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奉新沿溪熊氏迁徙源流考述,现已发展到几十支近万人...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奉新沿溪熊氏迁徙源流考述,现已发展到几十支近万人...

转载 方璜2024/03/31 09:59:5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36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沿溪熊氏迁徙源流考述
樊明芳

商朝末年,有名士鬻熊,姓芈,名熊,系黄帝有熊氏之后。鬻熊拜见周文王姬昌,姬昌命其任火正之职,并赐其姓熊。鬻熊娶妻九氏,惟六室齐女生子熊丽。熊丽配姜女,生熊狂,事文王,拜上卿。熊狂配越女,生熊绎;熊绎配鲁禽庶妹,生子熊艾。周成王举文武功臣之嗣而封之,遂封熊绎于荆楚,封以子男之田,建立楚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系楚国首任国君,亦丹阳熊氏所由来也。

楚国传31世,有43位国君。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前223),楚国被秦所灭,国人为纪念故国,遂以熊为姓,并尊鬻熊为得姓始祖。楚令尹熊子闾之子熊宜僚,字子常,娶牧氏,生子贵、子斌二子,为避秦国之乱,隐居于江陵郡,其子孙散处各郡,此熊氏世称“江陵世家”所由来也。

东汉初,熊宜僚后裔有熊南容,字悦恒,号仁和,娶胜氏,生康之。熊康之,字义让,娶徐氏,生熊衮。熊衮,字锡尔,号礼守,以荐辟授御史大夫,娶氏不详,生育万。

熊育万,字履素,号智明,仕南州(一作颖川)郡守,娶张氏,生九勤。东汉初平元年(190),应召兴兵讨董卓,返遇刘表兵害,当时名士徐庶有诗挽之。熊九勤(188-273),讳性善,字如初,又字葆真,行渠八,娶南州徐氏,生圣治。三国吴黄龙二年(230),熊九勤被举孝廉,官豫章(一作江夏)刺史,遂卜居于豫章沟,是为豫章熊氏一世祖。

熊性善下传第16世裔孙有熊鄂舟(616-681),字怀济,行蟠六,娶韩氏,生碧海、碧溪、碧江三子二女。唐永徽元年(650),熊鄂舟任兴州刺史,迁节度使。唐麟德元年(664)致仕,隐居新建沌溪,历世三代,计岁五十八载,一家三百余口雍睦共居,内外无间言。熊鄂舟吟二律以志其隐居生活云:

“退官居隐沌溪边,卜筑尤欢得地偏。碧水绕门三转折,青山排闼两盘旋。读书窗外围蔬圃,学稼原头畜稻田。居处不图风月好,继承惟愿子孙贤。”

“谢事归来百不干,且从静处漫盘桓。庭前有地还栽竹,砌下无尘更种兰。坐把出空归屋里,吟邀风月上毫端。优游老去无些事,教子趋庭一笑欢。”

从以上二律看,熊鄂舟在沌溪的日子过得十分悠闲惬意。长子熊碧海,字瀛环,行颛七,娶余氏,生子远山;次子熊碧溪,字荐公,行颛十一,娶杨氏,生福山、匡山、明山三子;幼子熊碧江,字朝宗,行颛十七,娶徐氏,生谷山、平山、玉山三子。熊鄂舟儿孙满堂,子孝孙贤,人生幸福不过如此耳。

唐开元九年(721)八月,朝廷“诏天下州县收匿逃亡,凡百日内自首者免罪”。熊碧海之子熊远山因故涉事,缘过期不首,被有司缉捕,谪戍边州,并株连全家籍没家产,平山之妻朱氏“性厉刚烈,奋不顾身而死”。熊家遭此飞来横祸,一谪一死,家产尽没,人心惶惶,纷纷“求散以避患”。谷山、平山、玉山兄弟三人执手而言曰:“我今兄弟从沌溪而散,恐不能复聚。”并相约“遇溪则止,毋忘此日沌溪之故迹!”分手之际,熊平山吟诗一首以志其事云:

“苍苍天道岂无知,祸起萧墙又丧妻。鸾凤镜分难会合,鹡鸰群散且东西。临行共醉三杯酒,分别同吟八句诗。此去安身从信步,必然有土等来居。”

