乞假展墓,为留二十日,亲旧依依枉顾,纪恩抚事,辄成绝句二十六首,录呈知好,并上家兄,兼勉子侄,一时离绪悉具此篇。”这是诗序,也是标题,因为26首诗仅冠此序。

大泽村西一老农,乞身未许罢衰庸。
山泉依旧清如许,涧愧林惭莫照容。
此诗说自己就像大泽村西的一位老农,本想“乞身”退养,然皇上“未许”。如今看到昔日的山泉依旧,但自己已经因为衰老而不敢到涧泉水边去照容貌了。
不成报国只蹉跎,霜露松楸积痛多。
万里天涯望祠墓,可怜有泪已成河。
诗人为自己的人生经历而感叹:想报效国家并无建树,却蹉跎了光阴;想报效父母,却身处天涯,连父母的祠庙和坟茔亦未能祭扫。每逢霜露时节,总是愧疚难当,不禁泪流成河。
负米曾无一日奉,陟山只益万端哀。
不及人间田牧子,年年麦饭上坟来。
写诗人展拜父母坟茔的感受:父母在日,自己未能为父母背过一次米,如今来到父母茔前,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情:我还不如种田人家的孩子啊,他们每年都可以送麦饭到坟前祭奠!
天书昨日促南征,先垄经过谒告行。
九陛叩头臣万死,敢将衔结矢生生。
诗人回乡期间,朝廷有信催促上任,他只好特地到祖先的坟茔告别:儿子一定会谨记父母教诲,为报效国家和朝廷的大恩,万死不辞!
荆树当年茁五枝,贫来鞠子仗亲慈。
显扬敬养诸兄了,愧杀迟生不孝儿。
作者自注说:“先光禄公年五十,伯兄已入翰林,仲兄、叔兄悉力持家,至不孝乡举,先太夫人已不及见,迨视学关陇,光禄公亦不能就养矣。”此诗写父母亲当年生了五个儿子,辛苦劬劳将他们抚养成人,本当亲自尽孝,无奈忠孝不能两全,显亲扬名、敬养父母之事都是几位兄长做的,表达自己无比深切的愧疚之情。
中山邸第是瞻园,蹇劣曾叨守大藩。
官阁联床莫回首,三人中只两人存。
作者自注云:“先是云生伯兄与福卿四兄先后抵江宁藩署,遍游金陵诸胜,今伯兄化去,凄咽难堪。”他任江宁布政时,长兄振礽和四兄振禧曾先后到南京云看他,白天,他与兄长“遍游金陵诸胜”,晚上他与兄长“联床”彻夜长谈,如今长兄已经作古,表达了对长兄逝世的深切怀念之情。
寿骨人夸是弟兄,不携鸠杖笑相迎。
养生尽废诸家说,饱食飞行压后生。
作者自注云:“福卿四兄年登八十三,而健步如五十许人。”此诗写四兄振禧83岁高龄还能健步如飞,且尽废诸家养生之说,对四兄的赞誉和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抵掌清谈到夜阑,兄酬弟劝特加餐。
儿孙莫忘两翁语,要识高曾创业难。
作者自注云:“顷日得与四兄朝夕畅谈,而黻卿、子梅、子贞、建章、星章诸侄率诸侄孙皆同侍侧。”兄弟俩整天地在一起“抵掌清谈”,在一起举杯痛饮,还有一大堆侄辈和侄孙辈在旁边侍候,这对许振祎来说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世缘遮尽付东风,不使繁嚣溷乃公。
男治诗书女勤织,等闲一笑抚儿童。
作者自注云:“兄耳稍重听,亦不甚也。”此诗写四兄耳聋,耳聋本是毛病,但诗人认为正可不受“繁嚣”的搔扰,未尝不是好事;何况儿子勤学,女儿勤织,夫复何忧?万事均可“等闲一笑”,“尽付东风”,自己只管含饴弄孙,尽享天伦。表达的是对四兄的羡慕之情。
五十年前怆旧情,向余历指五羊城。
幅巾曾下元戎榻,何止邮签记水程。
作者自注云:“粤东为四兄旧游地,宁阳黄石琴先生抚粤尝召兄入署晤谈。”五弟要出任广巡抚,四兄谈到50年前在广州受到了广东巡抚黄石琴先生盛情接待的往事。看似信笔叙旧,实见兄弟情深。
阿大中郎比屋居,封胡遏末复彬如。
百年侭食先人德,莫负当年积庆余。
作者自注云:“诸从孙多有自余出门后生者,今已长成秀逸。”看见侄孙辈一个个都十分优秀,诗人十分欣慰,认为是先人行善积德所致。作者勉励他们要谨记先人教诲,莫负先人期待。
出身容易保身难,他日儿郎弗慕官。
看我老牛鞭不动,更将何术下危滩?
作者在诗中感叹仕途凶险,自己虽然还未退养,但希望将来“儿郎弗慕官”。这是数十年宦海浮沉的总结,也是对儿孙辈由衷愿望。他惟一的儿子许恩缉叙官江苏候补道不就,辟民政部咨议亦弃官归故里,隐居沪上,杜门不出,可见深受乃父之影响

