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奉新有座回澜塔,古往今来多少事...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奉新有座回澜塔,古往今来多少事...

转载 陈秋媛2020/08/10 08:36:1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8201 阅读 0 评论 102 点赞



回澜塔的古往今来

---樊明芳


在奉新县城湿地公园潦河北岸有一座回澜塔,它与位于潦河南岸的岐山塔隔河相望,俨然两位尽职尽责的哨兵,傲然矗立,数百年来,它们一直警惕地把守着奉新县城东南面的门户。


驱车湿地公园,走近回澜塔旁,可见该塔系檐式砖石结构,7级6面,通高42.5米。一级用花岗石叠砌而成,边长3.95米,东侧墙面阴刻“乾隆壬子年,塔脚合邑捐修,道光三年,知县邹松崖立”21字,西面的长方形花岗石上阴刻有“道光三年捐建”6字和27位捐修者姓名。



向上仰视,二至七级均以青砖眠砌,墙面均饰以石灰。每级之间有3道突起的腰檐,檐下均饰斗拱。飞檐系花岗石雕刻而成,状若鱼尾。檐角悬有风铃,微风吹过,便叮当作响。塔体每隔一级砌有假门,雕饰有花卉及几何图案。塔顶为覆盆状顶盖,上置花岗石葫芦塔刹,有3根铁质刹链从顶端往下联结七级正檐。全塔轮廓分明,线条明快,古朴典雅。


回澜塔是奉新古代遗留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文物之一。据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第32页载:“回澜塔在东门外仓前洲,乾隆间邑绅等经始,甫成塔基,以费不赀中辍。道光三年,知县邹山立倡劝,绅士宋鸣琦等醵金捐建。”由此可知:回澜塔所在古地名为仓前洲,乾隆壬子年(1792)由始邑绅捐资兴建,但后来因资金不继而停工。直到道光三年(1823),知县邹山立捐廉首倡,宋鸣琦等27位邑绅共同捐款才完工。


塔铭载“知县邹松崖立”,邑乘载“知县邹山立倡建”。查同治版《奉新县志》卷7·知县可知:“邹山立,(嘉庆)二十四年任,字希武,号松崖,山东荏平人,监生。勤政爱民,培植士类,倡建岐峰书院,重修二何讲堂,诸生膏火视冯川书院有加,邑人为立松崖讲堂于院内。缮城垣,葺青云楼于水门上,建新塔于冯川东,修善济院,去任后民恒思之。”由此可知:邹山立,字希武,号松崖,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监生任奉新知县,政绩十分显著,深受百姓爱戴,是一位难得的好官。


再查宋鸣琦,同治版《奉新县志》卷8·进士·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史致光榜第44页载:“宋鸣琦,字步韩,号梅生,又号云墅,五仁四子,礼部仪制司主事,充校勘四库书书籍官。……官仪曹时,凡典礼仪文大章奏多出其手,擢祠祭司员外郎,记名御史,拣发四川知府。……署叙州府,补嘉定府……权川南道篆,升广西盐法道,三权臬篆。……”宋鸣琦是北乡(今宋埠镇)人,他列27人之首,必然是地位最高或捐金最多的人。


通过上文考述,我们知道了回澜塔是由邑绅经两次努力捐资才修建而成的。为何非得要在仓前洲建这么一座塔呢?从前有“宝塔镇河妖”的说法,难道兴建此塔与镇河妖有关?我们无从知晓。所幸邹山立在此塔竣工时留下了一篇《回澜塔记》。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第32页载:
“奉新北枕狮山,南临冯水。冯水源出百丈山,及邑之西,流分为二:经流在北,绕邑治之南而东;支流在南,径南市之北至邑之东,而与经流合,由此会归冯川,故县治之东南为水口要道。”


邹山立所说的“经流”指冯川河,“支流”指黄沙港。因为二水都在县城东南部即仓前洲附近交汇,所以这里便成为县城的“水口”。按照墈舆学的说法,任何城镇的水口处都要建有宝塔或栽种大树来关锁水脉,以防城镇内的财(才)气流失。这是古人十分讲究而注重的,因此邹山立在记文中说:
“康熙初,前令黄公虞再尝于邑东南游鱼石上建元社阁,以与岐岭文峰并峙,今修为九天阁者是也。又即老东门废基建文昌阁,以迎巽气,且以关锁水脉。后移学宫左为魁楼,而此阁遂废。巽维水口,无所资以镇压关锁,故水势遂漫直疾走。即西方经、支二流不复分为潆抱,径顺流南趋,经学宫前,过冯川桥而东,以直达于冯水。”


