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再说怀海...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再说怀海...

转载 陈秋媛2022/04/25 08:36: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165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怀海的剃度、受戒和阅藏

樊明芳

西山剃度

根据前文所述,怀海“少离朽宅”、“丱岁离尘”,他可能在幼年时曾经在家乡的某寺院作过沙弥、童行,这座寺院可能就是现在长乐的龙泉寺,也可能是别的某寺院,缘代远年湮,已无从查考。虽说作沙弥、童行也算是脱离了世俗的生活,但其时尚未“剃染”(落发染衣),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出家为僧。 

那么怀海到底是何时何地何人为其正式剃度的呢?陈诩《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并序》云:怀海“落发于西山惠照和尚。”由此可知,怀海正式出家的地点是广东潮阳西山寺,为其剃度的是西山惠照禅师。西山惠照禅师僧史无传,仅见明隆庆版《潮阳县志》载:
“惠照者,本邑人,高僧大颠之师,而曹溪之派也。旧亡里氏,唐大历初归自曹溪,深契南宗之旨。常栖止西山,精持戒律,有诗名,士林重焉。其时又有澧州药山释曰惟俨者,亦以童年妙语度岭入潮,与大颠共受心印于惠照。”
由此可知,西山惠照,潮阳人,系六祖惠能法孙、南岳怀让弟子,北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将其列南岳怀让禅师法嗣第六名,名“潮州神照禅师”。他精持戒律,博通词翰。唐大历初年(766)从曹溪回到本邑西山寺,高僧灵山大颠和药山惟俨都投在他的门下,得其心印。唐武宗时宰相李绅曾为惠照在潮阳的西山石室题铭曰:“曹溪实归,般若观妙。体是宗极,湛乎返照。”北宋岭南贤达余靖《题惠照小影》诗云:“已向南宗悟,犹于外学精。士林传字法,僧国主诗盟。初地形容古,弥天语论清。因思支遁辈,徒擅养鹰名。”
怀海既然“落发于西山惠照和尚”,其剃度时间最早为唐大历元年(766),因为这一年惠照才从曹溪回到潮阳西山寺。照此推算,怀海正式剃度出家的年龄应当是18岁。一般出家之时要废弃在家时的俗名,“怀海”这个法号无疑系剃度师惠照所赐。怀海在西山惠照禅师门下还有两个小故事十分有趣,且录于下:
“怀海落发于西山惠照和尚,其师授以经句,始悉文字。一日其师出外化缘,嘱云:‘余禅关已锁,匙付你,尔切勿开启乱动,半月即归。’怀海应声允偌,然童稚好奇,未及十日,即开锁入室,见案前布覆诸经,随手揭开,取《金刚经》诵读,一目了然。师归觉此事,见其诵经如流,非但未责其过,反益加青睐。又一日,师命其往井中洗布,久而不归,惠照问其故,怀海答:‘因贪看井中青白二龙游戏,故而迟归。’并以钵盛二龙以献其前,惠照奇之,即命怀海参学,嘱曰:‘遇马则参,逢丈则止’。”
第一个“误入禅关”的故事不详出于何处,或许就是后人的杜撰。第二个“井中洗布”的故事在《长乐县志》中有如下记载“百丈大智禅师,长乐人。初事龙泉禅师,一日,师令浣巾于井,见青黄二龙戏井中,玩之,归迟,其师诘之,遂以钵探二龙献师。师奇之,令削发游方,临行嘱之曰:‘逢马则参,临丈则止。’”第二个“井中洗布”故事明显然脱胎于此,但把惠照禅师改为龙泉禅师。龙泉是长乐县的寺名,显然系地方志编纂者的附会。
衡岳受戒
信众剃度之后固然可算是僧人,但由于没有受戒,还只是算是个沙弥,算不得正式的比丘。陈诩《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并序》载,怀海“落发于西山慧照和尚,进具于衡山法朝律师”。所谓“进具”,就是受具足戒,僧人的“僧腊”或“夏腊”即从受具足戒之日起算。怀海于“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证灭于禅床,报龄六十六,僧腊四十七”,可知他殁于元和九年(814),受戒时间应该是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这也是怀海离开广东潮阳西山寺惠照禅师,来到湖南衡山衡岳寺法朝律师处的时间。
法朝律师何许人?《宋高僧传》无传,事迹亦未见诸其他僧史。当代王祖麟在2005年12月海风出版社出版的《禅门高僧百丈怀海》第22页却非常具体地描绘了法朝律师为怀海等人授具足戒的情形,还描绘了法朝对怀海的临别付嘱:
“有一天,风和日丽,法朝、怀海师徒两人一齐登山游赏,到山顶后,法朝叮嘱怀海说:‘徒儿,你要记住,将来凡是逢到马姓的禅师,一定要前往参访;凡是行脚遇到丈字的大山,你就要在那里落脚,开辟自己的道场。’”
作者把怀海参马祖前的师傅临别时“逢马则参,遇丈则止”的嘱咐归之于法朝律师,而且添油加醋,绘声绘色,生动感人,恰如演义小说家言好看,然不足为训也。
