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周思崇,为了一份绝密名单而牺牲的奉新红军战士...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周思崇,为了一份绝密名单而牺牲的奉新红军战士...
转载
周芸于 2022/07/31 08:42:1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网
231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周思崇,为了一份绝密名单而牺牲的奉新红军战士...
显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罗坊芭源村,走出一位红军战士,他为保守红军和游击队员的秘密名单,落难时受尽敌人的酷刑折磨,宁死不屈。最后被国民党残暴杀害,抛尸荒野,这位革命烈士名叫周思崇。周思崇出生于1903年5月,1930年3月经儿时玩伴田寿修介绍加入游击队。同年8月,红一军团转战奉新,所到之处开展革命宣传、扩大红军队伍、打土豪、筹款子等活动。此时,周思崇和李拥栏等游击队员积极地参加红军开展的革命活动,以进一步锤炼革命意志,接受红色思想的洗礼。随后,他们都相继加入红军队伍。当红一军团离开奉新时,按组织的要求,周思崇和李拥栏等留在当地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10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以国民党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一次“围剿”。这时,田寿修接到上级通知,立即与西塔、罗坊、仰山等地游击队员及暂留在苏区的红军战士近百人前往宜丰天宝、潭山等地集结点验,为红军反“围剿”充实战斗力量作准备。集结点验后的一部分红军战士和游击队员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开拔,当时由田寿修负责点验登记红军和游击队员的名单,因他要跟随红军的部队出发,便把这份名单交给了周思崇秘密保管。随后,留下的红军战士和游击队员划分两大片区进行革命斗争活动。一片以茅岭为中心,活动在奉新、高安、宜丰边界一带;另一片以罗坊的蓝田为中心,活动在奉新、靖安、武宁一带。1931年1月周思崇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5月中旬,进入奉新打游击的红16军7师9师获悉上富河岸边停靠了不少满载食盐的船只,当时苏区食盐紧缺,百姓也十分需要,于是决定攻打上富,夺取食盐,救济百姓。这时,中共县委也得到消息,立即通知罗坊区委组织周思崇、李拥栏、余功义等红军游击队员按上级要求化装潜入上富里应外合,并派出交通员与红军取得联系,当红军乘夜色快进入甘坊横桥时,游击队员早已在那里等候,引红军抄山路绕过横桥国民党的驻军向上富进攻,在上富的国民党军队因畏惧红军16师的战斗威力,借傍晚天色昏暗早已从罗坊方向逃往县城,红军出其不意地攻克了上富,扣押了不法盐船,随后上街张贴布告,给老百姓分发食盐。1932年至1934年5月间,周思崇和李拥栏先后与红军游击队员在修铜宜奉等地开展打土豪恶霸,筹集军饷、发展革命骨干的活动。1933年6月,省委在甘坊金洞召开修铜宜奉第三次党代表大会,周思崇等红军战士在上富黄沙坪、甘坊横桥一带化装成商人、挑夫等秘密执行外围任务,确保党代会的胜利召开。1934年6月间,国民党军队进犯苏区,疯狂施行“三光”政策,奉新的西塔、百丈、甘坊、罗坊等苏区,顿时乌云密布,狼烟四起,国民党的“还乡团”、“铲共队”到处搜捕革命干部、红军游击队员、赤卫队员和红军家属。当时周思崇已预料自己被敌人盯上,便乘星夜赶回到罗坊芭源村坳背的土屋内,提前把那份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红军游击队名单交给妻子张永秀,并叮嘱如果他不来取回名单就立即烧掉,随后她带着两个儿子躲避到罗坊芭源王家塘一个亲戚家。果不其然,在7月初一个深夜,七、八个国民党兵在叛徒的指引下,来到坳背土屋,破门而入,将来不及逃脱的周思崇围住,立即五花大绑,按在地上用粗木棍压住双腿“踩扛子”实施酷刑,用枪托、刀把、烧红的火钳残暴拷打,要他交出红军和游击的名单,在敌人的百般折磨下,周思崇的双腿被压断,浑身打的鲜血淋淋,他咬破了自己的舌头,临危不惧,宁死不屈,没有给敌人吐露一个字来。直到天亮,敌人拖着已奄奄一息的周思崇走出土屋,在沿路旁的一棵樟树下将其杀害,抛尸荒野。接着,敌人又对周思崇的妻子张永秀进行搜捕无果。当年,周思崇才31岁,两个儿子周经焱和周经淼分别6岁和3岁。当年,红军战士周思崇在这棵樟树下被残暴杀害。
