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位奉新人和杨万里的交情,杨亲为其撰写墓志铭...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一位奉新人和杨万里的交情,杨亲为其撰写墓志铭...

转载 梁红玉2022/06/13 08:43:5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奉新信息网 作者:奉新信息网 343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邹应可智勇双全

樊明芳

邹定(1112-1170),字应可,豫章新吴(今奉新)人。曾祖父邹廉和祖父邹积都是平民,都未做官。父亲邹彦升,以子邹定贵赠宣教郎;母亲卢氏,封孺人。邹定自幼读书刻苦,每考辄冠其军。十七岁那年,有一次去见府帅,当时的大丞相赵公(佚其名)看见他,见一个乡邑小儿长得仪表堂堂,且聪明伶俐,十分惊异,盛赞其成年后必有出息。

 绍兴十五年(1145),他与袁去华同登刘章榜进士第。据同治版《奉新县志》卷八·进士第6页载:

“邹定,字应可,慷慨有智略。辟佐湖南帅幕,溪蛮为乱,白于帅,请单骑往抚之,则谕以朝廷威德,酋皆罗拜愿降,晚耽诗,有集,杨万里极推重之。”

(同治县志载邹定简介)

 同治版《奉新县志》只记录了邹定佐湖南帅幕时,单骑平息溪蛮之乱和晚年“耽诗”的情形,但文末写到“杨万里极推重之”。杨万里(1127-1206)是南宋著名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初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乾道六年(1170)春,杨万里出任奉新县令。邹定比杨万里长15岁,且杨万里出任奉新县令不久,邹定就去世了。杨万里为何会极力推重邹定呢?难道他们二人之间有交情?

 查钦定《四库全书》卷126杨万里《诚斋集》中有杨万里为邹定撰写的《邹应可墓志铭》,文末有云:

“予与应可皆江西人,且尝同僚于永州,欢甚。其子宗愈以岳州通判陈友直所状应可之行来请,曰:‘先人与子最故,纳石土中,又奚辞!’则铭之曰:‘应可之诗,其谁莫珍?应可之才,其卒莫陈。莫珍匪人,莫陈匪天。能使不陈,胡能使不传?’”

 由此可知,邹定曾与杨万里“同僚于永州”(杨万里曾任永州零陵县丞),且二人相交“欢甚”。邹定于“乾道庚寅六月七日终于家”,当时杨万里出任奉新县令刚刚三个月,邹定长子邹宗愈知道父亲与新任县令有交情,便将湖南岳州通判陈友直为父亲撰写的相关事迹交给杨万里,请求他为父亲撰写一篇墓志铭,这便是这篇墓志铭的来由,也是我们了解邹定事迹的重要依据。

 下面我们通过杨万里撰写的《邹应可墓志铭》,全面地解读邹定的人生经历和从政事迹。《邹应可墓志铭》载:

“(邹定)绍兴乙丑登科,授左迪功郎、临江军司户参军,岁余,广东帅王钺辟为属,一岁,宅宣教郎府君忧,服除,授河南安抚司属官。时溪蛮杨再兴寇武冈、全、永、邵数州,朝廷命统制李通讨之,潭帅檄应可饷师数月,再兴就擒,惟盆溪、牛皮、黄李三寨恃险不下。朝廷命部使者选精干为蛮俗所信者招徕之,咸以应可应,同列危之。应可以单骑直抵窟穴,群蛮以兵迎之,应可宣谕朝廷威德,蛮酋悦,以大杯斟酒为应可寿,应可饮之不疑,一举而尽。群蛮感其诚,欢呼拜庭下曰:“吾属无虑矣!”于是相率就降者一千三百人,溪洞悉平。应可不言功,赏亦不及。”

(杨万里《邹应可墓志铭》)

 邹定于绍兴十五年(1145)中进士后,最初只授左迪功郎、临江军司户参军。临江军即明清时的临江府,亦即今樟树市;司户参军只是一位掌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的从七品小官。做了一年多,因为他办事干练,被广东帅王钺选拔为部下。任期刚满一年,父亲邹彦升去世,他回家丁忧。守孝期满后,他被任命为河南安抚司属官。

 绍兴二十四年(1154), 武冈县峒瑶杨再兴的儿子杨正修、杨正拱起兵反宋,九十团峒的瑶人起而响应,攻打全、邵、永数州。朝廷命统制李通率兵讨伐之,潭州帅檄令邹定负责为军队提供粮草。经数月交战,杨再兴被擒,只有盆溪、牛皮、黄李三寨倚仗地势险要,久攻不下。朝廷命部使者选拔能够被峒瑶信任的精干人员前往招抚,大家都一致推荐了邹定,然而大家又都为他的安危担心。

 邹定骑着一匹马,独自一人直抵瑶兵山寨,众瑶兵将其迎入寨中,邹定临危不惧,气定神闲,向众瑶兵晓谕朝廷的声威和德政。瑶兵首脑为其胆识和真诚所动,用酒杯斟满一大杯酒敬他,邹定一点都不怀疑酒中是否有蒙汗药或毒药,只是举杯一饮而尽。瑶兵们为他的勇气和诚意所感动,一齐欢呼着向他行礼下拜说:“吾属无虑矣!”都表示愿意归降。

