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罗坊巴源的“三叉岭” ,原来有一所红军医院...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罗坊巴源的“三叉岭” ,原来有一所红军医院...

转载 徐璐2023/07/19 09:02:4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47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罗坊巴源的“三叉岭”

 有一所红军医院

甘道友




八十年代未期,我在罗坊巴源村蹲点的时候,就听说该村所辖的“三叉岭”曾经有一所红军医院。那时候,由于社会的红色氛围还不够浓厚,故没有去寻访这所红军医院的遗址,没有去挖掘历史过往中那些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时隔四十多年后,我终于完成了这一愿望。

        
前不久,我骑上摩托车,迎着薄露的晨曦,来到巴源村的榨下村小组,在村护林员李水睦的向导下,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三叉岭”前行。“三叉岭”是巴源村最高的山峰,右与罗坊河南的南源山峰相邻,左与高安华林山脉相依。李水睦告知我,我俩脚下的这条路原来都是石阶,高低不平,行走十分艰难。

护林员李水睦是我寻访红军医院的向导。
前几年,有农户为了运输毛竹和木料方便,用挖机改造了这条山路,直接可以到红军医院的遗址,但路依然陡峭,两边树木茂密,初阳从树缝照射下来,形成一道道光束,在这幽深的大山中却另有一番景象。山上温差有别,停下脚步身上会有几分凉意,还偶尔看到飞斑走免出没。

当年陡峭的山路。

行程约4华里,来到红军医院遗址。这里是一块被平整过的开阔地,四周權木参天,毛竹林立,遗址被厚厚的杂草、蔓藤覆盖,找不到了任何遗物。李水睦告诉我,红军医院是一幢土砖屋,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早已坍塌,农户修路时,又把地面夷为了平地,只乘下了一段墙基清晰可见。

李水睦手指处就是红军医院的遗址。

 我去年在采写老革命田寿修的革命斗争故事时,巴源村黄家场村小组的一位老者对我说:他小时候常看见田寿修、李拥栏等人去“三叉岭”,后来才知道那里有一所临时的“红军医院”。李水睦这时也回忆说:李拥栏是我的叔父。父亲生前就讲过,红军医院的主人也是弟弟李拥栏的朋友,同时参加革命,是罗坊的赤卫军队员。正因为年青人志同道合,有理想和抱负,有追求和信仰,这所红军医院才能秘密存在,不被敌人发现,为部分红军伤员提供了医疗、养伤的场所和条件。

笔者在当地采访一些老人得知,当年红军在高安华林与国民党打了一仗,受伤的红军由罗坊的田寿修、李拥栏、周思崇等地下赤卫军用竹床作担架,翻山越岭抬到“三叉岭”红军医院治疗。红军战士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伤愈后又继续投入革命斗争。李水睦的父亲生前对他曾说过,红军医院的伤员和医务人员以及田寿修、李拥栏等赤卫军人员,是在一个深夜全部撤走的,走的无声无息。国民党的兵曾进山搜查,结果毫无收获,红军医院只残存一些杂物,墙上留下了“消灭国民党”、“红军万岁”的红色标语。

 解放后,老革命田寿修曾多次回到家乡罗坊巴源村,到榨下去看望李拥栏的家人,他来到“三叉岭”的山路口,回忆当年红军医院那段艰苦卓越的历史,神情凝重,伫立良久,心中寄托着对战友的深切怀念。
         
“三叉岭”这所红军医院的红色历史,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留给后人的只有不懈的追寻和无限的思念。离开红军医院遗址沿路下山时,我寻思着,当年那些有坚定信仰的年青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是何等地让人敬畏和崇拜,那种执著的精神就是民族气概的凝聚,那些于生死不顾的意志彰显出英雄们的大义凛然。他们的身躯早已化作春泥融入祖国的大地,滋养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他们是祖国的骄傲,人民的功臣,历史不但不能忘记,更因秉承延续好红色基因,后人要坚守初心不变,勇于使命担当。青山绿水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红军医院就像“三叉岭”一样巍峨耸立,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一块丰碑,熠熠生辉,光耀苍穹!

仅存的一处石砌墙基。



甘道友

奉新罗市人,县财政局退休干部。曾聘为《中国企业家报》、《法制周报》多家报刊记者。有《那远去的日子》、《长城能推倒吗》、《活在当下》、《尽在语中》、《酒啊,酒》、《广阔天地绽芳华》专著出版。系中国新文学转型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故事协会会员,宜春作家协会会员。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