红军战士周思崇被杀害时,妻子张永秀和家人都不知道消息。几年来,她目睹丈夫经常半夜进出家门,其行踪秘密,还时不时有朋友来往,心里隐隐约约得知道丈夫在做一件“大事”;其实,夫妻间心有灵犀那是要随时掉脑袋的事情。那天丈夫叫她躲避并交付给她秘密名单时,她心里就感觉到事情不妙,殊不知那一别却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这样,她带着两个孩子东躲西藏,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艰苦而又顽强地生活,在茫茫的黑夜里她总是挑灯从窗户望眼欲穿,可怎样也没有等到丈夫走进家门,直到解放前夕才得知丈夫已被国民党残暴地杀害。这位与丈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女人,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对丈夫的思念溘然长逝。这一去,她与丈夫周思崇在九泉之下相逢,从此百载千秋,永无惜别……据周经淼老人回忆,那份秘密名单他母亲用布包裹后,起初藏在一只不起眼的破木箱底,后来就一直放在身上。几个月后母亲不见父亲来取走那份名单,预感到发生了意外,便按父亲分别时的叮嘱把那份秘密名单烧毁了。解放后,周思崇的两个儿子秉承父亲的革命精神,先后加入党组织,分别在当地担任过土改和初级社的干部、青年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大队副书记、书记、大队长等职。周思崇的长孙周学义继承祖辈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于1986年应征入伍,在部队先后入党,任班长、代理排长、新兵连代理连长,1998年参加九江抗洪抢险,几天几夜不合眼战斗在惊涛骇浪的河堤上,因表现突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荣立三等功。次孙周华义在农村务农遵纪守法,带头致富,也光荣入党。如今烈士周思崇的儿子周经淼已89岁,在党六十余年。 烈士周思崇的儿子周经淼(89岁)在罗市医院输液时接受作者的采访。
当笔者第二次去采访烈士的儿子周经淼时,他偶有不适的身体正在医院输液,谈起他父亲的革命经历和母亲的养育之恩,感慨万千,老泪纵横,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感恩之情在他心中骤然泛起,如诉如泣……
烈士周思崇一家三代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革命斗争事业,社会主义的建设,新时期的发展作出了英勇的牺牲和积极的贡献。这三代人的默默付出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弘扬精神价值的需要,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凝聚人心所向的需要,更是我们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去担当历史使命充满正气的需要。
采写此稿时,周经淼老人前后两次接受采访,提供资料佐证。镇政府民政干部陈先发、其家属聂青林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1957年10月出生,中专文化,奉新县财政局退休干部。1980年8月招聘为罗市镇镇政府文化干部,先后任一官半职。几十年勤奋学习,笔耕不辍,有新闻稿件、小小说、诗歌、散文、言论、杂文、故事、箴言语丝等文学作品数千余篇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曾担任《中国企业家报》、《家庭报》、《妇女之声报》、《法制周报》、《农友报》、《美报》等三十多家报社、杂志特约记者。曾有《那远去的日子》、《长城能推倒吗》、《酒啊,酒》、《尽在语中》、《活在当下》、《广阔天地绽芳华》专著出版,近百万文字。系中国新文学转型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故事协会会员,宜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奉新县作家协会理事。【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其中部分图片无法和版权者取得联系,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之,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