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干洲有个叫郑洲的地方,状元王一夔曾撰文大加赞赏...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干洲有个叫郑洲的地方,状元王一夔曾撰文大加赞赏...

转载 周芸2022/07/11 08:52:5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456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郑洲龙头山考述

干洲镇洪川村有个自然村名叫郑洲,这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发源于靖安县的郑溪自西向东流至村南恰与发源于靖安县的北潦南支在此交汇,郑洲显然系二水的冲积平原,土地十分肥沃。此地因郑氏家族最早迁此定居,故溪名郑溪,洲名郑洲。该地由义宁双井黄氏后裔徙居后,遂更名“郑溪黄家”。据黄岳《成化己丑始修宗谱序》载:

“吾从善郑洲之祖,本义宁双井分也。因宋末楚兵乱宁,宁人四散,忠盛祖同兄避居奉新竹冈山。传至隆淳祖,虑远思深,欲为久长计,遂抱婴孩,挟族谱,游览郑溪,见其形势平坦,秀气凝结,羝羊朝于文献,虬龙隐于碧潭,灵鹊喧于乔木,良农歌于孟田,三山拥出而环抱,四水聚流而绕回,此诚胜地可居也。将儿万化赘郑绍之女爱珍而为家焉。”

又据2000年12月《黄氏九修宗谱》上集第61页“郑溪一至十世详述”第一世和第二世载:

“隆淳,原贞之子,字永盛,……因先人徙居竹冈山已阅四世,……苦其岭峻石粗,挟族谱,怀婴儿,复徙郑洲,僦屋居之。时郑绍有女,赘万化为婿,遂家焉。”“万化,隆淳之子,字祥麟,号继郑,……五岁随父避乱徙居郑洲,年十三赘郑氏女爱珍,承外父产业宅基,因家焉。”

由此可知,郑洲黄氏实系义宁洲(今修水县)双井村黄氏之后裔。南宋末年,因“楚兵乱宁”,黄庭坚第六世裔孙黄忠盛同兄(见族谱上集第59页双井世系)先避居于奉新冯川竹冈山(今狮子山)。黄忠盛下传四世黄隆淳“苦其岭峻石粗”,遂于宋宝祐甲寅(1254)冬(见邓梓《退居楼记》),怀抱着5岁的儿子黄万化来到了洪川郑洲租屋而居。13岁时,他入赘郑绍之女爱珍,继承了岳父的产业宅基。郑家衰落后,他尊父亲黄隆淳为郑洲黄氏一世祖。此即郑洲黄氏之由来。

(洪川郑洲黄家路牌)

黄隆淳之所以舍得将独子送给郑绍作倒插门女婿,原因不外有二:一是郑绍无子,将来郑家的产业无疑由儿子来继承;一是郑洲这地方对子孙后代发展是个不二之选。黄岳在序中说此地“形势平坦,秀气凝结,羝羊朝于文献,虬龙隐于碧潭,灵鹊喧于乔木,良农歌于孟田,三山拥出而环抱,四水聚流而绕回”,他从风水学的角度对此地大加赞赏。更有甚者,江西新建状元王一夔还特地为此撰写了一篇《郑洲序》,全文如下:

奉新从善乡有溪曰郑溪,溪之北有洲曰郑洲,洲间有宅,吾友黄子仲名公世居之。仲名初未有号,因游逸于洲,乃穹叹曰:“膴膴郑洲,天趣无垠,吾将老此以乐焉。”于是乎号郑洲,以物景自娱,春夏秋冬,皆得于洲矣。于时课农桑,于时教子侄,于时联族协邻,于时亲贤友善。

洲南有溪,尝歌曰:“瀑布岩头水,萦环作郑溪。日新君子道,清可沁诗脾。”此濯溪之兴焉。洲北有松,尝歌曰:“雾锁苍虬静,云迷白鹤眠。风吹云雾散,虬鹤舞青天。”此哦松之兴焉。洲前有柏,尝歌曰:“古柏擎天秀,灵根不众同。荧荧炎暑耐,挺挺雪霜隆。”此咏柏之兴焉。洲后有竹,尝歌曰:“数竿藏夜雨,一径锁秋风。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同。”此爱竹之兴焉。

洲东有梅,题曰“梅林”;洲西有花,题曰“花圃”;洲间有草,题曰“瑞灵草”;洲外有池,题曰“迹鳞池”。其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此其林中之怀也;其曰“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此其圃中之怀也;其曰“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春风有余力,引上古城墙”,此其草边之怀也;其曰“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此其池边之怀也。

斯时也不知郑洲之非我,而我非郑洲矣?景物之雅,肥遯之乐,不有古王民之遗风乎?士君子歌咏其美,积而成册,丐夔叙诸,夔乃言曰:“非胜地,君子无以畅其情;非贤人,胜地无以彰其灵。美哉,郑洲!厥位惟中,厥景惟雄,厥气凝聚,厥址幽崇,足以叶斯人之志矣乎!

