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奉新那些老物件,记忆深处的煤油灯...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奉新那些老物件,记忆深处的煤油灯...

转载 梁红玉2022/05/13 08:35:4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奉新信息网 作者:奉新信息网 144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记忆深处的煤油灯







01

煤油灯,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不会陌生。煤油灯,是那时农民家中主要的照明工具,是那个时代人的回忆。煤油灯,伴随着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漆黑的夜晚,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在那峥嵘的岁月,也是我国一个相对贫穷的年代,物资比较匮乏,好多商品都是凭计划分配,方可购买,煤油灯用的煤油也是一样。  

   印象中,原来公社和大队属农村行政单位,大队代销店也是在供销社的管辖之中。大队代销店,就在我家附近,最早代销店店长是从罗坊(现罗市镇)供销社调过来的甘道钦先生,我们乡里乡亲,都叫他“老甘”,晚辈称他“甘伯”。代销店一般由供销社配备二人,一个负责,一个为助理。每隔一段时间代销店需进货,老甘向大队提出要求,需要一、二个男劳动力。进货时,用大板车到离几公里外的供销社生活资料仓库拨货,装上310斤重的铁桶煤油,拉回代销店,然后通知各家各户购买。去拨货时,也不完全是煤油,也会搭售一些肥皂及火柴之类的生活商品,增加代销店的营业收入。


    计划供应煤油,老表们虽然有怨言,但也不好多说,内情也只有店主知道。再说,煤油是代销店垄断商品,到其它地方,你再有钱也是买不到的。

    当时大概是煤油少,或其它缘故,社会上总把煤油称为“洋油”,火柴叫为“洋火”,肥皂说是“洋皂”等等。这个习惯说法,其实是错误的。早在1963年12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 “我国石油产品已经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02

平时按计划购买的煤油,也只能解决日常照明使用的需求。因此,家家都会省着点用,不敢有丝毫的浪费。比如有的人家为节约煤油,从山上砍来毛竹剖成篾片,再放进潭水中浸泡三到五天,捞起晒干用于照明。还有的人家为了省些煤油,每天下午提前做饭,吃完饭就早点睡觉……

   村庄上的人白天集体上工,傍晚才收工回来,吃完晚饭就到了七八点钟,乡下的夜静悄悄的,偶尔有些风吹草动,引得不知道哪家的狗“汪汪汪”地叫上几声!


在众多的人家当中,我们家的灯往往熄得最晚。
    那时,我父亲在大队任会计兼信用社业务员,生产队会计。那时候,白天到生产队上工,会计业务上的事情,只有在晚上加班。会计都是手工计帐,算盘操作,那个年代谈不上电脑。要是到了月终做报表,都忙得不可开交。特别是到了年底,大队和生产队分配到户,父亲就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再说我们家兄弟姐妹较多,大部分在校念书,有时做家庭作业或看书必须点灯才行。所以,我家每个月用的煤油量是村庄上农户中用得最多的,经常超出计划导致缺上几天没有煤油点灯。这时父亲会去代销店走“后门”买煤油,来应付过去。

03

现在回忆起来,多少个漆黑一团的夜晚,从我家那破旧的房子里,散发出来的煤油灯光就像天上的星星闪烁,俨然是我人生中充满希望的一束亮点。

    父亲,在生活上很节省,但对于我们在学习上的所需却从不吝啬,为了我们的学习,也时常会去代销店找店主通融,商量能不能考虑我们家的特殊情况,适当多卖一点煤油给我们。尽管代销店主已故几十年了,但他那乐于助人的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一路前行。如果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别人。


    无数个夜晚,我们兄弟姐妹在煤油灯下,一起看书学习做作业,母亲则在一旁缝缝补补,这种场景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挥去。时间流逝,记忆永恒。如今想起那段时光,心中总有一股无形力量的骤然涌起,它给予我启迪,它赋予我思考,它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励志前行……

    那已远去的煤油灯,是我心中永远不灭的灯!

于煤油灯,我便拙作一首:
 回眸岁月忆家乡, 一盏油灯点亮房。
 母借微明针引线, 儿凭陋室习文章。
 严寒孕育冬梅绽, 情暖迎来春色光。
 转眼曾经如昨日, 耕书筑梦沐朝阳。

文/张森显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