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奉新曾有所“二何书院”,你可知它的兴建缘由...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奉新曾有所“二何书院”,你可知它的兴建缘由...

转载 陈秋媛2021/07/02 08:35:0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340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二何书院的兴建缘由
樊明芳 

清朝康熙年间,奉新县城冯水之南有一所二何书院。同治版《奉新县志》卷2书院第62页载:“二何先生书院在冯水之南,为县令何嘉祐、何缙同建。”由此可知,该书院是为了纪念何嘉祐、何缙这两位姓何的知县而兴建的。奉新县百姓用建书院的方式来纪念两位知县,可见他们一定是在任期内做出了让奉新人心悦诚服的政绩,才得到了奉新百姓的爱戴和敬仰。他到底有何事迹?据同治版《奉新县志》卷7知县第22页载:

“何嘉祐,康熙四年任,字子受,浙江山阴人。慈和廉慎,与民休息。奉新赋浮于他邑,逋欠甚多。嘉祐立法,听民自限,使十甲递为催首,无追呼之扰而民赋足。又捐俸修冯川桥,甃石高丈余,横架大杉,缭以朱槛,称巨观焉。在职五年,内擢部曹,民怀其德,即所尝憩地构书院,肖像以祀。” 

由上可知,何嘉祐,字子受,浙江山阴人。科举情况不详。康熙四年(1665)任奉新知县。他为人慈和廉慎,尽量不扰民,让百姓休养生息。当时奉新虚浮的赋税比别的县要重,累年拖欠的数额很多。何嘉祐想方设法,让百姓自己确立上交的期限,每十甲设立一位催首,由他负责催促上交,百姓因为没有了以往官吏的搔扰,反而都自觉地完成了赋税任务,这是他的第一项政绩。第二项政绩是:他捐出自己的俸禄,重修了冯川桥。他在职五年,因政绩优秀而内擢部曹(曾任户部郎中和监察御史),奉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就在他曾经憩息地方兴建了一座书院,画了他的肖像挂在书院里,由书院的师生用香火来供奉他。

同治版《奉新县志》卷7知县第22页载有明朝天启年间进士李明睿撰写的《邑侯何公去思碑记》,其中有云:
“新吴山水甲西封,民安稻乡,士休艺圃,望邑也。然赋浮于他属,近者无复缓带咽哺之风矣。何侯,世家子也,其言妙天下,寓内无不知名。治奉五年而奉大治,奉之士民乐得有侯,无不德侯者。政成之后,因侯尝憩茇之地,后建远寄之楼,中构化雨之堂,戟门以前竖石坊,题石楣之额曰何先生书院。”

这段文字包含了如下信息:何嘉祐因“治奉五年而奉大治”,奉新百姓“乐得有侯,无不德侯”,故建书院以祀之,交待了书院兴建的原因;他“治奉五年”,应该是康熙八年(1669)离开的,间接交待了书院兴建的时间;然后说到何先生书院的大致格局:书院的后面建有一座远寄楼,这大概是藏书的地方;书院的中间建有化雨堂,取“春风化雨”之意,这大概是讲堂所在;书院戟门前立有石坊,石坊门楣横额上刻着书院的名称。书院规制虽不甚宏伟,但具体而微,功能全面,它既是何侯的纪念之地,也是奉新学子的求学之所。