正是为了关锁水脉,康熙初年,知县黄虞再曾经在东南面的游鱼石上建了一座元社阁,后改名叫九天阁,与岐岭山上的文峰塔遥遥相对,共同把守着县城东南水口。还觉得不够,又在老东门宾阳门废基上建了一座文昌阁,这样既能抵御东南风的侵袭,又能关锁水脉。可是后来把这座文昌阁改建到学宫的左边,且改名为魁楼。这样一来,东南方向的水口又没有了关锁,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漏洞。


为什么这个“巽方”即东南方这么重要?邹山立说:
“考形家言,巽方实主官禄。奉新科第文明甲于他邑,而迩年以来,官禄稍逊,良由巽维锁钥空虚,风气不能凝聚之故。先是,邑之人士欲即巽方水口仓前洲地方建窣堵波,以增形胜而重关锁。”


他认为巽方是关系一个地方人才兴衰的关键。从前因为水脉关锁严密,所以奉新县在科举考试时,每届高中举人和进士的人数总能远超他县。近年以来做官人数明显减少,就是因为水口空虚,风气不能够凝聚一处造成的,所以才有了乾隆壬子年(1792),邑绅们想在巽方水口即仓前洲兴建宝塔的打算,目的是为了“增形胜而重关锁”,可惜“以费不赀中辍”。


嘉庆二十四年(1819),邹山立到到任之后,做了许多“修举废坠”的好事,正如他自己在记文中所说的:“余承乏兹邑,颇欲修举废坠,学宫、城垣,捐俸倡首,赖诸绅士之力,踊跃输将,亦既次第蒇事。”做完这些后,又与邑绅们商量建塔之事,大家都说:“是固不可以缓,第工难以独肩,独力将不赡也;任不可以大,分道谋终无成也。”意思是说建塔是急事,靠一个人捐资恐怕办不到,还得靠众人之力;每个人承担的数量不能太多,如果各行其是,终将一事无成。商量之后,最后决定由宋鸣琦、徐再阶、邓南杰、徐锡会、邓从、赖炳、邓觐澜、彭显谟、彭守经、徐秉义、彭湖、彭祖楠、彭祖栻、彭祖椿、邹和、彭志密、潘乔龄、彭珊、洪乔龄、罗纶、徐联魁、严有怡、张照和、刘映宿、蔡炳南、李守纯、刘斌共27人“分任其费”。从道光癸未年(1823)七月动工,只用了10个月时间就建成了。邹山立最后在记文中说:
“砖塔七级,巍乎其焕,雄峙巽隅。费不妄,役不烦,而功已就。所谓得能为之人以成当为之事也。塔既成,名之回澜。继自今渊渟澜聚,毓秀钟灵,将必有勋名位望与蔡恭靖、宋庄靖、甘庄恪诸公后先辉映者,未必非趋事之效而成事之功也。”


作者在记文末尾以简练的文笔交待宝塔顺利建成之后,再次表明了建塔的目的和愿望:希望从今而后,县城水口能够“渊渟澜聚,毓秀钟灵”,奉新能够再次出现像蔡国珍、宋景、甘汝来那样的秉钧持衡朝廷重臣。


结果如何呢?据本人统计,道光三年(1823)以后,到光绪三十年(1904)止,奉新全县先后考取进士32名,著名的有探花帅方蔚(湖广监察御史)、宋延春(云贵总督)、许振祎(广东巡抚)等,至于武将辫帅张勋更是以其“孤忠”清室而轰动朝野。如此说来,回澜塔之兴建真可谓功不可没!


1939年3月22日清晨,日军9架飞机排成“众”字形,以不可一世之势轰炸了奉新县城。当晚八点左右,日寇开着一百多辆坦克,亮着探照灯,耀武扬威地从安义方向开进了干洲,再沿着奉干公路开进了奉新县城,除尾随着坦克而至的数百名日本鬼子留在了奉新外,所有坦克经下桥往大城方向开去。这一天,奉新沦陷了。日军随军记者拍下了日军从回澜塔下经过的照片。所幸历经战火洗礼,回澜塔依然矗立不倒。



2003年6月,回澜塔被列入宜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奉新县委县政府为将县城打造成优美的宜居城市,将回澜塔所在的仓前洲辟为潦河湿地公园,回澜塔也成为公园内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


篇一:长知识!今天说说奉新县城的古城墙...

篇二:旧貌新颜!狮山公园的前前后后,几度春秋几多风雨...

篇三:西门有一个建筑,创建时间最早、存续时间最长,现在成了四小操场...

篇四:原县食品厂一带有座宝云寺,存续近1500年,中有宝物,苏轼亦到游,可惜···

篇五:沧海桑田千多年!沿河北路一建筑的前世今生,奉新人都来了解下...

 未完待续  

  ...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