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宋埠镇是农业大镇,全镇有农作物种植面积8万余亩,基本以种植水稻、花生、油菜、芝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针对长期以来农村群众喜欢将秸秆焚烧还田导致污染环境的陋习和当前天干物燥现状,为呵护一方蓝天,减少火灾隐患,宋埠镇结合开展“三转五比再深化,三拼三促勇争先”抓落实活动年,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变“堵”为“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不愿烧”的思想自觉。群众观念能不能转变,根子在干部引导。该镇召开镇村组干部会议,增强“秸秆焚烧还田害处多”的认识,统一镇村干部思想。并通过张贴宣传标语、乡村小广播和巡回小喇叭等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向群众宣传普及秸秆禁烧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形成良好的禁烧氛围。
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强化“不敢烧”的制度约束。宋埠镇专门制订秸秆禁烧考核监管制度,结合镇干部包村体制,建立“镇统筹、村落实、组管片”的网格化责任体系,并由镇纪委牵头,组织镇应急办、各村进行全天候拉网式巡查排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村民的焚烧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要求立行立改,推动秸秆禁烧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通过上下联动,做到人盯人、人盯秸秆、人盯“黑斑”,确保禁烧工作无死角、无缝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疏通秸秆处理新渠道。解决秸秆禁烧难题,关键是如何变“堵”为“疏”,既堵住秸秆焚烧的违规通道,又因地制宜,疏通一条科学处理秸秆的渠道,为无害化科学处理秸秆积极寻找出路。该镇结合“三转五比再深化、三拼三促勇争先”抓落实活动年,在各村召开“诸葛亮会”,广泛征求秸秆禁烧“金点子”。通过种田大户投资和镇村奖补的方式,引进秸秆打捆机,对稻田里的秸秆打捆成块,据统计每亩田产生的秸秆有400-500斤,一台打捆机每天可处理50-60亩田,打捆后的秸秆统一装车用于牛羊饲喂。牛羊产生的粪便还田用作农家肥,形成生态有机循环,从而从源头上杜绝秸秆堆积和焚烧现象。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