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奉新历史有位好县官,“冯川桥”的命名就是为了纪念他!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奉新历史有位好县官,“冯川桥”的命名就是为了纪念他!

转载 陈霞2020/07/11 09:42:3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564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冯知县主政祀贤宦

樊明芳

一个地方能有一个好县官,可算是一个地方的福气。在奉新古代历史上来过几位好县官,他们真正的忧百姓所忧,乐百姓所乐,想百姓所想。这样的好官,不管时间过去了多少年,在百姓的心中永远都矗立着一座不朽的丰碑。冯烶就是这样一位好县官。


冯烶,字居方,号景贞,浙江慈溪人。万历十三年(1585)以解元领两浙乡荐,万历二十年(1592)登进士第,万历二十一年(1593)任奉新知县。据《奉新县志》(同治版)载,冯烶到任后,“令民自陈利弊,烶皆次弟行之。在职六年,建桥梁,疏水利,置常平,清欺隐,减供亿,除火耗,民戴之如如慈父。至兴学校,广士额,尤有作人之雅。以迁去,民立祠于冯川祀之。”万历二十六年(1598)冬,冯烶因政绩卓著擢礼部主事、参政。


冯烶刚到任,就立志要改革奉新官府的弊端。为了了解官府为政存在的问题,他先向百姓出了三次告示,竭诚欢迎百姓向县府反映存在的问题,通过十天的接待、考察,他再将收集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整理,然后再分轻重缓急,一一实施。

首先,冯烶认为:全县有士、农、工、商四种百姓,一个地方风气的改变都是由士开始的,因此,办好学校应是排在第一位的。当时全县最大的学校是县城的儒学,也是孔庙所在地,县人廖兴干重修了儒学前城,冯烶到任后又增建了城楼,竣工庆典之日,冯烶亲自撰写了《重修儒学前城增建城楼祭告文》。他还创办了四贤书院,为儒学置办了学田,使儒学经费有了保障。从万历二十二年(1593)到二十五年(1596),全省两届乡试,奉新就考取了帅众、甘正颐、徐文琏和甘镛四名举人,儒学增加了上百名学员,为日后朝廷的的科举取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奉新一向容易遭受旱灾,为减轻百姓负担,冯烶多次向上级请求,以比较优惠的折价比例来征收奉新的田粮,用平价的粮食来赈济奉新的灾民。由于冯烶的赈灾措施得当,大灾之年,奉新竟然没有一个人被饿死,没有人一个外出逃荒。此外,冯烶把全县淤塞的沟渠全部进行了疏通,使数万亩农田得以有水灌溉。为了防止灾年的到来,他在县城创建了“常平仓”,储存了4000石粮食;全县各乡也设置了“义仓”,储存的粮食也有几千石,即使有再大的灾年,奉新也能渡过难关。


奉新在明朝时,有些地主将自己田地寄名到享有优免徭役的官吏﹑绅衿名下,以逃避赋役,这种现象叫“飞诡”。他们逃避赋税之后,奉新赋税的总量并没有因而减少,而要分摊到其他百姓的头上,老百姓苦于这种额外的负担已经很久了。冯烶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按田亩设立了一种《归户手册》,要是不如实登记的,丈量多出来的田亩就要充公。这样一来,一向以狡猾出了名的人也无计可施了。


向国库上交粮食时,有些人凭借关系,可以不派役夫运送,而没有关系的百姓却要多派人力帮这些人运送。冯烶了解到这情况后,召集所有粮户,按交粮的数量多少来派出役夫,即使权贵富豪也不能例外。


从前粮差到县征收粮食,老百姓还要交纳很多的手续费和押运费,这些钱都被官吏粮差们私分了,增加了百姓负担。冯烶十分痛恨这种现象,不但自己不取分毫,反而免除了老百姓的这些费用,上级粮差所需的费用全部由自己的薪俸捐给。仅这一项,6年为百姓省下的所谓手续费、押运费等不少于1000两银子。


奉新地处荆粤孔道,往来经过的官员很多,接待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以前都是由官府向有钱的富户摊派。冯烶到任后,觉得摊派也不是个好办法,毕竟还是在扰民。于是他就从县府拨出了一笔钱,在县衙办了一个食堂,养了猪,种了菜,置办了锅碗瓢盆,来了客人就在食堂接待,即使来的客人再多,也不会因此而增加百姓任何负担。


奉新百丈寺自同山忠智禅师奏准在百丈禅寺前后的荒地上开垦赡寺以来,百丈禅寺正常发展130余年后,因官府政策的变异又再现危机。万历九年(1581),百丈禅寺原有遗租700亩,只要交官粮8石。后因官府丈量裁减,百丈寺拥有的田地所剩无几,寺僧因生活来源没有保障,又东流西散,百丈禅寺一度几乎成为了一座空寺。百丈禅寺的田地也因无人耕种而成为了荒田。田虽荒了,但向官府交纳的赋税指标并没有销减。


