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辛酸的记忆!那一年,奉新三个生产队闹粮荒...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辛酸的记忆!那一年,奉新三个生产队闹粮荒...
转载
方璜于 2023/08/24 09:03:3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69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970年3月1日,天色昏暗、乍冷还寒。我家下放地奉新县罗坊(今改罗市镇)公社五星(今港下村)大队孔源生产队陷入分粮窘境,生产队仅分稻谷50斤至我家,(除开混糠,约35斤大米)一家八口要吃半个月之久。那时,我13岁,因父亲是"现行反革命分子",被队上禁止读书(四类分子子女),跟妇女们共同劳动和放了一头牛,食量基本跟大人无异。
好在当时这是局部出现问题,加上开春下田还早,社员们都闲着在家无事,吃少些也还过得去,开初,一些老人戏谑地说:"饭是养肠,不是筑(土)墙,吃少些对身体还好"!仅三四天后,此话遭打脸,人们渐渐觉得饿的难受,"这样下去吃不住"!纷纷去找亲朋好友借粮度过饥荒。我想,世上任何事物也许都是有个定数的吧!"天不灭曹"的是当年的树菜(芥菜)长的特别旺盛。我家初时每天吃2餐芥菜和米粥也对付得过去。这些,栽菜的人初时无论怎样也想不到不经意所为,成了解决粮荒的举措。但遗憾的是芥菜越摘越少以至连兜拔起啃食茎骨。芥菜熬粥,带来的是汤水如镜、光可鉴人,喝粥如同喝米汤。我当时由于正长身体,长期这样就吃不消了,晚上常饿醒,胃里十分难受,嘴里呕出苦极了的黄水。母亲见我一副消瘦的样子心疼难受,慈爱地安慰我说:"这一切是暂时的……"
一时孔源村三个生产队(加上东屋、长坑),很少见人活动,连平日狂吠的恶狗也灰溜溜的不见了,蜷伏在屋的角落,各家养的猪习惯了主食草料倒变化不大,禽类因无谷粒和米汤拌糠食用,也变的无精打采。全村死气沉沉的。社员们应对饥饿的办法普遍是大白天睡觉,每日2餐,甚至一餐,尽量减少力气消耗活动,我们这些小孩,个个耷拉着脑袋,少言寡语的,好象一下子长大懂事了,我平生第一次领受了"饿法难当"的痛苦。我有一次去罗坊(市)街有事,在姑姑家巧遇表哥徐衍柏回家探亲,兄弟相见,非常愉悦,特重亲情的他,问这问那,互动中,他听说我家粮食奇缺的窘事,二话不说连忙从口袋中拿出5斤面值的全国粮票送给我,深情厚意,终生难忘。姑姑家小孩也多,又是吃商品粮,定量低,在当时的粮食问题上也好不到那里去,但她倾家中能充饥的物资所有(比如蕃薯、芋头、马龄薯等)全力帮我家度过缺粮难关。显然,"打铁还需自身硬",亲戚朋友的支援也是有限度的,关健要自己有粮食延续能力。那时兴起小苗带土移栽,3月10日后,队上开始修理几间烘房准备育苗用,这时,缺粮的弊端一下子显示出来了,参加劳动的社员们由于饿,干活时浑身无力,过去一天能完成的事,现在连一半都不到,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3月13日,长坑、东屋、孔源生产队革委主任(原五美大队长,合并五星大队后称呼)钟X德(仰山乡苟湾人),土改"农会主席"出身的他,时刻为社员群众利益着想,为即将开始的春耕生产忧心。当日上午饭后,他忙率领几个生产队干部、去找大队领导申请粮食支援。闻说孔源三个队280多人闹粮荒,这些领导们惊讶不已!感同身受,纷纷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同情,"连饭都吃不饱,怎么有力气去劳动"!谈到支援粮食,他们均无奈地表示爱莫能助,"各队粮食没有富余"!但非常可贵的是他们派出了一主要领导代表大队革委会、陪同各位前往公社反映面临的粮食险境,要求返供公粮救急。当时正是"文革"动乱如火如荼岁月,到处停工罢职,机关瘫痪,东方红(罗坊)公社革命委员会只有几位原党委领导在家,他们闻听此事后极为重视、震惊!严肃地说:"这是怎么搞的?