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奉新以前有个归德乡,传说由皇帝御赐,实际与一个澡下人有关...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奉新以前有个归德乡,传说由皇帝御赐,实际与一个澡下人有关...

转载 徐璐2022/12/22 08:24:5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网 327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归德乡传说与史实考

樊明芳

石溪曾广福先生《竹林书韵》中收入了一个关于归德乡得名的传说,《宜春日报》2004 年 9 月 12 日第 3 版《走进归德乡》一文和《赣西晚报》2005 年 12 月 5 日第 16 版《奉新有个归德乡》一文也有登载,其传说原文如下:
一次,黄世享(水客)贩运一批木材至九江,恰遇洪水,木料被冲散,黄世享只得顺流而下寻找。几经周折,寻至京城(南京)。方知木料被朝廷官员派人所拦截,用于修造皇宫。
黄世享得知木料被朝廷所用时,心想,卖钱之事恐怕无望,于是准备回家。恰在此时,建筑工匠便问他,你说木料是你的,有何凭据?黄世享便把木料的数量和打有火烙印的标记一一作答。工匠见完全相符,遂禀报皇上。皇上传旨宣黄水客进宫觐见。
黄世享为庶民百姓,未有花翎顶戴哪敢觐见,于是跪在宫外不敢入宫。皇上想想也是,便亲自去门外看一下这个水客,一见便说:“你有多少木料,有何标记?”黄世享所答正确无误。皇上暗自高兴,眼前这人可帮了朝廷大忙,解决了木料紧缺难题,于是又对黄水客说:“你老兄架子真大,还要我亲自出来接你不成?”
这时的黄世享,旋即跪在地上三叩九拜说:“启秉皇上,君无戏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就这样皇上无意中与水客结拜了“兄弟”。皇上见其聪明,便留住半个多月,且隔三差五与水客见面。
黄世享总算度日如年地在朝廷捱过了半个月。临行前,他再一次去觐见皇上,皇上说:“既然是皇兄,你要些什么东西尽管开口。”黄世享忙跪地谢恩:“启秉万岁,奴才什么都不要。委官,力不胜任;给银,我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回家,我们这些后到的客家人受本地人的欺侮,归不得家了。”说着竟然潸然泪下。
皇上听后龙颜大怒:“这还了得,朕的子民一样看待,有什么先到后到,中国的任何地方都是朕的天下。你回去,我赐你一个‘归得乡’,凡是奉新上富中街以上全部由客家人所有,山里客属从此就叫客家人”。皇上转而一想,黄世享这么厚道仁德,何不将“得”字改为“德”字,同音不同字,更能体现客家人厚道有德。于是,皇帝取来文房四宝,亲笔御书“归德乡”三字赐与黄世享。同时赐黄马褂一件、龙头竹杖一支,并说:“你回去,上打贪官污吏,下打不法之徒,哪有不平哪有你。”
就这样,黄世享带着御赐“归德乡”匾额、龙头竹杖,穿着黄马褂衣锦还乡了。回到家乡后,黄世享四处宣传,客家有识之士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相互通联。经过多年的联合筹备最终成立了打破地域界限的“归德乡”。
这个故事情节生动,结构完整,显然经过了文人的加工整理,作为一个故事,仅作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无不可之处,然若作为归德乡得名缘由的史实来看待,则大谬不然也。


归德乡循陆甲漕仓嘉庆丁丑岁冬月吉立
清乾隆版《奉新县志》卷11艺文·公移收录了《添立归德乡原委》一文,文章保存了客家棚民上呈给县衙的请示原文和各级官员关于添立归德乡一事的全部批复。奉新县客家棚民王、刘、徐、邱、张、温、谢、曾、胡、钟等姓氏联名上呈给县衙的请示原文是:
