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1975年3月下旬,因上级有知青下放政策:"家有二人下放对象者,其中一人可照顾至东风垦殖场"。姐姐严士爱下放至罗坊公社五七林场,严士建则下放至国营东风垦殖场罗塘分场。
报到那天,从县城下车后,严士建挑着简单的行李,带上临动身时父亲给的2斤回饼,向目的地步行走去,约40来里的路程,人到饼也吃完了。
场部将他分配在新华大队青年队劳动。队长王晓春,(1977年高考被录取上大学,曾任江西省委党校马列研究室主任,宜春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全队男女青年队员56人。
那时下放东垦,虽然是与别的农村一样辛苦,但每月可以领取工资18元,这在当年普遍分值不高(如港下大队孔源生产队仅2角1分10分,也就是说正式男劳力每天有2角1分进账)的岁月,是个人人羡慕、极具吸引力的岗位。
刚20岁、能吃苦耐劳的他,身高1米73,体格健壮,容貌帅气。一对深邃有神的大眼,笔挺的鼻梁。被时下罗坊街坊背后戏称他为"阿尔巴尼亚″式的美男子。
1977年恢复高考,卧虎藏龙的青年队有10多人被录取大学、中专。队长也进高校深造,严士建由副转正,青年队尚有40多人,田地依旧,指标照原,副职迟迟不见配备,他身上担子更重了。
1978年春,上面提倡烘房育秧,搞小苗移栽。青年队里50多名男女青年(女性有30来人)、需要去建在离队很远的荒野、偏僻的烘房值班(为了方便取秧栽插,今宋埠牛厂邓家北面约3华里处),不时加柴、增温、烧火,以期秧苗在温暖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都是青年男女情感丰富,只好男女分开值班。当轮到女青年们时,虽是三人共同,但到个把星期后,均不愿前往,纷纷请求较熟的男青年代替。作为队长的严士建,为人善良、慷慨、仗义,凡有空缺均予替代。
长期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凡值了夜班的,第二天上午休息,如男青年去了值班,加上有人另行安排工作,重体力农田劳作,单靠2个指导生产的老农和女青年们是难以完成目标的。
对此,严士建头都大了,整日满脸愁容、心不在焉。于是找同队的罗坊街女知青温英(其弟温勇下放至罗坊(市)公社五七林场)详细了解情况后得知:"近5天来,当天刚亮时,北边对面山边约100来米远的田堘高处,时而出现几只灰色豺狗,虎视眈眈地朝烘房瞪着……"
女队员们均不敢去值班的症结找到了!青年队从此更改了值班时间,女队员在上半夜,男队员在下半夜(天亮时段),同时,配备梭标若干支,率2男队员去值班。
温英反映的情况是事实。天亮时确见几只灰色豺狗在那蹲着,挑衅的目光射来,令人害怕。但这吓不到严士建,他手持梭标,带着另二个男同伴,偷偷包围上去,大嚷"打豺狗"!"打豺狗……"一直猛冲而去。
勇敢的他们毫无惧意,连续奔跑追击一段路后,豺狗迅速狼狈地向山上马尾松林狂奔而逃……
自此,烘房值班顺利安宁。
当年春插结束后,严士建参加了在东垦总场召开的三级干部(总场、分场、队长)会和全省先进知青代表会。他信心十足、干劲大增,率领队员们战天斗地,争取更大成绩……
下放劳动以来,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插秧、双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克服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把青年队治理的井井有条,生产指标均超额完成。
在继续搞好工作的同时,他也面临一个巨大的个人生活考验,有多人曾劝导和提醒他:"家乡定亲,不如在青年队的理想女青年中择个对象"!
在当时,有若干个青年女队员向他暗送秋波。可严士建队长,不为所动,执着地坚守家乡订婚对象,这得需要多么崇高、多么优秀的思想品质。
环境造就人。不怕你笑话,严既是队长,又是"妇女主任",大小事得管。比如:某女青年来月经了,不能出工,要写上请假条,"大姨妈来了"。初时他不懂是什么意思,有回竟天真地说"怎么我没见到你大姨妈"?此言一出,引起队员们一阵"轰"然而笑,甚至有人笑的直不起腰来。待到旁人向其耳语后,他睑色羞红、极不好意思地悻悻离开了此地。
罗塘分场青年队队员,大都是东垦各分场子弟,他们的父母均来自全国各省、市,语言五花八门,说话得用标准的普通话才可进行沟通。严士建开初说的是塑料普通话,人家一知半解。对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刻苦用功,矫正发音,找人辅导,终炼成可以轻松与队员互动了。
东垦总场党委书记吕承恩、场长胡训教,历来关心、爱护下放知青们。一看时机成熟,在场办各厂中开展优先录用下放知识青年为工人的举措。罗塘分场新华青年队队员们陆续奔赴新的工作岗位。队长严士建,当时上级领导欲调他往重要岗位工作,严见队内还有10多人滞留时,婉言加于拒绝,推荐他(她)人高就,自己坚持到最后。
1980年秋,严士建父严金美,从澡溪供销社退休,他顶职后,把在下放期间的优良传统带到了新的工作岗位,韧劲十足钻研业务,与人和睦、团结同事,曾任一官半职……
彼时祖国大地,从边陲山寨、北国南疆,到雪域高原、西部东海,都有"知青"们劳动的芳影。他们挥洒青春汗水、编织理想蓝图,高唱欢乐、低吞苦痛,滋养成熟、百炼成钢……
"什么是知青,他们是挑着简单行李上山下乡的年轻人。是一群小青年在还不太懂事时需要料理好在农村自身的一切。是一群小青年在还不懂怎样种田时,扛起了农具下田的人"。
"知青",是不可抺去的一个时代群体、记忆、丰碑……
"知青"一事,十天十夜也叙述不完。谨以此拙作,献给曾经下放农村劳动的广大知识青年们。
提供资料:严士建
整理:吴庆根
作者简介
吴庆根,男,生于1957年10月23日。初中文化,1976年5月15日参加工作。先后任罗坊供销社营业员、部门负责人、经理(法人代表),澡溪、宋埠供销社主任(法人代表)。1985年2月2日,奉新县政府调其往深圳西新联合贸易公司工作。1988年获奉新县书法比赛"优秀奖"。次年转为奉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书法协会会员。1990年,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宜春分校"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