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今天不睡觉,也要写写我的舅公舅婆...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今天不睡觉,也要写写我的舅公舅婆...

转载 方璜2024/03/13 08:58:5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83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我的舅公舅婆

我家有一对令人尊敬的长辈,他们是我的舅公舅婆,我很早就想为他们写点东西作为纪念,但总是被这样那样的琐事给耽误了,不过越是这样,舅公舅婆的形象就越在我脑海里翻腾,挥之不去,我想:今天就是再忙,那怕不睡觉也要为舅公舅婆写下些文字,以抚慰我不安的心灵。


我的舅公叫罗时林,舅婆叫彭乂远,中间那个字记不清了,他们是罗坊镇竹溪村村民,从血缘关系来说,他们并不是我家的血亲,但他们待人接物,真诚无私的高尚情怀,却又胜过了亲生骨肉,关于舅公舅婆和祖母,说来有一段往事佳话:


我的祖母罗时菊,出生在湖南衡阳,后来不知什么因缘巧合,嫁给了远在江西樟树的祖父,抗战期间躲鬼子,祖父祖母带领儿辈从樟树辗转逃到了罗坊,一度还逃到了蓝田山区,后来为谋生计,在罗坊镇上开了家杨庆仁药店。

蓝田赵家桥

祖父祖母为人诚恳善良,深谙和气生财的道理,每有顾客上门便递烟倒茶热情招待,这种热情好客的良好家风自然也传承到了子孙辈。


50年代的一天(这时祖父已去世),一对农民夫妇来药店买药,祖母父亲照例热情招待,并和他们聊些家常话,交谈中,男的告诉祖母,他叫罗时林,女的叫彭㐅远,是他妻子,祖母也告诉他,自己叫罗时菊。


这夫妇俩一听很高兴:老板娘,您也姓罗,而且也是时字辈,咱俩是一个辈分呢,又问了祖母年龄,得知祖母比他大,这对夫妇诚恳的说:老板娘,我们没有姐妹,要是您老不嫌弃,我们拜你做姐姐如何?


好哇!祖母看到这一对热情善良的夫妇,也非常高兴,就这样,祖母和时林夫妇结拜为姐弟妹,当即在家置酒招待,庆贺一番。


从此,祖母和这对夫妇以姐弟妹相称,父辈称他们舅父舅母,我们则称他们舅公舅婆。


舅公是那种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花白的短发,古铜色的皮肤,慈祥和善的脸庞,额头布满皱纹,眉宇间透着忠厚淳朴,布扣士林蓝衣黑裤。舅婆则剪着齐耳短发,皮肤白皙,脸上有少许细细的浅色雀斑,戴对金耳环,一身素淡洁净打扮。她娘家是罗坊冶城人,她属于旧时代那种典型的良家淑女,别看她是农村人,却非常的干净整洁,他们夫妇走出门,用当地人的话说:穿着虽然朴素,但齐齐整整,清清秀秀,根本不像作田人。他们夫妇非常恩爱,相敬如宾,总是形影不离的。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生肓,抱养了一个儿子,叫罗来鹏,乳名俊生。

冶城街道

舅公舅婆来我家时,总要给我们带些吃的东西,印象最深的是裏红豆沙的糯米饼,舅婆做的糯米饼好看又好吃。她用红豆沙拌糖做馅,做成后,用粽叶剪成豆腐块大小的叶片,垫在糯米饼底下,这样既不会粘锅,吃起来也干净,再用筷子在饼子中央点四点蛋红以示喜庆,然后蒸熟。舅婆做的饼,物如其人,清秀干净,更重要的是好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舅婆的糯米饼,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听大哥说,三年困难时期,舅公一家吃糠咽菜,却省下10斤大米来接济我们,父亲坚决不肯收,舅公找托辞说:我不是给你们的,我是给姐姐的,她六十岁的老人了,不能营养太差,再说我们乡下好办,田间地头随便种点什么,都有的吃,比你们的日子好过多了。父亲感动的说:这哪里是大米呀?分明是粒粒珍珠,是舅父舅母一片火热的心啊。


1963年生活有所好转,这一年舅公舅婆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记得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舅公舅婆来接我们,在我家吃了中饭后便开始出发,去的人有祖母母亲婶婶和我,到了竹溪舅公家,舅婆还特地打了一封大鞭炮,欢迎我们,舅公家里非常整洁,房子也不错,是那种高大气派的青砖古宅,有上厅下厅,上下厅之间有个四四方方的麻石板天井,进大门天井左边是厨房,右边是一个侧门通菜园子,上下厅东西两侧都是厢房。菜园里满园蔬菜,菜花瓜果飘香,引得蜜蜂蝴蝶飞来飞去,煞是好看。

咸丰八年孟彰公支下重修竹溪桥

这期间舅公舅婆又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姓温,小名梅,梅长大后和俊生结婚,做了俊生媳妇。


下放兰家时期,有一次,我受父母之命去竹溪看望舅公舅婆,那时,舅公被打成富农成分,扫地出屋被赶到一间简陋狭小的破房子里住,房虽简陋,但舅婆仍收拾得非常整洁。


见我来,他们非常高兴,吃饭时,舅公拿出刚酿好的米酒来招待我,那米酒清冽甘甜,如蜜一般,非常好喝,加上好饭菜,竟然醉了。不过当时毫无感觉,回家的路上,酒力发作,踩着高低不平的路面,两脚飘飘然便像踩着棉花絮一样,几乎摔倒。后来我告诉舅公,舅公笑着说:那酒是头一道,滴水未掺,入口味道好,后劲足着呢,你酒量还不错。以后不管喝什么名酒,我都觉得还不如舅公的米酒好喝,清冽飘香,甘甜如饴,不上头,后劲十足。喝后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看着舅公舅婆身体健康,我回来告诉爸妈,他们也放心了。


改革开放后,舅公摘掉了富农帽子又搬回了原屋,那时他们的一个孙子得了病,母亲和我去看望他们,给了他们一些钱,因原先也拿过几次,这次舅公舅婆坚决不收,总是说太不过意,母亲说在我们家饿饭的时候,你们从口边省下粮食来接济我们,你们的恩情永生难忘。如今你们有困难,我们能帮一些也是完全应该的,他们这才很不好意思地收下了。后来他们孙子在罗坊读初中时,母亲也总是弄一些好菜带给他,或邀他来家里吃饭。

竹溪罗氏宗祠

大约2000年左右,舅公因病逝世,享年80多岁,舅婆非常悲伤。平时还算健康的人,因悲伤过度,水米不沾,竟然在第二天也追随舅公飘然而去,这对同甘共苦历尽风霜雨雪的老夫妻,老前辈,真是不求同生求同死,双双离开了这个世界,让我辈见证了一段真实美丽的爱情佳话,令人唏嘘不已。


我们那时都在外省工作不能前往,大哥便代替我们兄弟姐妹前往悼念,大嫂则去帮助俊生夫妇主持办丧事酒礼。


听到噩耗,我们全家都非常悲痛,两位多么好的老人家,突然离我们而去了,他们带走了那个美好纯真的年代,留给我们的只是绵绵不断的追忆。


回顾我家与舅公家的交往,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事理:血缘关系虽然重要,但做人只要:诚意换真心,无血缘也亲。

作者简介:杨四保,1958年5月出生,奉新罗坊人。爱好文学,有作品见诸报刊、网络平台。现居珠海,系奉新县作家协会会员。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