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雨后阳光!七十年前,发生在奉新九云岭山下的悲伤故事...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雨后阳光!七十年前,发生在奉新九云岭山下的悲伤故事...

转载 徐璐2023/08/01 08:42:1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57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拨开乌云见太阳


1952年3月初的一天清晨,奉新县上富镇以西某山区,乍冷还寒,天空中弥漫着丝丝白云,待到早上7点过后,雾色完全散去,天空碧蓝如洗,万里无云,阳光灿烂,大地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在翠绿的山峦衬映下,景色显得格外美丽,人们如身居世外桃源、蓬莱仙境。土改后分到了田、山的百姓们,大多数人天刚亮就起床了,鸟鴙互唱,鸡犬相闻,一派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山民企盼自有田、山,衣食无忧的事,解放后做到了。他们均卯足了劲,发誓要在自家的田、山上大干一场,个个兴高采烈,人人喜气洋洋。可是,在九云岭山下小街住的一户人家却愁眉苦脸,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唉!说来十分悲催……

吴祥(化名),生的伟岸标致,略通文墨,壮实孔武,年方30岁左右,上有一老母亲,娶一个甘坊籍有几分姿色的贤惠妻子,膝下有二小孩,是个儿女双全人人羡慕的好家庭。可是,他在前天上午去到,刚分到不久的自家山上砍柴,因爬上大树砍枯枝时,突然失足,身体倒挂,茫茫林海渺无人烟,任凭他哀嚎呼救也徒劳。当天中午,妻子见他上山砍柴、下午2点了还不回家吃饭,料知不妙,急忙唤上乡亲们一起上山去找,待到他们辛辛苦苦在一个偏僻的大树丛搜寻找到时,男子已气绝身亡……

这一不幸遭遇,如晴天霹雳,一下把他妻子击倒,她悲痛地伏尸大声恸哭,哀嚎悲声盈天。天降横祸,丈夫死去,似天塌下来了,一老二幼,加上自己,四口之家,该怎么活下去?

吴祥,平日为人谦恭,善良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睦邻乡里,他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令人悲痛,同去的人也纷纷落泪……

吴祥的小脚母亲,在20多年前丈夫死后,拉扯独儿长大,省吃俭用让他曾读过半年私墊,到了婚龄,又为他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一个寡妇心中有多少辛酸血泪,又有谁能知道?老人如今70多岁了,年老体弱多病,走路柱棍轻移,闻此噩耗,似受到拦腰一击,不禁涕泗横流,伤心不已。她一夜静坐不睡,怔怔地面对墙壁发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俗,"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信念就如一个吹了几十年的大气球,"膨"地一声破灭了;次日黎明前,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未醒时,她上吊自杀追儿而去……

一对幼小(三岁)(六岁),懵懵懂懂,不谙世事,浑然不知失慈和失怙之痛,他们还天真的认为:"婆婆是去了做客,爸爸则是去了很远的地方……

好端端的一个幸福之家瞬间破碎,遭此大难,这放在任何人身上也受不了。

次年(1953年),一个秋末的一天下午,萧瑟无生气的中街某屋内,传来一阵压低了嗓子的声音:"嫂子!嫂子!听我一句劝,俗话说,亲子当不得假丈夫,你还正年轻呢!才24岁,我介绍的男方年轻,又是个老实人……能干,嫁过去,他一切会听你的呐"!一位能说会道的中年女人找上门对寡居女子悄悄说。

初时决意不再婚的女子,几度骂跑媒人,一年多来,虽然乡亲们在农忙季节时会来帮忙耕耙和收割,山上木竹也由他们打理,但这些人也有自己家的事,这不是长久之计;2个儿女又小,做什么事都受他们拖累,加上自己做劳动事又差劲……唉!"家无男人百事衰",命不好就答应吧!媒人一直劝说道。

该女子思虑再三,遂咬牙应允媒人之言,决定改嫁!

"打铁趁热"的七里乡男方,第二天上午8点前,就吹吹打打,翻山越岭,浩浩荡荡来了20多个人接她。在其欲锁家门牵着一对儿女上路时,媒婆忽地窜至她面前说:"不能带小孩,去了那里你要再生过的"。"那不行,放在家里会饿死的,我不同意"!女子牵着儿女坚决不放手,僵持间,俩个小孩露出惊恐的神色,他们似乎一下突然懂事了,4岁的儿子和7岁的女儿依偎地搂住母亲的腰,眼中露出惊恐的目光,他们知道,这是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全街和附近乡亲们上百人迅速围拢上来,有几个远房亲戚近前,爱怜地用手摩娑着随母远嫁的小孩。"你儿女有堂大伯大妈等人照应,你不用烦恼!"媒婆凭三寸不烂之舌劝着女子,只见她斜眼一示意,吹打骤然地响起来了催女子上路,媒婆趋步上前掰开了俩小孩的手,改嫁女子无奈和悲伤地哭着动身……

这时,令人潸然泪下的一幕出现了,才4岁的吴姓儿子颤颤巍巍地和7岁姐姐急步走近娘身边,二人各抱一腿,撕心裂肺地哭着喊着不让她迈步。"妈妈呀!你不能丢下我们二个,到了那里叫我做什哩都会做的……"姐姐嘶哑地哭喊、弟弟无助地悲鸣着,豆大的泪水如断线珍珠,眼睛也哭的红肿。催人泪下的场景,使在场的男女们大都背过身去偷偷抹泪,连来接女子的对方吹打客都忍不住红了双眼。

唉!人世间能有多少生离死别的悲剧出现,又能有多少的血肉分离瞬间?他们娘仨就像两块长在一起的肉,被人活活地撕开……

从客观实际出发,实在没法的娘还是松开了俩姐弟的手,一步三回头地哭着向前走去。

俩小孩的远房亲人们噙着满眼泪水,疾速地跃出人群,纷纷上前抱着哭得几乎昏厥的姐弟。

堂大伯,一个有担当的中年汉子,对俩个孩子斩钉截铁地说:"今后你们不用愁,一切有大伯!"

东北吉林人,南下干部,时下区长郭汉文,闻此事,在办公桌上大掌一拍:"现在是共产党领导,决不会让孩子们孤苦无依的……"

于是,堂大伯一家和亲戚及乡亲们负责照顾姐弟的日常生活和起居。经济费用全由国家包揽,到了上学年龄,一个都不落下免费就学、读书。他们走过农业初、高级合作社,走过区乡、人民公社,沐浴着共产党的阳光雨露,不负亲人和乡亲们的期盼,均健康茁壮成长。弟弟读书有天分,后来考取高安师范学校,毕业后报答家乡、回故里教书。姐姐20岁时嫁一高安姓李的铁匠。

母亲在改嫁后生有三女,1984年5月,她病重弥留之际,寄口信要他们姐弟去见最后一面。此时,有多人对姐弟俩说:"按本地习俗,“改嫁不是母、过继非为儿,可以不去的"!但他们还是想着生养之恩,去拜见了母亲。

如今,姐弟俩均是儿孙满堂,退休后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此拙文资料来源于:原供销合作社老职工陈瑞伟、赵隆瑞。在此,向他们及后人表示深深的谢意!


    吴庆根/文

作者简介

吴庆根,男,生于1957年10月23日。初中文化,1976年5月15日参加工作。先后任罗坊供销社营业员、部门负责人、经理(法人代表),澡溪、宋埠供销社主任(法人代表)。1985年2月2日,奉新县政府调其往深圳西新联合贸易公司工作。1988年获奉新县书法比赛"优秀奖"。次年转为奉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书法协会会员。1990年,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宜春分校"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