“蚁等投治南郡奉新垦荒种田,迄今二十余载,买田置产,条漕计至数百有奇,田宅、庐墓、住址悉有确据,结婚联戚无殊桑梓,秋蒸冬祀等若故乡。无奈奉邑从前例不收异入甲,以致随乡散立花户,附于土著册内供输。雍正九年,虽蒙示谕,接准部覆‘凡有棚民州县住居二十年以上,查有坟墓、田粮、住址,果有确据者,即准入籍,报童与试,按数酌取’之文,跪读之下,不胜欣幸。但恐先后不齐,未敢混禀。越今又是五载,不惟生齿日繁,抑且习读愈多,有志子弟群起观光之念,筹思正与定例相符,惟是人以籍据,籍以粮凭,致旧十月,先将置有应纳银米集议,遵照部限取名‘归德’一图分册完纳,已蒙县主批准在案。无奈原立户名杂于土著册内,非宪饬查详造,匪独不能遵奉部宪明文,仍佥粮多之户为滚首,以专责成完欠,散漫无稽,即欲援例造缴丁口、住居、庐墓、粮册,以基日后观光,必致又起土著更张版籍之异论也。奇幸宪天大老爷抚镇西江,合省共沐洪慈,四隅咸称生佛,俯怜蚁等虽是异域分疆,俱本朝廷版图赤子,万国九州尽归一统。捨念邻邑宁、武均得援例准立,奉地亦是王土,岂令独遗恩饬?查造以弘恩例,不但银粮得以划一,输将、住居、庐墓、丁口、粮册得以援例造报,寸进有基,即土著亦不敢别生阻挠之弊矣。广恩普例,千秋拜德,万世感恩,激切上禀!”
此后,奉新县知县赵知希将客家棚民联名上呈的请示转呈南昌府,南昌府同知高以静又将其转呈江西省布政使司,江西省布政使司布政使刁承祖复将其转呈江西省巡抚。
雍正十三年三月初六日,江西省巡抚常安的批示是:“仰布政司查议报等因,行司仰府转饬到县,奉此。”
雍正十三年四月初三日,江西省布政使司将江西巡抚常安的批示转饬南昌府、奉新县执行,原文是:
“奉院批如详,转饬遵照,另编图甲,按户催输。俟该棚民子弟应试之时,该府县查取的实年貌及互保各结,造册申报,毋许勾引外籍冒滥混入,致千严究缴册存。”
根据以上史实,奉新县将客家棚民单独设立归德乡的时间雍正十三年四月初三日,而传说中的水客黄世享木材被冲到南京,被朝迁征用修造皇宫的说法应该是明成祖朱棣及以前的皇帝,因为明朝在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迁都北京,史称“永乐迁都”。此后南京作为“留都”,虽设有南京六部等机构,但此时南京并非首都,且无皇帝常住。传说称木料被朝廷征用修造皇宫,并受到皇帝召见的说法,显然系人们主观想像,并无任何史实依据。
不过传说总归是有所依据的,并非完全空穴来风。我们最近在澡下镇青潭村下保王氏的清嘉庆四年(1799)三槐堂活字本的《王氏宗谱》中找到了这一故事的原型,族谱中收录了一篇《王志万先生传》云:
公讳世享,字志万,号游门,同兄世远、弟世亮、世英由赣州瑞金游于新吴之清潭、观下,见其山水明秀,心甚爱之,爰于康熙辛卯岁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卜于清潭之下保居焉。而伯兄世远、叔弟世亮、季弟世英分居于观下。
比时吾邑中上下只有十二乡,凡棚民入籍与考,多有难色。公清夜自思,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呈请入籍,亦圣朝所乐闻之事。乃于雍正十三年相商族党,将祖父图都、籍贯及现在所置田地山塘,一一造具清册,赴县恳请颁恩,添设一乡名为“归德”。蒙先任令尹赵汇册转详各宪,俱已批准在案,厥后子孙与同乡诸士得以享此安土乐敦之况者,尽属公一人之力也。
公生平抱负不凡,博通今古,窃下常以榜甲自期,以光先世,奈艰于不遇,乃怡情山水,诗酒自娱,不以利禄营其心,事父母极愉顺,处昆弟相友爱,排难解纷,广积阴德,一乡竞赖之。凡支下子侄概不许入公门,冀以清白传家,至今子侄云礽,不惧刑宪者,又皆公之德也。
公于乾隆二十九年,我皇上巡幸江南,闻之喜而不寐,谓人曰:“吾未能早瞻帝阙,今得亲睹天颜,稍慰寒氊之志。”即买舟而下,扶杖接驾。奉旨钦授登仕郎,兼赐布棉粟帛,养老荣身。噫!此盛典也,而公晚年遇之,非公之福欤?
