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罗坊历史上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张墟(即物资交流)起源于何时,没有查到历史记载。但八十年代笔者在罗坊文化站工作时,曾搜集到关于罗坊物资交流来历的民间传说。这个民间传说也许最能佐证罗坊物资交流的历史渊源。
物资交流大会
罗家祠堂门口旧址
在乾隆年间,罗坊严氏家族中有一富商,生意做到了湖广等地,有一儿子不但早读私塾,经商也是个奇才,全权代理家族在湖广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儿子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必须回家,因为这一天是他母亲的生日。为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每次回家马车上装满许多物品,以孝敬母亲之需。由于随带物品众多,一时无法消费,有经商头脑的儿子便在罗家祠堂门口把物品摆出来叫卖,顾客也可以物换物,摆上两、三天时间,几乎可以把剩余物品卖掉或换取其它物件。沿街的商家发现这一商机,纷纷仿效,久而久之便演变成每年这几天成为“物资交流”的日子,人们相拥而至,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街上这几天就显得特别人多热闹。这就是罗坊物资交流的初始,一直沿袭至今。
物资交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集市贸易。其特点是间隔时间长,一般一年或半年一次,交易时间短,多般三天,最长5天。上集人数和商品品种数量,都可达到平常市场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其影响面广,参与交易的不仅有本地的,而且有来自邻县以至于外省的,称得上商贾云集。交易的货品几乎应有尽有,广大群众总是把一年所需的主要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的购置,寄希望于物资交流大会,并形成风俗习惯,因此成交额也特别大。物资交流在促进农副业生产的发展,活跃城乡经济,便利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解放前罗坊物资交流的境况我不得而知,但我经历的七、八十年代罗坊物资交流那是相当的“火爆”。那时,罗坊还是一条老街,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至初三,政府会提前成立以税务、工商、公安、街道居委会等部门人员组成的筹备委员会,负责指导物资交流大会的一切事宜,其分工明确,主要工作是接受外地商贾的登记,划分地段,并适度收取交流费用,治安人员戴上红袖在街上维持秩序,帮助经商人员解决一些在营销中碰到的实际困难。
这几天,街道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两旁商铺连连,本地的商业部门倾巢而动,外地像南昌、高安、宜丰、棠铺、上高、靖安、铜鼓等供销行业纷至沓来。南货、北货品种各色各样,琳琅满目,农户的花生、辣椒、干货等等农副产品摆满街头。街上镶牙的、舞棍弄棒卖药的、耍猴子把戏的、打汽球领奖品的、冰糖葫芦一路叫卖的、煎饼炸麻球的、炒粉炒菜的……好一派热闹景象,令人兴奋不已,满脸欢愉。牛市设在罗坊的“大和场”,数以百计的耕牛在这里通过“牛牙人”的相互沟通,卖出农户自己满意的价钱。一条约三华里的罗坊老街犹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笔下的“清明上河图”,其盛景繁华,气氛盎然,不是过年,但胜似过年。
夜晚,街道灯光闪烁,依然喧哗。人们除了逛夜市,看戏团演出是主要的文艺活动。戏目多般以古装戏为主,但每场也有一至二个贴近当代生活的“单台”戏,以紧跟政治形势的需要。七十年代演出是在罗坊“大和场”的老戏台上,到八十年代便选择在田背村开阔地搭台唱戏,戏班子多般邀请高安的采茶戏团三天三夜为物资交流大会助兴。戏曲演盛世胜景传千年文化,唱淳风民俗焕万载遗情。这真是:台上哭哭啼啼是戏事,台下热热闹闹皆开心。
大
和
场
旧
址
罗坊的物资交流大会像各地庙会一样,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文化遗存。随着时代的推进,商贸流通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加上交通的便捷,人们购物观念的转变,原来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物资交流大会,再也刺激不了人们强烈的购物欲望,市场也不复往日的盛况。当年的期待,当年的繁华,当年的狂热,当年的经历,将永远留在我们这一代人心里,成为无法抹去的久久回忆。
甘道友
奉新罗市人,县财政局退休干部。曾聘为《中国企业家报》、《法制周报》多家报刊记者。有《那远去的日子》、《长城能推倒吗》、《活在当下》、《尽在语中》、《酒啊,酒》、《广阔天地绽芳华》专著出版。系中国新文学转型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故事协会会员,宜春作家协会会员。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