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奉新有个金洞村,处处都是血色地...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奉新有个金洞村,处处都是血色地...

转载 陈秋媛2021/11/18 08:42:2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253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百年回眸金洞村,举目相望血色地
龙江河
奉新县甘坊镇金洞村,在中国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是一方血色之地。去年夏天,我在金洞村黄村长的陪同下,到这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采了一次风,最大的感受是,这个山村虽然不大,举目相望,却寸寸节节都是“红土地”,令人充满了崇敬之心和缅怀之情! 


我们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围着村子绕了一圈。


首先到了“脱脚山”,这里是红军经常出入的要道。望着小桥上曾被一双双草鞋磨得滑溜的麻石条,我眼前幻化出了一队砥砺前行的红军官兵。


 

这里古树遮天,凉风习习,爬满了青藤的巨石下面,是红军官兵翻山越岭时最理想的歇脚之地。 


(中共修、铜、宜、奉中心县委和县苏维埃驻处老照片)

1934年2月,中共修水、宜丰、铜鼓、奉新中心县委和县苏维埃机关由宜丰迁到了奉新金洞富家岭上屋。 



由于年代已久,富家岭上屋已成废墟,但可以看出当年这幢老宅的规模真的不小。 



富家岭下屋却至今保存完好,黄村长告诉我,当年下屋里也住满了红军官兵,每天天刚蒙蒙亮,四面青山便回荡着战士们的叫操声。   


(县苏维埃保卫局老照片)

县苏维埃保卫局设在脱脚山的新屋下。 



保卫局旧址坐落在一个小山窝里,地形十分隐蔽,不走到跟前,根本就发现不了这样的地方还会有屋堂。 


 (县苏维埃看守所老照片)

县苏维埃看守所设在金洞村的杨桃背。 



从脱脚山下来,我们来到了杨桃背,黄村长指着这片田垅说,当年看守所有5间大房子,屋前屋后都有明岗暗哨,戒备森严。据说当年那些反动民团的和“清乡队”的头目之间私下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怕天,不怕地,就怕捉去‘杨桃背’!” 


(金洞黄家祠老照片)


1934年2月,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率领部队在奉新澡溪、石溪、甘坊一带活动,此间,红十六师政治部在黄家祠墙壁上写下了“拥护共产党,消灭国民党”的革命标语。 



黄家祠还是县工会所在地;县委第七次党代会也是在这里召开的。


1934年6月上旬湘鄂赣省委为摆脱敌人的"围剿",由宜丰的汉塘、南洞转移到金洞村,由此,黄家祠系湘鄂赣省委驻地,成为了威震四方的一幢老屋堂。


由于在历次“围剿”中,屡被国民党反动派泄愤焚烧强拆,黄家祠仅剩断垣破瓦,墙上残留的标语却至今赫然在目,威慑不减。


(县苏维埃粮食局老照片)

金洞的桥头,是县苏维埃粮食局所在地。 



粮食局旧址也被夷为平地,只有这座小石桥在青山绿水间静静地回味着当年的热闹景象。



金洞庙下,是县苏维埃红色学校旧址,另有一说学校旧址是在小河下面两百米处,不管哪里是遗址的确切所在,学校里传出的朗朗书声一定曾在这一带随风荡漾。



金洞村的栈子里上屋,是红十六师师部的驻扎地。也是至今金洞村保护较为完整的又一处红色旧址。



屋内破旧不堪,却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一位老农民依然住在这栋老屋里,我邀请他合了一个影。


这里还流传着一个三十六只猪脚的故事,妙趣横生的情节充分体现出了当年人民群众与红军官兵的血肉深情。由于篇幅所限,暂不赘述。我多年来搜集的金洞苏区那一个个感人肺腑鲜活生动的故事,总有一天会从我的笔下流淌出来。



金洞庙下门前有一座古戏台,也是奉新县境内至今唯一原汁原味保存着的古戏台。


驻扎下来的省委和红十六师,一边抵御敌人,一边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金洞村分田结束后,在这座古戏台前,召开了庆功大会,会场红旗招展,鼓乐齐鸣。三百多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会后,年轻人纷纷报名参军。为了庆祝胜利,军民们还在戏台上玩狮子灯,高唱苏区革命民歌,跳秧歌。特别是一曲《送郎送到十里亭》,把苏区人民纷纷将自己的亲人送去当红军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



1934年“六、七”事件后,苏区沦陷,国民党的“还乡团”、“清乡队”、“铲共队”对苏区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顿时狼烟滚滚,血流遍地……


国民党反动武装力量还在甘坊、石溪、柳溪等地筑起了碉堡,虎视眈眈地监视着苏区人民的一举一动。金洞村的这座山头上,就曾经筑有一座碉堡,至今残存着碉堡墙基和不少废砖余石,当年面目狰狞,今天葱茏如画。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中,只有百余人口的金洞村,仅一次就有40多人惨遭杀害;房屋被拆,全家被杀的有20多户,脱脚山下的这棵古树便是见证。


采访期间,曾有人对我说,金洞是个不“发人”的地方,我以为此言差矣。历经反动派的多次杀戮,人口繁衍怎能不遭受硬伤?



说到金洞,不可不提“策洞”,因为它在奉新县人民革命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据史料记载:1933年6月,中共江西省派辛克明同志到奉新金洞,在这个石洞里,召开了修、铜、宜、奉四县第三次党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00余人,代表党员1000余人。他在会上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提出了“积极向东南发展,尽快赤化高安”的口号。这次会议对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第四次“围剿”和发展苏区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



今年9月底,我到金洞去采风时,村里的杨书记陪我又去了一次策洞。以前我以为策洞只有一上一下两个石洞,这次杨书记告诉我,两个石洞下面还有一个石洞,我随他实地察看后发现,这个石洞地势更为隐蔽险峻,至此,两个小小的石洞如何容得下200多人参会的悬念不解自开。


这三个统称为“红军洞”的奇洞依山而生,傍水兀立,一夫当关万人莫敌。常有游客慕名而来。



数日后,又有一批游客到这里攀险岩,探奇洞,观飞瀑,享清凉,追溯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前辈,一个个游兴勃勃,乐而忘返。



百年时光悄然逝去,峥嵘岁月渐行渐远。今天的金洞村已是山花烂漫,宁静祥和。如此极具潜力的红色旅游和自然生态资源,必将会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成为广大游客的向往之地。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