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一袭白衣,一颗热心,一腔赤诚,一份医者情,一道风景线。在奉新县石溪管委会桐木村有这样一位村医,扎根大山、坚守“医”线,用专业技术和奉献精神为乡亲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被当地群众称为“活雷锋”。
“雷锋精神对我的影响很大,放到哪里哪里亮是我这辈子希望能做到的,更何况当好乡亲健康‘守门人’是我作为一名村医的本分。”胡依文的话语和他的为人一样朴实无华。
1999年,胡依文出生于奉新县赤田镇的一个小山村,2020年从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医学专业毕业后,来到石溪管委会桐木村做起了该村唯一的乡村医生。“从小看着医生治病救人很是崇拜,所以孩提时,我就立志做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一辈子守在农村、扎根基层,为乡亲们服务。”胡依文说。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行医治病这一行,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从踏进桐木村卫生室的大门起,胡依文就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坚守村医这个平凡的岗位,恪守“24小时上门出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从医以来,他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以医者仁心构筑起守护群众健康安全的坚固屏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
胡依文介绍,村医面对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嗷嗷待哺的婴儿,一年有多少天,工作就有多少天,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还是逢年过节,乡亲们的需求就是最高的指令,容不得半点耽搁。“我们到乡卫生院很远,离县城更是有六七十公里的路程,去看病很不方便,现在幸亏有小胡医生,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去找他。只要有空,他还经常上门问诊。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桐木村年过六旬的吴大爷感激地说道。
由于担心夜间有急诊,胡依文养成了一个习惯,睡觉时手机放在床头,只要稍有动静,就能立马醒来。
“我母亲吞咽困难,吃不下东西,小胡医生赶紧来看看吧。”2024年1月的一个夜晚,已是凌晨,劳累一天的胡依文躺下不久,就接到兰蓬组余荣英儿子的电话。他二话不说,起来背上药箱,骑上小摩托,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彼时正值隆冬,寒风呼呼地刮着,吹到脸上就像刀刮一样,一路上他不知打了多少冷战。赶到余荣英家中时,他的手脚都冻麻木了。但是,胡依文顾不上这些,赶紧对余奶奶进行诊治。经诊断,余奶奶因中风后遗症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急需插胃管,但村卫生室没有石蜡油,送县医院又路途遥远。在征得家属的同意后,他用食用油代替石蜡油润滑,为患者插入胃管。看到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守在旁边的他长舒了一口气。“因情况紧急,我是第一次用食用油代替石蜡油进行润滑,过程虽然很曲折,但最后患者转危为安。”回想出诊的经历,胡依文依然有点后怕。
行医以来,像这样星夜出诊、救治病人的情况,对胡依文来说已习以为常。“桐木村有6个自然村,5.8平方公里,远的地方一次来回要走10多公里。”他说,自己的出诊设备是一辆摩托车、一个药箱,手机号就是村民们的求医热线。胡依文就是村里的“120”,给乡亲们免去了不少病痛折磨。
桐木村常住人口虽然只有200余人,但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00多位。老人行动不方便,到不了卫生室就诊,时常需要上门看诊。为此,胡依文风里来雨里去,提供“串门儿”诊疗服务。谁家孩子有什么病,谁家媳妇什么时候预产期,谁家老人的身体出状况,他心里都有一本账。2023年11月的一天,胡依文到73岁的空巢老人钟奶奶家随访,发现她嘴角轻微歪斜,一边上肢有些许麻木,疑似脑卒中。胡依文立即打电话给村干部,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联系上她在奉新县冯川镇蒋家埈社区居住的家人,将钟奶奶送到了奉新县人民医院。由于送医及时,老人得到了很好的救治。
胡依文说,村里的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大山,身上也有天然的淳朴感。他上门帮村民看病、开药时,不忘陪伴和倾听,有时也帮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缴电费、“人脸识别”认证,村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他的付出。“菜园里刚摘的黄瓜、新晒的南瓜干、蒸熟的粽子……时常有村民送到卫生室来。”胡依文也愿意接受老人的情意,“这对他们来说也是精神上的宽慰,我不仅是他们的小胡医生,也成了家人。”
一次坐诊看病、一回上门行医,如点滴甘霖,胡依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奉献,把点滴汇聚成了汪洋。他常说,要像雷锋一样,当好螺丝钉,无论身处哪个位置,都要奉献自己全部的热情。如今的胡依文,早已成为石溪乃至奉新一面鲜明的旗帜,默默守护着山里群众的健康,也温暖着村民们的心,引领越来越多的人学会奉献。
至于是否要当一辈子村医,胡依文还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希望今后自己可以有进一步的提升,成为一名职业医师。“只要村民需要我,我就会向身边的榜样支月英那样,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胡依文说。 (陈永彬 金 星)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