伟哉,黄子!介然自居,谦然自牧,温然自处,裕然自足,足以会斯地之胜矣乎!昔司马光有得于洲,顾号;东洲黄子文章德业虽不相及,而潇洒出尘之趣亦或似焉。诗曰:“与子而同归兮!”言黄子仲名之于司马光也。于是乎序。

状元王一夔撰

序文中的仲名,官名以文,字郑洲,乃黄存之长子,洪川郑洲黄家人,系黄隆淳第六世裔孙,曾应例入监,是王一夔的好友。在状元王一夔的笔下,郑洲洲南有溪,洲北有松,洲前有柏,洲后有竹,洲东有梅,洲间有草,洲外有池,洲西有花,郑洲乃是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绝胜之地。

景观美与不美取决于鉴赏主体和寓居于此的主人的主官感受,王一夔在极力赞扬景观之美的同时,还盛赞好友“介然自居,谦然自牧,温然自处,裕然自足”的超然物外的高雅志趣,足见二人志趣相投,能力相当,只是黄仲名以隐自足,王一夔以仕而显,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可不是一条路啊!

郑洲之东、北潦河畔有龙头山,海拔约50米,范围约0.5平方公里,山上产松杉杂木,平坦处多作村民旱地。该山本平平无奇,却因为千百年居住于此的人的活动而成为从善乡人文底蕴十分厚重之地。据2000年12 月《黄氏九修宗谱》下集“杂著附”第433页载:

“龙头山在郑洲左原,……山头有巨红石,昂起似龙,因号龙头山。其巅平坦,广阔数十余丈。元末朴隐公构退居楼于其巅,筑土城环之,毁于弘治之季,城迹今尚存,呼为黄城。万历壬辰,乡十大户著议于山巅建玄帝行宫。”

(洪川郑洲的龙头山)

上文交待了龙头山的位置、特征和得名缘由,还说到山上最早的人文建筑是元末黄朴隐在山巅修筑的退居楼。黄朴隐,字素静,号绍拙,黄隆淳曾孙,曾独资捐修义济桥,是一位履仁崇义的大善人。据宗谱下集“赠言录”第257页收录本乡进士余良翰撰写的《重修义济桥记》载,他“性好善,于世味淡然”,娶吴氏,夫妻恩爱,可惜妻子都49岁了,尚未生得一男半女。

他家境丰饶,于是便捐款重修了县城的昭德观,还捐修了佛堂,新妆了佛象,为县城城隍祠的重修捐献了条石,为县城的街道铺上了石板。正当他施与不倦,乐此不疲时,没想到妻子吴氏却有了身孕,并且一胎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黄朴隐喜不自胜,认为是上天对他多年行善积德的眷顾,他给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黄载、黄存、黄有。上天赐其三子后,他又独资捐修了干洲河上最长的义济桥。他晚年遂在祖居东边的龙头山巅修建了一座退居楼。宗谱下集“赠言录”第253-254页收录了元代进士邓梓撰写的《退居楼记》,全文如下:

宋宝祐甲寅冬,宁之双井黄隆淳公者,避楚兵之乱,徙兹奉新郑洲,创楼于本里龚头山,扁曰退居楼。

予过而览之,予心曰:“退居取其避世之义也,亦以天之退藏于冬者,启春生也。日之退藏于晦者,著容光也。人之退藏于野者,谓非得以求志也。是故终日如愚颜子之退居也,木讷钝印;曾子之退居也,终身避乱;黄子之退居也,宋元争夺天下未一,昨为君臣,今为仇敌,世乱若此,安得不退居乎?”