以上只是去思碑记撰写的缘起,后面进入正题,以“先苦后乐”的顺序写何侯在任五年的事迹:
“方其惨淡经始之日,其忧不更大乎?岁额取盈,民生日匮,侯日莅于堂,亦莫可如何矣。乃革耗羡,行奖愧,听自限,使十递之排各应期会,当年不苦独累逋者,无所容其匿,缓之而愈得,侯之心苦矣。石田不垦,流雁哀嗷,侯又恻然,招抚多方牛种,官给稍稍得集焉。后他邑有勘荒之累,奉独晏如,侯之心苦矣。听断日烦,爰书日益,侯又哀矜之不暇矣。可失出,毋失入。五年之内,纲疏文阔,鬼薪、城旦者不一见焉,比者囹户一空,草深三尺,侯之心苦矣。侯之悯旱也,四年之忧,急于救焚,迎九天之仙峏祀于阁,每祷必犯晨露,触炎暑,无不虔焉。同日之灾,甘澍先至,侯之心苦矣。若夫春涨秋淫,民病涉矣,侯能无忧乎?奉之四桥,时葺时圮,侯次第新之。冯川桥称最大者,高其石趾数尺,横驾大杉,缭以朱槛,远而视之,若虹偃波,宜渡宜眺,一景也。若龙珠,若阳乌,若枥榔,俱楚、粤、筠州之要津。侯改龙珠桥稍折而南,小杀水势;阳乌、枥榔新其墩,增其石版,俱极完善。侯自奉甚约,裒然羔素,四桥之费不赀,俸薪一无所吝,侯之心苦矣。凡此者,皆侯之忧而先者也。”

用了五个“侯之心苦矣”来描写何侯心忧百姓,关注民生的事迹,主要表现在缓赋、助耕、息讼、求雨、修桥五个方面,全面而简洁地叙述了何侯在任五年的表现,交待了百姓怀念一位好知县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何侯忧百姓所忧的行为,所以才会有乐百姓所乐的效果:
“今如何哉?逋足而事终,警息而户晏,草宅之田,黄茂翼翼;芜旷之野,桑麻蓬蓬;讼人稀,年谷熟。民之乐,皆侯之乐也。国士拔其尤,庶士养其体,如披春风,如浥时雨,无不发荣而滋茂焉,士之乐,皆侯之乐也。舆梁既成,徒杠复竣。行旅之乐,皆侯之乐也。若夫乳媪之设,药剂之施,掩骼之令,皆侯之令,侯之乐也。”

用了四个“皆侯之乐也”来表现何侯之治所达到的效果:赋足、警息、讼稀、谷熟、庶士得宜、行旅皆乐,还有设乳媪、施药剂、埋枯骨等措施,这些都是百姓所希望的美好生活,也正是何侯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如此官民同乐的施政效果,如此以民为本的政府官员,这不正是百姓去思不忘的根本原因吗?去思碑记最后还写到了何先生书院建成之后的效果:
“比者堂既落成,揖乡绅而友之,一觞一咏,非丝非竹,山水之清音可人,清听也。进弟子员而教之,云光水色,花笑鸟啼,皆文章也。登斯阁也,游目骋怀,眺宝峰,望玄秀,览虬阿,迩延绿野,远混天碧,有不心旷而神怡者乎?”

作者以想像的手法描写书院建成之后,“揖乡绅而友之”,“进弟子员而教之”,乡绅彬彬有礼,士子孜孜向学,登阁远眺,游目骋怀,心旷神怡。文章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人敦诗重礼、处处人文蔚起的太平盛世图景,表达了作者所追求的儒家治国的至善至美的境界。以上便是“何先生书院”的来历。

还有一位名叫何缙的知县,他有何事迹值得奉新人如此敬重呢?同治版《奉新县志》卷7知县第24页载:
“何缙,(康熙)十九年任,号雾岩,四川梁山人。进士。时寇氛初净,百姓流亡者众。田野生荆棘,而逋赋征比日严,吏胥因缘为奸,民重困。缙初至,见之叹曰:‘法以惩暴民,奈何苦吾赤子耶?’为具牍、绘图陈状,请减刑狱,缓征比,招徕失业者,使得耕种。期年,民乃复业,逋赋亦次第输纳无后者。为政清静不扰,与民休息,而精明廉察,人不敢欺。敬礼士大夫,雅好著述,簿书纷沓,而操觚不辍。在职四年,擢黔西知州,百姓挽留之不得,乃为生祠,与前令何嘉祐并祀,号二何先生。” 