公享春秋九十有一,德配钟孺人,生子三,长孟芳,次仲芳,幼季芳;孙十五,长廷望,补弟子员,后举乡进士;次廷桂、廷松、廷能、廷球、廷珍、廷献、廷谟、廷元、廷玉、廷相、廷彩、廷彦、廷才,均称孝友;曾孙廿八,元孙十六,元元孙二,五世一堂,于斯为盛矣!倘非天地休嘉之气所钟,曷克臻此?
予姑撮其大略,以光家乘于不朽云。
皇清嘉庆三年岁次己未十一月之吉
戊午科举人、候选知县、年家姻再侄赵汝周顿首拜撰
由上文可知:黄世享其人是真实存在的,本名王世享,因奉新方言“黄王”不分,故“三横王”误作“共由黄”;又因石溪黄氏是当地世家大族,曾广福先生有此之误就不难理解了。从传记中可知,王世享,字志万,号游门,本是赣州瑞金人。因与长兄世远和三弟世亮、四弟世英游于奉新县新安乡(今澡下镇)的清潭、观下,见此地“山水明秀,心甚爱之”,乃于康熙辛卯年(1711),世享卜居于清潭下保,世远、世亮、世英分居于观下。
至雍正十三年(1735),王世享从赣州瑞金迁居奉新县新安乡清潭下保已经整整24年,但由于“奉邑从前例不收异入甲,以致随乡散立花户,附于土著册内供输”,又由于客家棚民“有应试习读子弟百有余名,但从前未经呈请入籍,概未应试”,正是由于上交赋税和子弟应试这两件事受到奉新县衙政策的限制和土著的歧视,所以王世享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由,向县衙呈请入籍,恳请增设归德乡,此项史实在《添立归德乡原委》一文中已得到充分印证,可见文中所列首倡之“棚民王氏”,便是新安乡(今澡下镇)清潭的王世享,故传记中把添设归德乡的功劳归之于王世享是有其道理的。
再考王世享亲见乾隆皇帝一事。传记中说王世享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乾隆皇帝巡幸江南时曾“扶杖接驾,奉旨钦授登仕郎,兼赐布棉粟帛,养老荣身”。据史籍记载,乾隆一生曾于十六年(1751)、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六下江南,每次南巡都要到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六次都到了浙江嘉兴府的烟雨楼游览并题诗。
传记称王世享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扶杖接驾”,他见乾隆的时间恐怕是乾隆三十年(1765)四下江南,时间相差一年,传记由赵汝周作于33年之后,时间误差一年抑或有之;王世享“扶杖接驾”的地点绝不可能是江西,因为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并无到过江西的记录,王世享既然是“买舟而下”,他极可能是从潦河乘船经鄱阳湖入长江,再顺流而下,由此可见,他见乾隆皇帝的地点极有可能是江宁府(今南京市),这与传说在南京被皇帝称为“老兄”的说法暗合。
上文已经证实归德乡添立于雍正十三年(1735),王世享见乾隆帝的时间是乾隆三十年(1765),时间相隔30年,可见归德乡的得名与本次“亲睹天颜”并无任何关系。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