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说说奉新一地的城隍庙和真君殿,几许神秘,几多感叹...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说说奉新一地的城隍庙和真君殿,几许神秘,几多感叹...
转载
徐璐于 2023/06/08 08:49: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66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说说奉新一地的城隍庙和真君殿,几许神秘,几多感叹...
显示
樊明芳老师编著的《罗市文史钩沉》一书,在序言中就罗坊镇历史上设立城隍庙的原因有非常清楚的介绍:罗坊镇是当时奉新县除县城外最大的一座城镇,因为是城镇,所以清代这里设有城隍庙。严晖吉《罗坊城隍庙记》(奉新县志.同治版卷四第六十二页)文章中记述了罗坊设立城隍庙的原因:“康熙十四年春,新昌土匪与义宁、靖安诸匪合掠进、奉两乡,焚劫无虚日,贼欲由罗镇以薄县城。竹溪诸生罗光亨等以罗镇为其祖祠所在,扼贼要害,与本镇衿士不敢近,卒未能东下。适观察李公奉檄调兵,督同邑候董君进剿,贼遂平。此则一方保障之明验也。”清乾隆乙亥年(1755),经前后两任知县督饬,由进城(今罗市)、奉化(今上富)两乡出资,共同在罗坊新建了一座城隍庙,由于总庙设在县城,所以罗坊的城隍庙又被称为“城隍行祠”。樊明芳老师以上提供的史料,是目前对罗坊城隍庙的来龙去脉最完整的佐证。
罗坊的城隍庙和真君殿(又称万寿行宫)位于下街头的潦河北岸,一庙一殿相距约二百米。城隍庙已不复存在,真君殿也断壁残垣。从罗坊历史上的地形图上来看,只标注了“城隍庙”和“万寿宫”。这“万寿宫”其实就是人们所说的“真君殿”。
前不久,笔者找到已九十高龄涂益钦老人。老人头脑敏捷,谈吐不俗。他见证了解放前后城隍庙和真君殿的兴衰。在他的回忆中,这一庙一殿还真有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话分两头,先说城隍庙。城隍庙属清代砖瓦结构建筑,采取的是“三进院落”佈局。庙前潦水向东,对面潭山夕照,庙门前有一块若大的空地,地中央设有戏台,庙边有一六角亭和一排简易店铺,两只石狮雄居庙门左右,好不威风。对于罗坊这座历史悠久的城隍庙供奉的是那位先贤?众说不一,无法确准。
笔者采访九旬老人涂益钦涂益钦老人告知,解放前庙里住着一批乞丐,领头的叫“温老大”。凡外地来罗坊讨饭的乞丐必须先到城隍庙里朝拜“温老大”后才能去讨乞,多的时候五、六十人,逐步形成远近闻名的丐帮势力,就连当地有名的“同善社”也要让着丐帮几分。城隍庙毁于解放前,是因乞丐失火造成的,当时烧的只剩下了四周的残墙。不久,罗坊镇公所拆除砖石,在罗坊街上建了一所小学。1939年3月,奉新沦陷后,常有难民在此躲避。如今城隍庙已繁华不再,对它历史过往有所了解的人,在罗坊也屈指可数。城隍庙在人们心中只留下一个记忆,像流星一般划过夜空,永远消失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
再说真君殿。有记载真君殿重修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传当地一严姓财主因业大家盈,想到做些善事,便捐俸将真君殿的规模扩建。门前修一阁亭,亭边竖一石碑。碑文记载着真君殿的始建时间和历史过往,传这块石碑至今仍在民间收藏。又把原有的戏台进行了粉彩装饰,殿前精雕双狮镇煞,重塑了一个高大的许逊真君像立于神龛,从此真君殿焕然一新。人们为求风调雨顺,避洪水泛滥,常到真君殿烧香叩拜。最热闹的日子是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小摊云集,叫卖声声,这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连续唱三天的社区,呈一片繁荣景像。真君殿也是三重进砖瓦结构。涂益钦老人回忆,第一重是“万寿行宫”、第二重是“文昌宫”、第三重是“同善社”。“同善社”亦称“觉悟社”、“中和道”等,由清代青莲教衍变而来,也是民国年间会道门之一。其宣扬儒释道“三教合一”,民国年间在全国流传较广,影响甚大。当年“同善社”在真君殿第三重“办公”,由县城一位廖姓负责。对于这个“社”当时干了些什么事,又是何时被取缔的,这事时过境迁,已无人知晓。采访退休教师李家遂时,他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说真君殿边上还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庙,特别灵验。解放前,当地有一屠夫从外地贩五头猪从土地庙经过,赶着赶着猪就不见了。大白天几头猪在眼底下消失,人们总觉得这事有些邪乎,就围着土地庙寻找,可许久也没找到,就像人间蒸发一样。这时,有人想到问一下土地神。屠夫急忙装香叩拜,燃放鞭炮,不料烟雾一散,只见五头猪就在土地庙前的草众里卧着……这件事真实地存在,屠夫的后人现在谈起此事,也不解其因。但神要捉弄人,一定有他的缘由。神事精妙,凡人不可思议。位于真君殿大门前的戏台大约五十年中期由当地政府组织木匠整体拆迁至罗坊的“大和场”重组,结果闹出了一个至今都让人捧腹的笑话。戏台是由立柱、横梁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几乎没有利用一根铁钉。据说拆迁时仅木榫就半箩筐,不料木匠师傅在重组时,再怎样拼架结构,最后还是剩下三个榫卯没有用上,让木匠师傅个个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尴尬之极。这不得不说古代建筑技术高超,拆除容易,复原何其之难。真君殿在土改时分配给下街头的余定佐、龚乃禄等家庭居住,至七十年代中期农户逐渐搬出。真君殿从此无人居住,不但绝了人间炊烟,也断了虔诚朝拜的香火。八十年代后期我曾多次来到真君殿寻找岁月留下的迹痕,可惜的是皆因历史的更迭和沧桑的洗礼,真君殿几乎是残墙断壁,瓦砾遍地,藤蔓垂延,满目疮痍。罗坊历史上一庙一殿往日的灵气和兴盛如潦水融入大海一去不回,留给世人的只有几许神秘,几许感叹……城隍庙和真君殿边新修的河堤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