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大公无私!奉新有这么一对兄弟为了百姓舍小家为大家...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大公无私!奉新有这么一对兄弟为了百姓舍小家为大家...
转载
陈霞于 2020/05/09 09:58:1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624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大公无私!奉新有这么一对兄弟为了百姓舍小家为大家...
显示
卷三 善行义举
古代县市乡人,特别是涂氏、廖氏、赵氏、徐氏等家族,自徙居本地之后,他们勤俭持家,艰苦创业,随着家族日益壮大,财富日渐丰盈,他们深知教导族人知书识礼、履仁崇义、隐恶扬善的重要性,每当有公益义举需要鼎创时,他们总是率先垂范,捐金助力,做出了许多的善行义举,形成了一系列的懿行美德,素为邑人称道。
狮子山即竹冈山,早在东晋初年便成为涂氏的宅基地和祖茔地。初唐时,新吴侯涂钦后裔涂文师(625-715)(行七,人称涂七公,号新吴处士)和涂文政(行八,人称涂八公,号冯川处士)兄弟仍居于新吴冯川的祖居地竹冈山。唐武德五年(622),新吴独立置县,县治在磐山之北,即今奉新会埠的故县。唐武德八年(625),安抚使李大亮废新吴又并入建昌,县治在今永修。唐高宗永淳元年(682),有一天,涂文师在东郊散步,看见许多百姓有的挑着担子,有的背着麻袋,一个个匆匆忙忙地赶路,就问其中的一个挑夫说:“你们一个个匆匆忙忙的,这是要去哪里呀?”挑夫回答说:“从前我们归新吴县管,交皇粮时不论是用车推还是用肩挑,都很方便,近的只有几十步,远的只有几十里。自从新吴并到建昌县后,路途遥远,早晨出门,晚上都到不了。况且水路又不通了,交起粮来只能用箩装,用肩挑,不晓得几辛苦啊!”涂文师耳闻目睹了这些情景说:“我们这些人亲眼看见了百姓吃苦受罪,却不闻不问,这是我们的过错啊!”他的好友瞿恩祥非常赞同他的说法。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最后决定,由涂文师和瞿恩祥一道联名向朝廷上一个奏章,就以“建昌道远,民劳轮役”为理由,请求恢复新吴县。唐弘道元年(683),朝廷批准了他的奏章,同意恢复新吴县,但旧县治已废弃了58年,不适宜再作县治。县署官员商议说,应该从长远考虑,另选宝地作县衙。议来议去,最后都一致认为将县治迁到冯川是最佳方案,而冯川的竹冈山是建县衙的首选之地。有人提出异议说:“竹冈山是新吴侯的祖居地和祖茔地,人家怎么会同意拿出来呢?”有人说:“可以拿东关外的田来换竹冈山的地。”涂文师听说后,就与弟弟涂文政商议说:“请求恢复新吴,这本来就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我们怎么能吝惜这块小地皮呢!新吴能独立置县,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朝廷既然准了我们的奏章,我们就应该为新吴独立置县鼎力相助。旧县治偏居一隅,且已废弃多年,确非佳境,竹冈山实乃新县治的首选之地,我们应深明大义,舍小家顾大家!”于是他们毅然决定将自己的祖基地竹冈山无偿捐献出来新建县署。唐神龙二年(706),县丞高良弼将县治从故县迁至冯川竹冈山,涂文师等涂氏子孙遂星居散处。新迁的县城严重缺水,涂文师兄弟又根据居民数量的多少和地理情况,按照北斗七星的位置,在新县城打了七口井,并命名为“七星井”。七星井泉香水洁,县城百姓均沾其泽,载其德。涂文师死后葬于竹冈山祖墓群,后人于其墓旁建涂公祠以祀之,又于大街之东立祠祀之。
未完待续
...
请联系:1387054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