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推开甘坊的这片小竹门,发现一个令人称奇的大千世界...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推开甘坊的这片小竹门,发现一个令人称奇的大千世界...

转载 陈秋媛2021/12/29 08:36:3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1360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走进这道小竹门,有一片大自然赐予千年奉新的鬼斧神工

龙江河

到了奉新县甘坊镇,在往百丈寺方向约9公里处下车,走进公路右边的茫茫林海,约几百米处,有一个简陋的小竹门。


小竹门的主人是甘坊柘龙村的一位中年农民,名叫钟仕美。可别小看了这道竹门,只要走进竹门,便可以见到一道又一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历史文化遗迹。而其中大部分景观都在钟仕美承包的山林中。



竹门下面30多米处,是一个偌大的天然石洞。洞顶巨石累摞,洞口古藤倒悬。


很早以前,这里是甘坊通往百丈寺的必经之路,一路上有不少寺庙道观。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尼姑在洞中避雨。尼姑身故后,当地人便把这个石洞喊作“仙人洞”。



距“仙人洞”几十步远,有一个如同弯月的“月牙洞”。也是巨石压顶。状如累卵,那些巨石好像随时都会砸下来。面积虽然比“仙人洞”小得多,洞内却有一道绝景:“穿臂石”。



洞内两块巨石之间,有一石柄相连,游客的手臂可以从中穿过,真真的奇了!



上行不远,有一块平平坦坦的“思禅石”,连妙龄少女都愿意静下心来在此石打坐片刻。



 继续往上,便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孽龙洞。民间相传吞下了龙珠的孽龙要把江西变成大海,许真君将孽龙追杀到了百丈村,孽龙兴风作浪把百丈的良田搅得一塌糊涂后,顺路逃窜,躲进了这个石洞,这个石洞被后人称作孽龙洞。



更有趣的是,传说一条鳄鱼未来得及随巨浪回归大海,永远地留在了这个黑咕隆咚的石洞里,鳄鱼洞便由此而生。



虽然不是正式的风景区,山林承包人钟仕美却精心守护着它。悬崖旁边,他竹杠围护;陡峭之处,他用锄头挖出几只小窝窝,供游客攀登时落脚;路边一些翠竹上,他用柴刀在竹皮上刮出了“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严禁吸烟谨防火灾”、“小心路滑,注意安全”等警示语;他还用竹子在路旁做了一些长凳供游客休息,成为一道颇有山区客家人情味的独特景观。



2017年冬天我第一次看到“一线天”时,立即被它的险峻和雄浑所震撼!在以后的几年里,曾先后9次领着朋友从这块巨大的石壁下面攀援过去,那份小心,那份刺激,很是享受。



熊猫戏竹是人们经常在公园里看到的情形,离“一线天”不远的路边却有一个“双熊戏树”,同样憨态可掬。



不远处的悬崖上有座“鹰嘴岩”,一块突兀而起的石峰,犹如一只桀骜不驯的雄鹰屹立在树枝上,直指远方的鹰嘴霸气十足。



“和尚念经石”是游客最喜欢的主要景观之一。奇石下面是百丈深渊,钟仕美也在这里设置了竹栏杆,以防游客发生意外。


 

蓝天之下,正在念经的老和尚面朝“菩提树”,双手合十,心无旁骛,虔诚至极。 



从另一个角度看到的老僧,似乎正在拱手迎客,他身披袈裟,慈眉善目,连额头下的白色寿眉都清晰可见,游客无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 



这里视野开阔,极目远眺,千山万壑皆在脚下。

 


对面山峦,“莲花”簇拥,祥光一片。 



“独乳峰”形象逼真,尽显女性曲线之美。 



“和尚念经石”周边景致变幻不定,常常云海翻滚,薄雾缭绕,古树翠竹、怪石峰峦灵动无比,恍若仙境。 



从“和尚念经石”下来,拐进一个山窝,便是“仙人旧馆”。


传说这里曾是叫花子的栖息之地。有一天几个文人墨客从这里上山,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白须飘飘的叫花子,在石洞口前手舞足蹈,煞是快活。有个文人脱口而出:“神仙不过如此也!”。几天后这几个文人墨客下山路过此洞时,叫花子已全无踪影。那个文人感叹不已,挥笔写下了“仙人旧馆”四个仙气十足的大字。 



一群游客听到这个传说,也情不自禁地在“仙人旧馆”前手舞足蹈起来。



走出山窝,再行数十步,有一块巨石,上面印刻着四个笔力犹劲的隶书:“拂石弹琴”。旁边没有落款,何人何时书写已无从查考。巨石右下角只有“福道人”三个小字,而这三个小字的书法造诣远不如“拂石弹琴”,明显是后人加刻上去的。据说从前路人每每路过此石时,会莫名其妙地迷路。自从有个道人在石头上刻下“福道人”三字后,就再也没人迷路了。


“拂石弹琴”,究竟是指拂去石头上的尘土,坐下来静心静意地弹琴,还是说拂净石头上的灰尘把它当作琴来弹?抑或就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禅境?只能任随游客去想象了。



著名奉新籍国际琵琶大师涂善祥听说有这块巨石后,许下了一个心愿:日后他回到故乡时,一定要到此石下面怀抱琵琶静静地弹上一首古曲;有一年盛夏,我也带小女儿来到这里,在“拂石弹琴”石下面,她吹排箫我吹塤,美美地感受了一下古风古韵。



这条一路分两道中间有隔栏气势不凡的石板大路,曾被上海旅游文学作家罗克平先生戏称为唐朝的“高速公路”。据说唐朝佛教鼎盛时期江西与湖南的僧人为了探讨佛学,经常在这条路上往返,故被称为“江湖路”;还有一说是:这条石板大路是唐玄宗李忱派官兵前来百丈村,接他在百丈寺避难时与他有过私情的山里妹子进宫而专门修建的,石板路上被大队官兵的马蹄踩出来的马蹄印至今犹存,故又被称为“马蹄石”。


民间传说这个东西,简而言之,就是老辈人传下来,后辈人接着说说,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但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给许许多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涂抹的光彩是不可估量的。



一路之上还有“母子石”、“乌龙过江”、“原生态杨梅林”等诸多景观,笔者恐篇幅太长, 会超出网友们的阅读忍耐力,恕不一一展现。


这个景区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不用走回头路,围着景点走走看看绕一个大圈,不知不觉就回到了上山时的公路边。钟仕美在下山的翠竹林中,还用小山竹和红绸扎了二十多个这样的小拱门,为游客们再添情趣。



这位就是这片景区山林承包的主人钟仕美,我怎么看都觉得他的神情有点落寞,他是不是在想,这么好的一个原生态景区,怎么就不见有眼光的旅游开发商前来投资开发呢?也难怪,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景区是2017年,至今已经整整6年,而整个景区除了增加了那道小竹门,再没有新添任何基本设施。



尽管不是正式的景区,每年慕名前来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像这种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真实的文化遗存,会越来越珍贵,会历久弥新,魅力无限。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成为奉新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