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上富东坑幸氏来源,出过名人幸翰,曾任丰都知县...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上富东坑幸氏来源,出过名人幸翰,曾任丰都知县...

转载 方璜2024/04/06 08:31:3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6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东园幸氏及幸翰考述

樊明芳、甘道友′

周文王第47子、周武王之弟姬偃世居于河北沧州清池,因镇守朔北雁门(沧州)有功,周成王遂于壬戌年(前1079)赐其叔父姬偃姓“幸”,史称偃公,幸偃是为幸氏得姓始祖,其后裔四代世袭其爵位。

周襄王二十七年(前625),幸偃第14世裔孙幸玑因出仕而徙于高安洪城(今华林乡上游湖)。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幸塾父子因守雁门兼领渤海沧州节度使,再迁回沧州清池。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幸茂宏因官洪州府丞,复迁高安,故江南幸氏均称幸茂宏为一世祖。

第68世裔孙幸轩随父幸奉徙汴梁(今河南开封),幸轩之弟幸潭后裔徙江西广昌。南宋末年,第74世裔孙幸扩因辅佐康王南渡有功,授高安县丞,复居于高安洪城。幸扩生之仁、之文、之武三子,宋宣和七年(1125),长子之仁分徙于宁州安乡温泉汤(今修水县黄沙汤桥),次子之文分徙于奉新县进城乡(今罗市镇)东园里(今属上富镇东坑村),三子之武仍居高安洪城,郢州通判幸元龙即其后裔。

幸之文徙居东园之后,刀耕火种,艰苦创业,人丁渐伙,财富日丰,幸氏家族成为东坑的名门望族。家族中有一位幸子宁,东园幸氏族谱有传云:

“子宁公性敏志豪,学有渊源,而创云林书屋以教授乡邑之生儒,但得其传者,皆曰吾道之指南也。且好吟,有《云林诗文集》行于世。后以诗上邑令,令嘉之,用为兵曹掾。尝以吏事民情相与质正如左右手。因以督工上京失期,遂谪戍大通开平卫,家焉,今子孙亦昌阜于彼。”

(《中华幸氏族谱》书影)

幸子宁系幸氏徙居奉新后家族首位出仕者,他最大的贡献是创办云林书屋并亲自执教,为家族和乡邑培养了大批人才。明洪武三十一年(1309),奉新县学司训庐陵赵子温为撰《云林书屋记》云:

“新吴东溪(东园)幸君子宁者,其先世居筠阳之洪城,宋时徙居于斯,彬彬代不乏人,称为望族。今子宁又志趣高远,行谊清洁,不谐于流俗,雅好读书讲学,尚友育贤,故建云林书屋以延纳乡邑之彦秀而训迪之。凡后先类聚于其门者,即景援笔,咏诗成帙,以记其所创之美,属余引其端焉。”

云林书屋系奉新书院史上未尝记录书院之一,从县学司训赵子温所撰记文可知,书屋在当时的影响很大,该书屋的发现可补奉新书院史之缺失。此后家族人才辈出,代有显者,其中幸偃第98世、幸之文第24世裔孙幸翰便是家族中的优秀代表。据同治版《奉新县志》卷8·人物1“嘉庆元年丙辰恩科赵文楷榜”进士第45页载:

“幸翰,字维周,号慕蘧,进城乡人。知四川丰都县。初之任,上官即委办军糈数千石,设法采购,升合不以累民。因公诣乡,乘箯舆,仆从不满三人,民不知其为官也。俗好讼,辄毙稚女为诈券。翰廉得其情,罪所生父母,反复晓以天性,风顿息。义学久废,捐廉设膏火,督考课士,习始振。逾年以忧归,民立祠祀焉,年五十五岁卒于家。”

(同治版《奉新县志》书影)

根据同治版《奉新县志》所载简传,结合东园幸氏族谱所载资料,现将其生平事迹综述如下:

幸翰,字维周,号慕蘧,幸溶贤之子,进城乡(今罗市镇)东园(今属上富镇东坑村)人。自幼聪颖,异于常儿。入云林书屋读书,每试辄冠其军。考中秀才后进入县学读书,岁科两试屡拔前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幸翰参加江西省乡试,高中全省第4名举人。

嘉庆元年(1796),幸翰参加礼部主持的全国举人会试,中式贡士,殿试时登恩科赵文楷榜第3甲第22名进士,初授安徽徽州府休宁知县,也许是因任职时间较短,故县志并无记录。后调任川东道忠州丰都县知县。刚刚到任,就接到上官委派筹集数千石军粮的重任。当时的丰都百姓因连年水旱灾荒,本已严重缺粮,根本无法筹集这么多粮食。幸翰想方设法,组织人员前往存粮充盈的州县采购,很快完成了上交数千石军粮的任务,并未给丰都百姓增加任何负担。

幸翰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一向崇尚简约朴素,他经常乘坐一顶小小的竹轿,深入各乡百姓家中访贫问苦,跟随他下乡的随从人员从来不会超过3人,百姓多不知他就是本县的县太爷。但是当他一旦获知老百姓有难处时,总会千方百计予以解决;遇到生活困难的百姓,他总会慷慨解囊,毫不吝惜。

丰都人有喜欢打官司的毛病,为了打赢官司,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将自己的亲生幼女弄死来诬陷别人,以达到讹诈别人的目的。幸翰接手这个案子以后,通过反复明查暗访,案情终于真相大白,原告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弄死幼女,企图讹诈被告的罪行。幸翰当庭严厉斥责了受害幼女父母泯灭人性的行为,并将他们绳之以法,这一场谋害幼女的风波才算平息。

幸翰深知,丰都县的社会风气不好与地方的教育不兴有很大关系。丰都县的义学已经废弃很多年了,百姓的子弟根本无学可上。为了从根本改善丰都的社会风气,幸翰捐出自己的俸禄,修复了县学,筹集了办学经费,延请了当地的名师任教,百姓的子弟才纷纷入学读书,幸翰也经常亲自到学校督课师生,通过几年的努力,丰都县读书风气渐浓,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幸翰秉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宗旨,尽职尽责地为丰都县的综合治理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后因为父母相继逝世,幸翰只得向上宪辞官回家。丰都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后,对幸翰的突然辞官难舍难分。幸翰离开以后,丰都百姓竟然集资为他兴建了一座生祠,用他们认为的最高的礼遇和最好的方式,来表示对父母官的感激与怀念。

幸翰回到奉新东园,行李萧然,足见其具有清廉自守之美德。料理好父母亲的后事之后,不久就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东园家中,年仅55岁,人们无不为其赍志以殁而叹息。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