 邹定本次深入虎穴,仅凭他过人勇气和智慧,以三寸不烂之舌,兵不血刃,说服了匪首,感动了瑶兵,相率归降的总共有一千三百多人,从而避免了一场血腥屠杀。平息峒瑶之乱,邹定无疑居功至伟,但他从不向人谈及自己的功劳,朝廷也没有向他有过任何嘉奖。他就是这样一位智勇超群,临危不惧,一马当先,淡泊名利的人。

邹定任满之后,又被任命为湖南永州军事判官。当时,湖南全州发生了驻军胁持太守兵变的事件,永州零陵驻军也相继表示支持。太守无奈之下,只得召邹定商议计策。邹定把驻军中那些有勇有谋的人召集起来,向他们晓谕这样做的利害关系,用这个办法来离间他们,然后把为首的头目抓起来,经向郡府报告请示,将其为首的头目杀头示众,其余人员一律不再追究。如此一来,凡被胁迫参与的人员都放心了,湖南零陵的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永州零陵兵乱事件平息之后,同时被推荐立功受奖的人有十六人,邹定也因此被授予左通直郎,调任潭州湘乡县令。有一天,数百强盗突然攻入湘乡县境内,官吏和豪民都纷纷四出奔走逃命,全县震恐。有人请邹定带着家眷赶快逃命,邹定愤怒地责骂说:“百姓视吾为动静,吾动则一邑危矣!”大家知道县令不走,才稍稍安心下来。邹定于是亲自率兵到城外抵御来犯之敌,双方相持了两天两夜,强盗见无法取胜,只得退兵而去。

 县尉逮捕了十位砍柴、放牧的百姓,将他们押送到县里,本想将其冒充强盗以求得赏金。邹定逐一审问,确定没有一个人是强盗之后,才决定把他们当庭释放。县尉知道后十分愤怒,向上级报告了邹定的作法,上级不问青红皂白,在文书中责备邹定擅自放走了坏人。邹定一气之下,收拾行李,准备挂印辞官,说:“如果用我一人的官职,能换取十个无辜百姓的性命,这是很划算的呀!”就在邹定准备离开的当天,真正的强盗落网招供了,那县尉自己也觉得无地自容。

 不久,邹定因为生病而请求暂时退休,只领俸禄,不任职务。这是当时朝廷允许的一种制度。他延医调治一段时间后,身体刚刚稍有好转,又以奉议郎的身份出任湖北随州随县县令,他废寝忘食,夜经继日,整天忙于政务,完全忘记了劳逸结合,导致他病情加重。乾道六年庚寅(1170)六月七日,他不幸在家中去世,年仅59岁。邹定初娶张氏,追封孺人;续娶胡氏,封孺人;生有三子三女,三子宗愈、宗旦、宗甫,正肆力科举;三女长适成忠郎监南岳庙赵善欣,次未嫁,三尚幼。

杨万里在《邹应可墓志铭》中评价邹定说:“应可为人,孝友质直,表夷里方,色辞晏温,可狎而亲。义所不可,坚执不倚,众不敢为,奋以直前。”这是杨万里对他为人和从政事迹的高度概括。关于邹定的学问才华和诗歌特点,杨万里评价说:

“(邹定)学深文古,其诗特奇,其句法自徐师川,上溯鲁直,以趋少陵户牖,余不数也。有诗集若干卷。”

 杨万里赞扬他“学深文古”,诗歌创作构思奇特,师法江西诗派代表人物黄庭坚(字鲁直)、徐俯(字师川),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字少陵)十分仰慕,著有《邹应可诗集》行世,可惜笔者无缘得见。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19仅录其《过杜工部祠》一首,《全宋诗》和《江西诗征》亦有收录,其诗云:

“畴昔哦诗忆耒阳,兹因奉檄过祠堂。一生忠义孤吟里,千载凄凉古道旁。自是风霜侵病骨,非干牛酒涴诗肠。明朝解缆秋江上,问讯先生一瓣香。

 杜甫晚年寓居湖南耒阳县,并死在这里。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县治北郭外二里耒江之畔、洞庭观之西建祠祀之。《旧唐书》本传说他晚年有一天晚上,因为“咯牛肉、白酒,一夕卒于耒阳”。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杜甫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结合杨万里对他“以趋少陵户牖”的评价,可见他学习杜甫并非一日一时之事,从“畴昔”到现在,是一个受杜诗浸润、陶冶的漫长过程。他赞扬杜甫的一生忠义,认为是社会的“风霜”导致了杜甫颠沛流离和贫病交加的凄凉悲苦命运,从而否定了杜甫的死是因为“牛酒”所致,果然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点。





上一篇:余德韶宁死不屈

 未完待续  
  ...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其中部分图片无法和版权者取得联系,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之,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并表示歉意!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