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宁王府公主下嫁奉新平民,她还是八大山人的姑婆,你想知道她么?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宁王府公主下嫁奉新平民,她还是八大山人的姑婆,你想知道她么?

转载 陈秋媛2020/06/12 08:32:3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610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平泉君下嫁徐文瑀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明王室有一位公主下嫁到奉新县城西门一户平民家中作媳妇,这件事在当时也是轰动全县的。到底是咋回事呢?那还得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
明太祖朱元璋共生了26位皇子,其中第17子朱权系杨妃所生,洪武二十四(1391),朱权被封为宁王,封地是宁国(今内蒙古宁城)。永乐元年(1403)二月,宁王的封地改南昌,但封号未变。朱权生了6子14女,长子朱盘烒袭宁王爵位,朱盘烒生了宁靖王朱奠培、弋阳王朱奠壏、石城王朱奠堵三个儿子,长子宁靖王朱奠培生四子,幼子朱觐炼封建安王。朱觐炼生镇国将军朱宸涂,朱宸涂生辅国将军朱拱梗,朱拱梗于万历十二年(1584)十二月二十三日生下了第一个公主,系太祖朱元璋第8世孙女。
公主长得聪明伶俐,自幼知书识礼,深谙女工妇道。万历二十七年(1599),女孩长到16岁,在当时算成年,可以出阁了。父亲辅国将军朱拱梗便向万历皇帝上书,请求准许公主赘婿成婚。朱拱梗与时任奉新县令冯烶关系特别好,就委托他留心物色。谁能有幸成为建安王府辅国将军的乘龙快婿呢?

早在万历八年(1580)九月初三日,奉新西门徐亮弼(号云坡)的府上诞下了第二位公子,父亲给他取名文瑀,字元瑜,号素庵,系徐仲文第八世孙。《徐氏三修宗谱》卷四四·仕宦类第12页载《仪宾素庵公传》云:“公讳文瑀,字元瑜,号素庵,云坡公仲子也。公负性倜傥,侠气自豪,读书不屑寻摘章句,而典故所存又详鉴不遗。及夫书事词赋、琴棋、投壶、蹴鞠,必皆悉其妙,世之博涉者咸叹不如也。公之先人世以雄赀,公则鄙阿堵而不顾也。卓荦标举,人皆倾心。”冯县令早就听说西门徐家有这么一位俊逸不凡的公子,就向朱将军推荐他。辅国将军一看,公子年方20岁,比公主大4岁,生庚八字又与公主相合,大喜曰:“真吾佳婿也!”
徐文瑀虽然出身不错,家财万贯,才华横溢,但仍不过是个白衣秀才。一介平民子弟能成为将军府的乘龙快婿,此乃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奉新县好多读书人十分羡慕,都说徐文瑀艳福不浅呢!
万历二十七年(1599),辅国将军向朝廷请旨赐婚,万历皇帝《敕授奉训大夫仪宾徐文瑀诰命》云:“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人之大伦莫先于夫妇;祀之大节莫重于婚姻。此古之通义也。今特命尔徐文瑀为奉训大夫、宗人府仪宾配以平泉县君,尔尚崇德敦礼,克慎威仪,毋怠毋骄,用昭宠命,钦哉!”《敕封平泉县君朱宜人诰命》云:“制曰:古之君天下者,宗室有女必赐封号,所以厚亲宗而昭恩典也。尔宁献王六世孙辅国将军女,年已及笄,特封为平泉县君,以为宗人府仪宾徐文瑀之配,既归徐氏之门,恪修妇道,整肃闺仪,毋怠毋骄,式勤内助,毋忝祖训,用光阃范。钦哉!”
万历皇帝特授徐文瑀为奉训大夫、宗人府仪宾,封辅国将军之女朱氏为平泉县君、宜人,并赐食禄三百石。徐文瑀与平泉县君成婚之后,既然是招赘,自然要住在南昌的将军府内,将军夫人也舍不得女儿远嫁。此时徐文瑀的父亲徐亮弼(号云坡)已经去世,儿子为了便于照顾母亲,想把母亲接到将军府同住,但又有违礼制,只得在南昌孺子亭附近租了房子给母亲居住。将军府离母亲住处很近,夫妻俩时常前往看望母亲。