竟会发生这样的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土改老干部们不改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耐心地听完来人诉说后,纷纷劝说他们暂时回去等候通知,他们对此事决不会坐视不管……孔源村,是罗坊(市)公社的产粮区之一,也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田多人少,没发生过缺粮问题(1975年迁入浙江新昌移民浙新队)。当时公社革委派出干部在孔源三个队蹲点,为完成上级的征购任务,过头征收了三个队的余粮。他(她)们频频向队长们讲着大道理,"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支援社会主义国家反帝反修"(阿尔巴尼亚、越南……)等等,加上当时"文革"动乱的政治环境,谁敢说个"不"字?再则栽矮杆品种,蹲点干部强行搞"一刀切",连一些山高水冷的田(约占总田亩的五分之一)也是栽了。队上干部们也知道这样不尊重客观规律的瞎指挥、将会减产一半,但仍不要紧,曾乐观地估计凭这些田的收成,社员们完全可以不愁粮食接上"双抢"新米食用。于是,就卖出大部份余粮当政治任务来完成了。那知"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晚稻灌浆的关健几天,突遇气温下降,本就是冷水田的禾苗雪上加霜,粮食大面积减产,我们小孩割禾时,一手能握5,60兜水稻(一般3一4棵),减产数可想而知。"快来人呀!快来人,我家韩X德饿的难受,去了山上吊颈(上吊自杀)……"3月14日上午,凄惨沙哑的哭叫声忽地传遍有200多人集居的孔源村。"韩X德不见了,八成是想不开去了寻短见,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帮忙去寻找吧"!队上干部面露难色、说话声音没有中气。都是乡里乡亲的,没法,大家纷纷踉跄出门,无力地……孔源村地处北岭庙前约2华里,东面是来毛、冷水井、塅里、兰田,北为仰山横北岭,西靠鸡公岭、上富,南是广场队(即狗勒崩下)、马路口、冶城等。它四面环山,森林密布,去寻找一个人好比大海捞针,尤其是众人都饿的有气无力……分成多个寻人小组后各位按指定地点蠕动。唉!为难了大家,遇到这样的事真是没法……就在人人咬紧牙关努力搜寻时,"找到了!找到了!大家回去……"原来韩X德老伯在屋后稻草堆下睡觉呢!可怜的他将不多的粮食省给了尚小的过继儿吃,自己却几餐靠水充饥(韩X德,男,澡溪乡官坳村人)。3月15日上午7点左右,朝霞万朵、春光明媚。人们摸着洁净的米缸,心情复杂地远眺着天空,揣度即将断粮后的艰难和不幸。突然,从队上传来天大喜讯,"全体社员马上去罗坊(市)粮站运返供粮……"队长笑逐颜开地大声叫开了。蔫头蔫脑的社员们立即强打起精神……如饿死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也影响不好,相关人员轻则撤职查办,重则判刑坐牢。东方红(罗坊)公社原党委书记宋孝坚、副书记余扬龙、组织委员胡宜荣等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心为民办好事,急群众所急,救灾如救火,防范于未燃,他们工作作风雷励风行,迅即调查核实后,连夜召开会议形成决定。鉴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次日一早即派专人呈送请示报告去县有关单位和部门,报请供应孔源三个生产队返销粮;嗣后,对造成这场虚惊事故的有关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我们的今天……"社员们欢欣鼓舞地交谈着,愉快地投入到即将展开的春耕农忙生产中去……吴庆根,男,生于1957年10月23日。初中文化,1976年5月15日参加工作。先后任罗坊供销社营业员、部门负责人、经理(法人代表),澡溪、宋埠供销社主任(法人代表)。1985年2月2日,奉新县政府调其往深圳西新联合贸易公司工作。1988年获奉新县书法比赛"优秀奖"。次年转为奉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书法协会会员。1990年,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宜春分校"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