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奉新一少年,在冰冻的河中救了一个少女的命
甘道友
这是一件五十多年前发生的真实事件,尽管时过境迁,但仍记忆犹新……
那是1970年寒冬腊月的一个星期天上午,我和几位儿时的玩伴相约去罗坊塅上大队(今罗市镇河南村)的山上砍柴,途中要经过“熊家埠口”一座长约八十米,用木桩和木板修建的简易木桥才能到达河对岸。
说到这座桥,那是罗坊镇南北两岸群众多少代人的心病。远古不必细说,就解放后到八十年代后期,在这条河面上当地政府就先后修建过用松桩作基的木板桥、用钢轨焊接的钢架桥、用铁索固定在两岸悬空铺上木板的铁索桥……但每到汛期,都遭受洪水的侵袭,桥梁几乎冲垮,荡然无存……
直到1989年,胡章兰同志(县检察院退休)在罗坊任党委书记时,通过多种渠道筹资约30万,建成了罗坊历史上第一座可以双向行驶汽车的水泥大桥,从此结束了南北两岸群众生产、生活因桥带来的不便……
罗坊是奉新县一个半丘陵、半山区的乡镇。历史上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火纸、烟丝、板栗甜,陆地水路通湖广,三里长街商铺连”的美誉。解放后又有人编了几句顺口溜:“上街头的李子下街头的瓜,中间人没钱往山上爬”。意思是说罗坊上街头的群众有果树长的李子卖,下街头的群众有土地种黄瓜卖,而中街的群众只有上山砍柴卖来增加一些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
居住在罗市镇中街与我同时代在校读书的人几乎都有上山砍柴的经历。到了星期天,都会相邀去河对岸的山上砍柴做饭或把柴火在街上叫卖……
那天,桥面上结着一层厚厚的冰霜,尽管太阳已薄露而升,但寒气依然凝重,结伴去砍柴的人群一拔一拔小心翼翼地过桥,生怕脚下“蹓冰”掉进河里。我走到木桥中段时,不想发生的事却意外发生了,离我十几步开外一个叫刘万香的女孩不慎脚下一滑掉进河里……
桥上的人被这突发事件惊的目瞪口呆,几乎傻乎乎地不知如何是好,眼看河里快要淹没的刘万香“扑腾、扑腾”地在挣扎,口里还断断续续地呼叫着“救命、救命”……就在这时,我立刻丢下肩上的扁担柴夹和手中的柴刀,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跳入冰冷刺骨的河中……
河面上冻着一层冰,冰块不时地碰在我的脸上,就像刀割一样地疼痛。河水深约三米左右,我凭自己在河边长大具有的良好水性,忍痛咬牙游出近二十米的距离,一把抱住她穿着厚实即将沉没的身子,用尽力气把她托出水面,然后憋住呼吸,沉入水中双脚迅速“踏水”往岸边游去,终于把她救上了岸……
这件事第二天传到学校,在当时可是难得的“典型”。于是,语文老师何晋编了一段《舍己救人甘为民》的奉新道情在学校传唱。县教育局派人来了解情况并整理材料上报。我一时成为学校的“名人”,大小会议老师把我作为“榜样”宣传,当天救人写的一篇日记也被许多同学传抄……这一年我评为“三好学生”,吸收为学校由优秀学生组成的“红代会”班子委员,“根正苗红”的我不久也加入了共青团组织……
我少年的一次不经意,根本不带任何功利和想法的自发行为,想不到能像现在的网红一样让人追捧,着实让我“火”了好多年……这次救人的经历,它不仅影响了我的人生价值观,也为自己一生做人要正直、正义,做事要无畏、无惧立了标杆……
时隔五十多年后,我以文字形式回忆当年救人的经过,并不是以此炫耀自己有多么“荣光”,但终究还是值得自己一生中引以自豪的一次经历。这件事可以告知的是,尽管现实的社会中金钱至上、见危冷漠的人屡见不鲜,但河清海晏的社会层面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拾金不昧、逆行而上的人却大有人在。这不得不说老祖宗倡导的善良、美德始终为人们推崇、弘扬,继承和光大;而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依然是当今社会和谐、文明的主弦律,袅袅而又高吭……这也许就是我要写此篇文章的初衷和目的……
声明:作者文述,解释权归作者本人。
甘道友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