由上文可知,何缙,号雾岩,四川梁山人。顺治戊戌(1658)进士,康熙十九年(1680)任奉新知县。他在任四年,适值三藩之乱刚刚平息,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他下车尹始,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疮痍满目的奉新。他首先具文绘图向上宪陈述了奉新全县的状况,请求减免刑狱,暂缓征比,采取招徕失业游民的办法,让他们尽快复业复产,以解决生计问题。一年以后,百姓所欠下的赋税都逐渐上交了,这是他的第一项政绩。第二项是“为政清静不扰,与民休息,而精明廉察,人不敢欺”。第三项是“敬礼士大夫,雅好著述,簿书纷沓,而操觚不辍”。正是因为何知县爱民若子、体察民情、尊贤重士、雅好著述这些特点,所以任职四年任满之时被提拔为黔西知州,奉新百姓留之不得,才为他建生祠,与何嘉祐一起享受奉新百姓供奉,何先生书院也因此更名为“二何先生书院”。

何缙的事迹看起来比何嘉祐要逊色一些,是因为旧志记述过于简单,其实奉新人是最懂得知恩图报的。为了感谢何缙知县的恩德,在他离任之时,还特地请了进贤乾隆辛丑(1781)科进士饶宇拭撰写了《邑侯何公去思碑记》,其中有云:
“庚申冬来令新吴,正兵火板荡之余,散四方者未尽复邦族,田瓯脱者未尽垦宿草,疮痍在体者未尽长肌肤,加以差檄之霆击,胥役之舞文,宵民之诪张,危哉新吴,几成漏舟而不可收拾。侯至期月,悉得其状,谓此未可尽以法制也,静以养之,徐以导之,曹相国治齐是吾师也。于是以刑不可废,用其轻者;赋难以缓,先其急者;御左右不设钩距,无敢以欺事尝者;谳讼狱惟准诸法,无敢以竿牍扰者;一切饮食、服御,取其便而易致者,遇地方大故,辄慷慨绘图上请,必愈久而后止焉。数年来,新吴渐气振而色飞矣,故新吴之民如赤子之依乳哺,不可一日而去诸怀。”

这段文字先写了战乱之后“危哉新吴,几成漏舟”的惨状,他通过一个多月的深入了解,深刻地意识到,对待此时的奉新百姓光靠严刑峻法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应当采取“静以养之,徐以导之”的办法来治理,“刑不可废,用其轻者;赋难以缓,先其急者;御左右不设钩距,无敢以欺事尝者;谳讼狱惟准诸法,无敢以竿牍扰者;”他对下属待之以诚,判案必以事实为据,以法律为准绳;他生活简朴,不搞形式,凡遇大灾,必具文绘图向上宪报告实情,请求减轻百姓负担,几年下来,“新吴渐气振而色飞矣”,奉新百姓就像吃奶的婴儿离不开母亲一样,一天也离不开这位好知县了。何知县任满被提拔为黔西知州,听说知县要走了:
“邑父老闻报,欷歔叹息,举幡卧辕,下市肆为虚,复扶老携幼,裹糇粮,渡章水,向抚军藩臬愿借寇君,情辞真挚,咸咨嗟感动,无如为例所束,何也?乃归而谋所以纪侯德者,侯却之再四,诸父老窃相议曰:‘侯之所以坚却者,恐以烦费吾民耳。吾今有以体侯之德,而又申侯之甘棠而并列焉,诚前召父而后杜母矣。’众踊跃称善,而侯亦不能止矣。”

从省城回来以后,奉新百姓就在城南的何先生书院增建了一个祠堂,祠堂正中供奉着两位何知县的画像,书院的门额也改为了“二何先生书院”,这便是二何书院的兴建缘由。

序言:近三千字!赤岸镇党委书记这样说赤岸...

第一篇:感怀一代名将,他曾驰骋奉新葬于赤田,留下千古佳话,千年绝景!

第二篇奉新曾有个新吴洞主,筑五步城,转战南北成就一代霸主,后封余侯...

第三篇:人才辈出,皇恩备至!详解华林书院的鼎盛荣光,奉新人都应引以为傲...

第四篇:溯源!奉新有座浮云宫,原来大有来历...

第五篇:说说奉新的一座宝塔,看完令人泪奔…

第六篇:奉新之憾!潦河有座消失的九天阁,它是那么的令人神往...

 未完待续  

  ...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其中部分图片无法和版权者取得联系,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之,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并表示歉意!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