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幅价值两千多万的名画,是奉新史上哪位知县画的?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一幅价值两千多万的名画,是奉新史上哪位知县画的?

转载 陈秋媛2020/07/23 08:35:5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430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赵之谦知县留堂批

樊明芳


2010年4月23日,一幅《富贵眉寿》图,在上海恒利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2010春季首届艺术品拍卖会上,以2408万元拍卖成交,成为轰动一时的爆炸新闻。人们心中都带着一个疑问:这幅价值二千多万元的名画的作者究竟是谁呢?他就是曾任奉新知县的赵之谦,他曾以书法、绘画、篆刻“三绝”扬名于中国美术史,是中国画坛一颗耀眼的明星。



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于富有家庭,但传至他时,家境已趋破落。自幼喜欢写字,读书过目成诵,在诗文、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可谓无所不精。咸丰九年(1859)31岁时,他参加浙江省的恩科乡试,高中全省第三名举人,做了绍兴府知府缪梓的幕客。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军攻打绍兴,他被迫离开故里,流寓温州、黄岩、福州一带,为生活所迫,他做过私塾教师。他的妻子就死在逃难途中,所以后来他改号“悲庵”。后辗转来到北京,以卖画为生。从37岁起,他曾三次参加京城的会试,但都名落孙山。正是在北京的这个时期,他在诗文、书画、篆刻方面却逐渐获得声誉,被当时被称为“三代帝师”的祁隽藻和吏部尚书毛昶熙等看中。同治十一年(1872)44岁时,他被推荐由国史录誊以知县用,分发到了江西省。先委分省志局差,主持纂修《江西通志》。光绪四年(1878)任鄱阳知县,到任十九天便遇洪灾,他“殚力赈抚,纤悉不遗”。
光绪七年(1881)七月,赵之谦改任奉新知县。其间,他曾修冯川桥、城垣、县署等。他在《手札单篇》记光绪八年(1882)六月初致友人纫珊书云:“天雨不止,城垣又塌一处,上、下桥皆坏,倡议捐资修复。县署土墙十去其四,一俟天霁,即当版筑。”同年六月二十三日又致纫珊书云:“冯川桥已成,城垣亦可成,县署内墙仍在修,后墙数十丈,只好请下任捐廉修复。”此间曾为《虞化易事》、《读史举正》书跋。在任一年,甚得民心,为奉新的锦山秀水所感染,写下了“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的佳联。他常以朱墨作堂批,由于其在书法上赫赫有名,这些堂批常为吏胥所珍藏,他在奉新任内所作的“阮许氏窝赃案”、“阮许氏没烟馆及窝藏窃匪案”、“邓余氏欠强人祖怡祖恒债而被殴伤头额案”、“邓祖彬强取婶母邓余氏衣被首饰案”4则堂批,现已成为稀世珍宝,为江西大藏书家王咨臣所珍藏,现为其子王令策所继承。
光绪八年(1882)“七月四日返南昌候补,随即大病,九月始愈”(《手札单篇》)。后任南城知县。光绪十年(1884),遇“法兵犯台湾,继侵闽海”,援闽官兵络绎过境,他因忙于“促供张,资捍卫”,劳累过度,卒于南城官舍。
赵之谦在中国美术史上以书法、绘画、篆刻号称“三绝”。书法受邓石如和碑学派影响,将篆、隶、楷等书体的凝重融于这种飘逸洒脱的行草书之中,为百余年来“书宗北魏成绩最著者”;篆刻初摹浙派,后追皖派,独树一帜,给篆刻艺术开创了“印外求印”的广阔道路,人称“新浙派”或“赵派”; 绘画能人物、山水,尤善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常流露出淋漓痛快、生动自然的情趣,给后来画家如任颐、吴昌硕等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



赵之谦一生无论做什么事都十分认真,他是一位称职的知县,他更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一生在诗、书、画、印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人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特色,被后人奉为“前海派”鼻祖,对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著有《勇庐闲话》、《梅庵集》、《悲庵居士诗》、《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二金蝶堂印存》、《缉雅堂诗画》,还有《六朝别字》、《补寰宇访碑录》等。

 未完待续  

  ...  

篇一:这座祠堂里供奉着35位官员,第一位竟与奉新有如此渊源!

篇二:南宋哪位大诗人?曾任奉新知县,课本上都学过他的诗...

篇三:感动奉新!城隍庙里供奉的一位知县,愿减十年寿命来祈求降雨!

篇四:他做了什么?奉新一位“县长”,离任时百姓都拦着他的车不让走...

篇五:奉新历史有位好县官,“冯川桥”的命名就是为了纪念他!

篇六:当年,一万多人从狮山攻打奉新县城,结果...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