这样平静地过了三年之后,平泉县君有一天哭着对婆婆说:“都怪我啊!让夫君侍奉老母远离家乡,来到南昌,丢下了先人的坟墓不管,这难道是为人子妇的我所应尽的礼节吗?”说完,她毅然收拾好行李,告别父母,陪着婆婆和夫君一起回到了家乡奉新,成为了一位寻常人家的媳妇,过上平民般的生活。家族中的长辈们见她能放下身份,回到乡间生活,都夸赞说:“这才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啊!”
徐文瑀也是一位品学兼优的读书人,从前父亲在世时,家中也很富有,叔父兄长都中了举人,他也有远大超脱的志向。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享受了食禄的王室子弟便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他于是放弃了皇家300石食禄,准备努力读书,搏取功名。为了能让母和妻子过得开心,他特地寻访到一盆当时十分稀罕名贵的琼花种在家中,还添置了服侍丫环,县君也不反对,只是在闺房内悉心地调教她们,教她们如何讨婆婆开心,不让她生气。
徐大铨在《平泉县君行状》中说:“县君性出天成,敦恭沉慧,不荷言动,初处宫中,不甚事傅母,而书数纺绩,尽若夙娴。”从前在宫中什么事都不用做,来到奉新以后,什么事都要动手做,她虽然不曾拜过师傅,但什么书法、数学、纺绩之类的事情一学就会,好像早就娴熟于心。
万历三十三年(1605)二月初八日,夫妇俩生下了长子大铨;三十五年(1607)八月二十三日,次子大钰又出生了;四十一年(1613)五月十二日,三子大铉出生。夫妇俩共生了3子1女,4个子女的日常生活和教育多是由平泉县君亲自负责。长子大铨在《平泉县君行状》中回忆说:“诸儿成童,则日稽课程,亲较文书,塾客每惮之。忆岁戊午,铨尝嬉废,县君叹惋自悼,若不引责铨,良久喟然曰:‘尔外大父曾谓天家宅相类,多颖越取上,第汝相于嬉,将何望耶?’铨爽然深省谛受。”“铨每乡试国邸间,驰手书切督奖掖,诸男衷里潮服半出手择,又多信因果,周困乏,以是乡党莫不极口称之。”
崇祯三年(1630)七月十七日巳时,平泉县君薨于奉新西门家中,年仅47岁。崇祯七年(1634)十二月十一日亥时,安葬于新兴乡东湖何家山,徐大铨泣血亲撰墓志铭曰:“帝王家,高士室。贵且仁,安而吉。”平泉县君是怎么死的?《平泉县君行状》和《平泉县君墓内志铭》都未谈到,但徐大铨在《平泉县君墓内志铭》中有“举子六而育三,女二而育一”的说法,也就是说平泉县君总共生了8个子女,但存活的只有4个,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就徐文瑀家的情况而言,子女的存活率只占到一半。子女情况尚且如此,产妇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去,这大概就是平泉县君早逝的原因吧。
平泉县君的寿算虽然不长,但子孙众多,品质优秀,长子徐大铨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邑举人闵钺在《徐公素庵墓内志铭》中说:“建藩县君朱生丈夫子三:长大铨,食饩邑庠,力学嗜古,有著述行世;仲大钰,季大铉,皆府庠弟子员;女一,适保安知州宋士吉,诰赠宜人。男孙七:而淙、而汢、而涣、而汕、骥、而台、而熊,淙、汢、骥俱县庠弟子员;外孙宋一宽,食饩邑庠;曾孙六:高生、会生、斗寿、品生、贵生、乾寿。”
清顺治二年(1645),朱元璋第10世孙、宁王朱权的第9世孙朱耷(即八大山人)又因明朝的灭亡而“弃家遁奉新山中”。朱耷是明王室子孙,一般人谁敢收留他呢?他之所以逃到奉新来,有人说就是因为他的本家姑婆平泉县君在奉新。这种说法是法是否可靠?
考朱耷世系可知:明太祖朱元璋生宁王朱权,朱权生宁王朱磐烒,朱磐烒生弋阳王朱奠壏,朱奠壏生弋阳王朱觐鐰,朱觐鐰生镇国将军朱宸江风,朱宸江风生辅国将军朱拱柿,朱拱柿生奉国将军朱多炡,朱多炡生镇国中尉朱谋堇鸟,朱谋堇鸟生辅国中尉朱统即朱耷。可见朱耷系朱元璋第10世,朱权第9世。而平泉县君系朱元璋第8世,朱权第7世,比朱耷的确是高了两辈,无疑系朱耷的本家姑婆。
不过,朱耷逃到奉新时,姑婆已经去世15年,但姑公徐文瑀尚在,因为他殁于顺治十三年(1656),因此,他可能受到姑公徐文瑀和表叔徐大铨、徐大铉等人的收留接待。新兴乡斗口村亦系西门徐氏的分迁地,而朱耷住持的耕香庵与斗口村相距很近,朱耷传世有一幅著名的书法作品,写的是“图书自仙室,山斗望南都”,有人认为这便是朱耷看了徐大铨所画的图书后所题写的,其中的“山斗”指的是处于山间的斗口村,而“南都”自然指的是南昌,这便是八大山人在奉新与家人交往的证据。本人认为这种推断是有一定依据的,至少目前尚未找到更直接的证据。 

 未完待续  

  ...  

篇一:新吴县曾出了一个新吴侯,今天说说这个奉新之最!

篇二:真英雄!冯川镇曾出了一个宁死不屈官员,《元史》给他立了传!

篇三:至真至情!奉新这位老人亲历元朝兵乱,写下自传感动后人···

篇四:冯川镇的一位宁死不屈的忠臣,却因为这件事,死于廷杖!

篇五:奉新县里出了一个“父母官”,敢于直谏,如今葬在澡下...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