唐中叶,湖南衡山成为南方毗尼中心,律学大盛,名家辈出。佛教律宗的大律师有衡岳希操、弥陀承运、云峰法证、大明惠开、般舟日悟等。其中的衡岳希操便是中唐时期南岳著名律师,一生度人无数,其弟子中有不少是禅宗大师,如丹霞天然、兴果神凑、药山惟俨等,因此他与禅宗有不解之缘。柳宗元《衡山中院大律师塔铭》称:“希操俗姓昝,春秋五十七,僧腊三十一,临坛度众二十六会,为南岳著名律师。”
为何要说衡岳希操律师而不说法朝律师呢?当代谢重光于2001年12月在夏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百丈怀海禅师》第23页说:
“颇疑法朝律师就是希操律师。前已述及希操之名,在不同的文献中,或作希操,或作希琛,写法不同,或因音近,或因形似而致误。‘法操’可能也是希操别名。盖希操专精佛家法律而被誉为‘法操’,犹如‘惠照’誉为‘神照’一样。而‘操’与‘朝’音同或音近,‘法操’很可能因此误为‘法朝’。”
我们认为谢重光先生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前列几位从希操受具足戒的著名僧人都与怀海有相似的经历。丹霞天然(739-824),法号天然,籍贯不详,以曾驻锡南阳丹霞山,故名。据《宋高僧传》载,他“于岳寺希律师受其戒法,造江西大寂会”,这其中的“岳寺希律师”指的就是衡岳寺希操律师,受具的时间可能是宝应元年(762)。兴果神凑(744-817),俗姓成,号神凑,京兆蓝田人。据白居易《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碣铭并序》载,兴果神凑“具戒于南岳希操大师,参神于钟陵大寂大师”,大历二年(767)受具,元和十二年(817)九月入灭。药山惟俨(737-834),俗姓韩,绛州人。《宋高僧传》载其“大历八年纳戒于衡岳寺希操律师所”。此三人都是先从希操受具,再转参马祖道一或石头希迁,怀海受戒的时间是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四人的经历极为相似。
怀海先后师事惠照和法朝(希操)两位大师,深受其影响,其兼通禅律、重视经论的特点贯穿一生。他在衡山受具之后,前往庐江浮槎寺阅读经藏积年,就是受惠照、希操两位大师影响所致。
浮槎阅藏
据唐陈诩《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并序》载,怀海自依衡岳法朝受具之后,常常感叹地说:“将涤妄源,必游法海。岂惟必证,亦假言诠。”怀海认为学佛之人要想彻底摒除妄心痴念,就必须到如海洋般广大的佛法中去探索。难道万事均要亲身体验才能进步么?也可以凭借佛教经典总结的经验让人少走弯路,更快地进步。他的这个观点对一个初学者而言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那么他所去的庐江浮槎寺又是一座怎样的寺院呢?
庐江即庐江郡,又称庐州,属淮南道,辖今安徽省合肥市及肥东、肥西、舒城、庐江、无为等县。浮槎寺在浮槎山,位于今肥东县境内。浮槎寺又名道林寺,规模宏大,民间有“三百尼姑八百僧,骑马关山门”之说。《天下名胜志》载,浮槎山有道林寺,寺有碑略曰:“梁武帝第五女梦入一山为尼,早晨奏帝,乃取名山图展观此山,恍如梦境。天监三年,敕建道林寺成,帝女遂入山削发为尼,号总持大师。”今浮槎寺东百余步仍有梁女墓塔,塔下有海榴一株,相传为公主亲手所植。
浮槎寺历史悠久,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本是梁武帝为五女敕建的皇家寺院,规模宏大,风景优美,藏书丰富,尤以收藏《大藏经》名闻遐迩。据《宋高僧传》载,早年荷泽神会的大弟子扬州华林寺灵坦禅师就曾来此阅读《大藏经》。
陈诩《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并序》载,唐大历三年(768),怀海“遂诣庐江阅浮槎经藏,不窥庭宇者积年”。怀海来到浮槎寺后,经允许,他进入了藏经阁,畅游于佛教经典的汪洋大海之中,特别是关于经、律、论的主要典籍,甚而至于一些儒、道外典,无不泛览博稽,他经常废寢忘食,足不履地,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经典,这样过了一年多,对他日后的修行和改革,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

上一篇:奉新一位名人4岁还不会说话,一说话就让母亲大吃一惊...


 未完待续  

  ...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其中部分图片无法和版权者取得联系,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之,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并表示歉意!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