吾宗爱我互开筵,少长依依话酒边。
谷贱年荒官赋重,不堪凋敝异当年。
作者自注云:“族中丁口稍盛,而生事益艰。”在各家各户都他吃饭的过程中,作者才有机会亲身体会到“谷贱年荒官赋重,不堪凋敝异当年”的惨重现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朝末年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檐花静落夜冥冥,旧事凄凉不忍听。
一别交亲遽如此,泪珠倾似雨淋铃。
作者自注云:“宦久不知乡事,闻亲朋零落,有惨出意外者,伤怀久之。”诗人一别故乡20年,这其中发生多少事情?有许多亲朋都不在了,甚至有惨出意外者,作者因此而感伤得“泪珠倾似雨淋铃”,感叹自己“宦久不知乡事”。
少年同学化为尘,白首归来少故人。
惟有邓林并石友,相逢仍保岁寒身。
此诗写会见少年时同学的情形:多数同学都不在了,只有邓子林和帅石生两位在教书的同学还保持着松柏一样的身姿。为同学的去世而伤悲,为同学的康健而欣喜,悲喜交集之情不能自禁。
齐年两友宦西川,治行都为众所传。
八十归田谈旧事,舒郎努力着鞭先。
此诗写四位同学的情形:咸丰九年(1859)一同中举的宋家蒸(字云浦)、帅继先(字金奏,号小舫)均在西川做官,政绩为人称颂;小翁(不详)80岁致仕归家,舒郎(不详)亦即将出仕西川。诗人密切关注同乡同学状况,足见同学情深谊长。
彭侯平地作飞仙,赵子熊郎亦自贤。
清绝玉芝园里客,各摩白眼望青天。
此诗写了彭伯溟、赵岐峰、熊文甫三位少年同学的现状,他们从前亦系玉芝园的常客,本想对同学适当给予帮助,但并不领情,虽是少年同学,但人各有志,不能勉强。
桃李花飞柳覆堤,新秧一碧剪初齐。
劳生饱受黄尘涴,今日归寻罨画溪。
作者自注云:“抵家适当春暮,乡村风物正盛,此时笋蕨亦可饱啖,皆在官梦想所难致也。”诗人于暮春时节回乡,所见景物是“桃李花飞”“新秧初齐”,又想起了自己奔走仕途劳禄的一生,但饱啖笋蕨之后,忧郁的情结似乎才得以释怀。
尝记归舟载石偏,六朝遗物宝当年。
一卷那复兴云雨,合伴山农老涧边。
玉芝园二十四景中有一景叫一卷石或一拳石,也叫拳石岛,是由太湖石叠砌而成的一座假山。太平天国时,南京小仓山的随园被夷为平地,成为太平军开荒种粮的农庄。许振祎任江宁布政使时,发现许多太湖石被随地弃置,有人说该石系六朝遗物,许振祎发现该石极具观赏价值,便用船将它们运到了玉芝园中,成为园中二十四景之一。当年的石头据说有“兴云雨”的功效,可如今也只是寻常之物了。
洛阳姚魏销沉尽,尚有曹州五色霞。
准拟花时供一醉,主人花发复辞家。
此诗写玉芝园中的牡丹花,品种有洛阳姚黄魏紫,有曹州的五色云霞。本欲花开之时赏花共醉,无奈花发之时却要辞家南下。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表达的是一种无奈之情。
尽收风物入南楼,楼下花光倒影流。
作个主人仍是客,不知添得许多愁。
作者自注云:“个中南楼最胜。”作者来到了玉芝园中观景最佳的南楼,在这里,“花光影流”尽收眼底。风景越美,诗人感慨越深:自己明明是风景的主人,却由于回家太少反成了客人。此诗以乐景写哀情,把思家欲退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至。
卅载经营农圃事,湛虚观侧有渔庄。
丹枫乌柏红千树,梦里秋容醉几场。
作者自注云:“余治西庄颇费心力,又治湛虚观以为课观之地,他时卜居卜葬不待外求,子孙当世守也。”位于湛虚观旁的西庄是许振祎家农田、养鱼的一处农庄,也是为将来退职后的准备的“课观”或“卜居卜葬”之地。他在那里种了许多丹枫和乌柏,也曾为此魂牵梦萦,劳心费力,故特别喜欢,并他希望子孙后代能世代守住这一份祖业。
为传风水渡江难,家住南州亦暂安。
数载梁园叹存没,老夫怀抱未从宽。
作者自注云:“时携眷暂寄南昌。”诗人身寓南昌,看似“暂安”,但心中却想着“梁园”的存殁。梁园是西汉梁孝王刘武在都城睢阳城内所营建的一处名园,历史上曾屡经兴废。诗人表面上是在写梁园的存毁,实际上是在隐喻他所创建的玉芝园的的将来,因此才会“怀抱未从宽”。事实证明许振祎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玉芝园在70年后就被拆毁殆尽,连他的坟墓也未能幸免。世事无常,谁又能料到数十年、数百年之后的事呢!

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二月,许振祎在广州正式上任广东巡抚。光绪二十四年(1898)七月,朝廷裁撤广东、云南、湖北三省巡抚,许振祎奉调内用,因年老体弱,他再次请假回乡休养,再未复出,第二年病逝于家,享年73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完待续  

  ...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