万历二十二年(1594),冯烶亲自来到了百丈寺,详细了解了百丈禅寺的情况后,感慨万分,题《登山踏荒》诗云:
名山百丈最知名,
慷慨登临百感生。
唐帝瑶图归劫烬,
禅僧宝塔尚传灯。
三旋竹岭巴猿泪,
九曲兰亭蔓草横。
惆怅污莱余断碣,
木人冢畔一泓清。


他对寺僧艰难的生活状况动了恻隐之心,总想要为百丈寺做点什么。通过清查县内隐瞒未报的新开垦的田地,让其升科,来充抵百丈寺的荒田所应交纳的赋税;又挑选百丈寺带发修行的僧人来充抵百丈哨应该完成的2名精兵的任务,再将其兵饷支付给百丈寺共条银17两8钱,通过申详院司道府,永为定额。“官免追征之烦,僧免比较之苦”,这个做法得到上宪的支持,百丈寺僧的困难也总算得到了缓解。


 

奉新县城有冯川河,河上旧有义济桥,明嘉靖初年被大水冲毁,县民徐金之子徐道济继承父志,捐百金首倡重修,知县来汝贤易命名为“绍义桥”。隆庆年间,绍义桥又被洪水冲没,知县陈隽措置桥石进行过一次修理。万历二十一年(1593), 绍义桥又一次被大水冲毁。冯烶到任后,一心想修复之,无奈工程巨大,不敢轻易提出来商议。正在这时,华林胡氏后裔、时任从仕郎、浙江布政使司理问所理问的胡士琇因为华山祖产被盗案在县里打官司,官司赢了,退回了100两赃款,胡士琇当即表示,愿意将这100两银子作为首倡,重建这一座大桥。冯烶觉得他的精神可佳,于是就向上级报告了这件事。上级同意建桥,但除此之外,至少还差上千两。因差额较大,一时还不敢动工。


三年之后,经冯烶的精心治理,奉新县政治清明,粮食丰收。正在这时,有一个名叫汪苏菊的石匠从开化来到了奉新,表示愿意承接这项工程,冯烶觉得条件基本成熟了,就说:“谁愿意承建这项工程,县府可以付给100两白银,县府官员参加建桥劳动也可以充抵100两银子!”胡士琇听到这话,十分感动,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经捐修过南津桥,于是又捐了1000两白银。在冯知县和胡士琇的倡领下,廖兴干等人也踊跃捐助。于是巨大的修桥工程没有给更多的人添麻烦,大桥很快就修成了。


新建的大桥有37个桥敦,36个孔洞,比旧桥增宽了2块石头,增高了6块石头,河中有10个桥孔,宽度比以前大了一倍,可以承受更大的洪水的冲击,北边的5个桥孔挖到了河床的石底,于是就没有打桩,而在石底上再加砌了3层石头。


当时的吏部尚书蔡国珍听说了这件事,就写信给县里说:“从前苏轼在杭州修筑了一道长堤,于是就命名为“苏堤”。奉新这座新修的大桥恐怕不应该没有姓吧?”县里的乡绅、孝廉和博士弟子员一致认为,没有冯知县,哪有这座桥呢?应该命名为“冯恩桥”。冯烶说:“修建这座桥,是本县士民的愿望,也是各位先生的志向,更是胡君的义举。我不过是个过客而已,怎么能取代本地从前主人的名字而改为后来外地人的名字呢?”他坚决不同意。县里的乡绅、孝廉和博士弟子员只好一起商量,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将桥命名为“冯川桥”,既点明了桥所在的地点,又包含了冯知县的姓氏,定下之后,还请冯烶亲自撰写了《冯川桥碑记》。

他在奉新任知县6年,离任时,县人都舍不得他离去,一起到南门外桥头为他送行,百姓为感念他的恩德,就在南门外大桥北面修建了冯令尹祠来祀奉他,为活着的人建生祠,除了表示建祠者一种尊崇之外,更多的是对一位好知县的怀念和祝福。县衙还拨田租400石田租作为祠内的香灯之资,那块田所在的地方原来叫“洪田”,后来改名叫 “冯田”,都是怀念感恩的一种表现,乡贤余良桢还撰写了《冯侯去思碑记》立于祠内。

 未完待续  

  ...  

篇一:这座祠堂里供奉着35位官员,第一位竟与奉新有如此渊源!

篇二:南宋哪位大诗人?曾任奉新知县,课本上都学过他的诗...

篇三:感动奉新!城隍庙里供奉的一位知县,愿减十年寿命来祈求降雨!

篇四:他做了什么?奉新一位“县长”,离任时百姓都拦着他的车不让走...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