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历经风桑!奉新有一座河南大桥,元朝始建,重修多次,现在...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历经风桑!奉新有一座河南大桥,元朝始建,重修多次,现在...

转载 周芸2022/07/12 08:40:4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115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罗市河南大桥


 
元至正11年(1351),罗坊河南、上富东坑、高安下观一带,受元末华林山农民起义的影响,纷纷啸聚山林、揭竿而起,组成多支义军队伍,反抗官府。明洪武元年(1368),竹溪人罗英叔,在今大桥处,修了一座简便的木桥,据考证,是罗坊河南大桥的鼻祖。
只见有了桥,省、县政府下派地方"靖绥"治安组织"巡检置署"驻扎,派兵过桥镇压义军。
潦河水静静向东流去,波光粼粼,象娴静的淑女,可她发起怒来,犹如千军万马奔腾,浩浩荡荡,汹涌澎湃。

罗英叔捐资搭建的木桥笫二年汛期被冲垮,人们无赖之下,只得划船渡河;不久,由严家人出资,在重车里下(即今泉甘对面)建一麻石砌的长滩大桥,两岸附有尼姑庵镇守。河南的李坊,罗家垅,巴源村、东坑、高安下观等地的竹产品(多是土纸)等;都云集在此交易、装船下运。
长滩古桥,是旧时罗坊八景之一(见樊明芳《罗市文史钩沉》)。
明弘治年间(1488一1505),旧县志载:"暴雨7日不辍,洪峰如万匹野马,汹涌澎湃而至,长滩古桥被冲毁,尼姑庵亦不见"!
民国19年(1930),罗坊街纸业老板金富坤(赤岸大获金家人)、郭家松(上富东坑人),二人捐资、在今大桥处,建一木桥,人称金郭桥;民国21年(1936)秋,被洪水冲毁(罗坊街老一辈人见过)。尔后,又靠船摆渡,如: 河南黄家塅上人黄采频,民国时,任罗坊中小校长,就在星期六下午渡船回家。
民国二十八年(1939)中秋前一天,国民党74军某部违令在罗坊街欲过佳节,被汉奸告密,日军从奉新县、高安石脑等地赶到包围,战斗刚开展,就进入白热化,这时,国军在南岸(今南源溪水上50米)架起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咯咯咯"扫射日军,掩护部队过滩脱险(时年11岁的刘衍庆、16岁的赖成柳、豆干师傅罗时余等人印象很深)。
1963年7月,棋盘少年邓立钉(14岁),青年邓立端(23岁,妻子新婚有孕)为接对岸棋盘群众上街,从潭头山浅滩涉水去撑船,不幸二堂兄弟(邓仁茂儿、侄)双双溺水身亡……
1972年底霜降天,我同学刘万香在熊家埠口后过木桥时,因桥面有霜冻,不幸滑摔河中,幸遇救;次年秋汛,该桥被洪水冲垮。
1974年底,罗坊田背大队中街队为方便农业生产,在罗家祠堂前,建一悬索桥,虽摇摇晃晃令人惧怕,但是过河唯一路径;三年后,被洪水毁坏。
次年,又在下游(今大桥上点)建一钢轨打桩木板桥,当时,家住茅埚里前的、林站10岁刘姓女孩上学时,踩翻桥板,跌入滩水中,幸被人救起。
潦河,千百万年来养育着两岸的生灵;同时,也不知造成多少的人间悲剧。
1989年秋,当时担任罗市乡党委书记的胡章兰、主持修建了一座新颖、史无前例的水泥钢筋大桥,总投资30多万,极大地方便了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受百姓称赞;由于年久日深,河床地质变化,2017年汛期,桥墩下沉,成为危桥……

积极促成修桥者邹弟龙书记外调后,2018年底,罗市镇党委书记邹弟龙,镇长舒文俊等班子,河南村党支部书记朱建党率两委村干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配合商定解决这一群众急迫的交通头等大事: 拆毁旧大桥,重建河南新大桥。与此同时,为方便群众来往,方便运输农产品、苗木出外,不影响村民经济活动,新修5里从潭头山至大桥侧公路。
他们苦心孤诣,征地勘察,严格把守工程质量关,经紧张施工,于2020年10月建成通车;桥面双车道宽12米,长147米,桥墩6个,耗资485万。

在建设期间,他们力争财政拨款,带头开展个人捐助,掀起了献爱心、助家乡建设的活动。邹、钟、舒他调后,换成刘俊、张友清等班子,但这一组合为民办实事的热心仍不减丝毫。

至2022年4月,大桥引桥路面彻底完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气派、新潮、坚实、宽阔的河南大桥形象;

门豹治邺有古传,风流人物在今朝。
修建罗市河南大桥,功在当代,利惠千秋…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