熊平山在诗中感叹人生祸福无常,为“鸾凤镜分”而痛,为“鹡鸰群散”而悲,但仍能面对现实,且坚信兄弟分别后,定能找到各自安身立命之所。于是三兄弟把酒话别,各奔前程。

熊谷山(680-755),字企华,别字泰峰,行邱五,补弟子员,娶刘氏,生勉旗、勉放二子一女。他告别二位弟弟后,率家人自新建沌溪西行,在新吴县(今奉新县)新安乡龙溪(今澡下镇龙溪村)定居,成为龙溪熊氏一世祖。第28世裔孙熊允元(1420-1466),字长善,行起一,国学生,封迪功郎,娶金氏,生焕轻。有一年,因龙溪水泛滥成灾,熊允元遂率家人另择新安乡(今澡下镇)罗溪(今属富溪村罗埠)而居,成为龙溪支罗溪分支基祖。

(龙溪熊氏始祖谷山公画像)

综上所述,熊谷山后裔人丁稍欠发达,现分居澡下镇龙溪村和富溪村罗埠两地,罗埠一支分居后,已传至21世,两支人丁共有280余人。

熊平山(686-767),字定海,别字禹门,行邱六,补弟子员,初娶杭桥朱氏,未育,死于难。他独自一人自新建沌溪西行,止于新吴县(今奉新县)北乡(今宋埠镇)沿溪,见此地田土肥沃,溪水潺潺,便定居于此,很快又入赘当地富户丁复初为婿,数年过后,丁氏生下勉旃、勉旋、勉谧三子,一家七口,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熊平山有感而发,吟诗一首云:

“避难徐徐弃沌溪,沿溪万古是安居。经寒劲竹生新笋,耐岁高松长嫩枝。百顷田园佣老仆,五车经史课嘉儿。眼前莫厌家声小,留得书香世世遗。”

从诗中可以看出,熊平山对自己的选择和眼前的处境十分满意,看见三个儿子十分乖巧好学,虽然目前家声尚小,但他对家庭的未来充满希望。后来,三个儿子果然不负乃父厚望,家族日渐发达,熊平山自然成为沿溪熊氏一世祖。

熊平山为报岳父母在自己罹难之时的收留之恩,尽心侍奉岳父丁公和岳母金氏的生活起居,二老晚景幸福,年届百龄时相继寿终正寝,熊平山泣之以诗云:

“外亲百岁命由天,两影追随入九泉。肠断披麻承重服,情伤带泪写哀篇。空山云惨悲猿鹤,古木风号泣杜鹃。世世莫忘今日泽,四时嗣祀配家先。”

熊平山为人厚道,懂得知恩图报,他厚葬岳父母,并嘱子孙饮水思源,世代不忘外祖父母之恩泽,一年四季都要祭祀供奉,切不可忘恩负义。熊平山念及老基大畲山房基狭小,田土有限,不利子孙发展,乃命三子各择基址,另立新基。

(沿溪熊氏始祖平山公画像)

长子熊勉旃(728-795),字勖勤,行钧一,娶刘氏,生汉球、汉中二子。唐至德二年(757),由沿溪大畲山移居莲锦塘(又名茭塘,位于今沿溪香火堂西),人称“平山大房”,系莲锦塘大房之祖。

次子熊勉旋(731-794),字元吉,行钧二,娶万氏,生汉章、汉亮、汉广、汉仁四子一女。唐至德二年(757),由沿溪大畲山移居戚家塘(今赤家塘),人称“平山二房”,系戚家塘二房之祖。

幼子熊勉谧(738-793),字致远,行钧三,娶黄氏,生汉南;继娶张氏,未育。唐至德二年(757),由沿溪大畲山移居檀树山(今沿溪祠堂后),人称“平山三房”,系檀树山三房之祖。

综上所述,熊平山后裔人丁发达,先分莲锦塘、戚家塘、檀树山三房,此后支分派别,繁衍出安义前埠垄、新村、巷口、黄泥巷、老付前、新付前、新田、沙溪、株林、南岗、伏龙岗、郭埇、杨乌山下、杨乌塅里、杨乌石溪、青溪(青潭)、绿溪、高安上塘、黄步冈、安义西路、冈前老屋、冈前对门、冈前山背、冈前堂庄、庙塘、庄上、万溪(万坑)、汪家坊、上坊、下坊、土案、桥头、埠口、泉巷等数十支,共有人丁近万人。

明万历四十年(1612),熊平山次子熊勉旋支下传至第33世,熊策桢自北乡(今宋埠镇)沿溪戚家塘(今赤家塘)徙居新安乡(今澡下镇)万溪(今尖角村万坑),其第五世裔孙熊廷聘(1723-1779),字汤任,号莘圃,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中举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再登张书勋榜第3甲第99名进士第,历任刑部云南司主事(正六品)、吏部考功司主事(从五品_,兼理火器营工程,诰封奉直大夫,奉旨记名以直隶州知州用,创造了沿溪支熊氏的辉煌,为熊氏后裔树立了光辉榜样。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