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元宵快乐!戏说龙灯事,新旧两重天…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元宵快乐!戏说龙灯事,新旧两重天…

转载 陈秋媛2022/02/16 08:39:3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223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戏说龙灯事,新旧两重天


龙飞凤舞、百回千转,彩灯狮旋、鹬蚌相争,这是80年代前玩龙灯的情景。进入90年代,玩龙灯又入一个新台阶,那些龙灯引路人的尖兵指导,队伍中一俩个背挎装满蜡烛的框蓝穿插者,似乎可以弃之不用。


舅子严XX,甚为重姓氏亲情,2010年前"啸聚山林",在正月初三后组织族睦兄弟,购买十一节龙灯和四个彩屏灯,举龙玩耍;盛邀于我,但怕吃苦走夜路的我犹豫再三,仗着年轻还是应允了。


那时龙灯队路途遥远,要去上富晏嶂山等地,远至会埠北岭、折回向仰山塅上、路边、港下回家,方案一出我大感意外惊愕,这些须在一夜完成,谈何容易,三更半夜坎坷行路,无异于二百里行军,走完到家时已是天亮。

这还不算,我有一亲戚老俵,他们在正月初四时举龙灯翻过兰田白头亭子里到白洋洞,再到仰山坛下陶家、三门里,又折回到仰山东溪,兰田白头坳小村再回家;村族亲眷处个个不落,舞龙庆贺图个吉祥。啧啧!了不起,这些都在寒冷、坎坷的晚上行进,为了节约仅靠一节或二节点亮的龙体照明。据说,先人亦是无烛光走路的。我想此灯不玩也罢,可人待正月未曾动劳,闲着也是闲着的,好玩呗!


举龙灯印证时光,在那生产力低下的岁月,无电瓶灯龙体照明,全凭错烛照明,"吃龙肉"(意即烧灯)是经常的事,如舞龙时残肢断尾,滥竽充数,引人发笑亦不属"稀奇"。


引路下帖须在头一天进行,目标是新婚大喜、大厦落成或及笫高中、仕途右迁、发财显贵等……如1847年李鸿章24岁考中进士(16名),"家中正月接贺龙无数矣"!(苏迎著《李鸿章轶闻》载)

龙灯引路者,在奉新一带称为"龙头"。这差事并不是人人可以干的,首先他是年龄花甲以上者,谙熟本村姻亲家属何地?或龙灯绕行区域有何喜庆之事可谓"特务"勾当。打发龙灯也因朝代、富贵、贫贱不同,但炮竹是首要的,至于其它大致相同。如60年代初,以充腹之物为主,米饭招待己是最高规格;70年代忆苦思甜,煮野菜伴粥爱吃不吃;至80年代,人们多是二斤面条、一条芙蓉或白沙香烟,体面点的加倍;至90年代后,重在鞭炮、焰火,"一切向钱看",包个1百或2百红包的也是常事。


说白了,举龙灯就是一些青壮人的专利,一般人在黑夜、坎坷不平的遥远路途中,"畏之俱也"!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龙灯中电灯照明多是由一人电瓶供电,即使长达十几二十多节,也只是轻而易举之事。锣鼓喧天也是将近目的地才开始,人们玩龙灯纯属兴趣使然。


现在龙灯之事已渐行渐远,黑暗夜色中一条红龙在旷野游动,己是少见。我想这折射出的是小康社会,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极大地丰富,玩龙灯已是昔日苦中寻乐的无奈……

吴庆根/文



作者简介

吴庆根,男,生于1957年10月23日。初中文化,1976年5月15日参加工作。先后任罗坊供销社营业员、部门负责人、经理(法人代表),澡溪、宋埠供销社主任(法人代表)。1985年2月2日,奉新县政府调其往深圳西新联合贸易公司工作。1988年获奉新县书法比赛"优秀奖"。次年转为奉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书法协会会员。1990年,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宜春分校"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