由是登楼以适志,望远以怡眸,浑如南北,盖有以挹江山之景物,而收入我心。西山、越岭呈其秀色,供图书也;南埂、孟田蔼其农歌,和埙策也;松风奏曲,响韬铎也;萝月穿帘,碎黄金也;至于浩吟咏物,酌酒宴贤,乐不可胜记。视彼以轩冕爵禄而自执缚者,诚有间矣。

噫!天下之楼一也,孰能如君退居乎?顾予非记楼也,记公之退居也,记之者为谁?为双井黄隆淳也。

元进士邑人邓梓撰

进士邓梓的记文无疑写得很好,但他将建楼的主人和建楼的时间错写成郑洲黄氏一世祖黄隆淳,黄隆淳刚到郑溪,立足未稳,哪有条件建楼?退居楼真正的主人是黄隆淳之曾孙黄朴隐,他做了一生的善举,此时年纪也大了,三个儿子也已成年,正该退居隐遁、怡养天年之时,所以建了这幢退居楼自居,楼旁建有龙山石亭。建楼的时间不详,楼毁于明弘治末年(1505)。

正德六年(1511),华林农民起义暴发,为了防止他们劫掠乡民,郑洲村民黄英团召集本乡百姓和各地勇武之士在龙头山巅筑城结寨,捍卫家乡,华林军最终未敢进犯,该城因系郑洲黄家黄英团首倡修筑,故被称为“黄城”。正德年间,本地人余盈十为了采伐石头,将龙头山上所有石头采伐殆尽,龙山石亭亦被他所毁,黄城则毁于嘉靖五年(1526)。

据同治版《奉新县志》卷四·寺观第70页载,从善乡曾有一座龙头山寺,其余信息均不详。既名龙头山寺,自当位于龙头山上。《黄氏九修宗谱》下集“艺文录”第373页收录有一篇佚名的《龙山寺记》,全文如下:

龙山寺,古刹也。浮屠亦旧,时人皆莫能言其所始。郑溪《双川类稿》:“龙山寺在郑洲东,山有巨红石,长望东南,偃龙潭水中,石首昂起,若龙头状,故名。”正德中,余盈十伐之无片石存。山樊平坦,广阔数十丈。古无寺,万历壬辰,副使余良枢、通府周晓签缘题首,创宫其麓,凡三楹,高一丈九尺,塑玄帝像祀之,前建坊,颜其容曰“第一山坊”。武义叶面峰赠以诗,入为龙山寺,改题也。旁起塔五层,本朝嘉庆丙辰,增筑七层。丙辰八月,忽圯,压宫毁像,扫地几尽坏。积三十余年矣,湖西诸君子慨念前徽,起而修筑之,塔如旧制,稍前去旧址数尺许,时道光庚戌岁也。先二年戊申,乡人作帝君宫于寺右,为房数十楹,户牖通达,诸君子复谋所以新寺者,材木悉购,咸丰乙卯冬,值邑变,烟尘满目,遂寝,不克成,或曰数也。因书之以记时变。

根据记文可知,县志所载龙头山寺即龙山寺。龙山寺始建于万历壬辰年(1592),是由从善乡人副使余良枢、通府周晓首先发起的,他们先在龙头山巅兴建的是一座供奉玄帝的行宫,宫前建有一座牌坊,上面题有“第一山坊”的匾额。后来有一位来自浙江武义的堪舆师叶面峰见了之后,在此题下了一首诗,并建议将供奉玄帝的行宫改名为龙山寺,还根据他的意见在寺前兴建了一座五层的龙山塔,这便是龙山寺的由来。清代康熙初年,本县进城乡(今罗市镇)诗人潘美(字中也)曾到此一游,写下了《龙头山寺》诗二首云:

“天接水中寺,水浮天底山。松根随似磴,路隙可通关。蛟室玲珑处,辋川无有间。英英回石浪,浑是白云闲。”

“众壑怀山静,众山腹寺幽。晴光澹在水,树色散于洲。土卵封龙耳,鱼针刺石头。空虚无所似,洗钵月痕留。”

清代嘉庆丙辰(1796),原五层的龙山塔被增加到七层,但不知何故,同年八月,龙山塔忽然坍塌,且压倒了寺院,压坏了佛像。道光戊申(1848),“乡人作帝君宫于寺右,为房数十楹,户牖通达”。道光庚戌(1850),湖西几位贤达念及先贤的美德,又把毁坏的寺院修复,并且将原塔址前移了数尺,将龙山塔修复如初。咸丰乙卯(1855)冬,龙山寺和龙山塔均被太平军所毁,今已荡然无存。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其中部分图片无法和版权者取得联系,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之,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并表示歉意!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