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想知道百丈山“天下清规”石刻是如何重见天日的吗
到过百丈山风景区的游客,大都知道百丈寺的后山上有一块蜚声四海的“天下清规”石刻,不少人还知道这四个大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亲笔所题,“百丈清规”(即“天下清规”)是中国禅宗的一面旗帜,是百丈寺的"魂″之所在,可是很少人知道这一石刻在四十多年前的悠悠岁月中,曾经湮没在重山峻岭中默默无闻,至于它后来是如何重见天日的更是鲜为人知,我却十分幸运,四年前与一位朋友闲聊时,意外地收集到了这一珍贵的史料,今天披露出来与网友们共享。
1979年的一个夏日,共青团江西省委通知奉新团县委:日本国有一个青年佛教团体拟来中国寻根问祖,需要奉新提供一些与百丈寺有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这个任务落到了当年在团县委工作的张劻义身上,张劻义接受任务后,邀上县计委的一位干部,带着一部海鸥牌照相机立即前往百丈山地区。
(当年张劻义与同行干部在百丈寺门囗留影,左为张劻义)
张劻义一来到百丈村,就被那横卧在蓝天之下雄浑无比的大雄峰和纤尘不染的自然环境所吸引,他贪婪地呼吸着似乎被群峦染绿了的空气。而百丈寺却仅剩一幢大雄宝殿,陈旧不堪,里面连一尊佛像都见不到,且已被生产队当作了存放工具的仓库。
那几天,张劻义在百丈大队党支书、土地革命时期的赤卫队员潘庆明陪同下,白天游览有关景点,晚上听潘老革命(当地村民都是这样称呼他)讲述他在土地革命时期亲自经历的传奇故事。
几天下来,张劻义走遍了百丈山,拍摄了大雄峰、百丈寺、五显庙、将军庙和犀牛潭瀑布等不少照片,同时还收集了一些流传在百丈山地区的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当地客家人古道热肠真诚好客的浓郁风情也给他留下了难忘的人生体验。
忙碌的几天一晃而过,张劻义正要返回奉新的那天上午与潘老革命闲聊时,潘老突然记起,大寺后面的山上有一块刻了字的大石头,张劻义兴致顿生,问上面刻的是什么字?潘老说看不清楚。张劻义立即决定暂缓回城,要潘老领他去看一下,潘老却面露难色,说那块大石离大寺虽然只有一里来路,但上山的羊肠小道多年无人行走,早已被树木杂草长塞了,人很难走进去,显然他不想再去折腾。张劻义脑子一转,使了个激将法,对潘老说:“您老当年闹革命,什么苦没吃过呀?现在遇上一点点困难怎么就退缩了?”几句话令潘老革命激情澎湃,当即拿了一把镰刀并且叫上一个小伙子专门开路。山路果然十分崎岖,手脚不时被荆棘划破,有好几段路都是匍匐着身体钻过去的,花了近两个小时才看到那块爬满了青藤的大石,他们用镰刀斩断青藤刮去石头上的青苔后,“天下清规”几个遒劲的大字终于清晰地显露出来,他们发现大石右上角还有纂刻“碧雲”两字。
这一重大发现,令张劻义非常激动,要生产队派人将遮住大石的竹木砍去,连拍了好几照片。回到县城后,他连夜冲洗出来,将这些照片和文字资料全部寄给了团省委。不久,日本那个佛教团体便来到了百丈寺朝拜,由于交通不便长期闭塞,那些第一次见到一队双手合十的日本和尚,神情肃穆地行走在百丈寺门前残留的青石甬道上农民兄弟,感到新鲜无比。后来,百丈寺的影响不断扩大,多年后,终于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成为了闻名四海的佛教名寺,成就了今天的四星级百丈山风景名胜区。
现在这块石刻周边巳有麻石栏杆围护,配有详尽的文字说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这位让"天下清规"石刻得以重见天日的张劻义先生,就是四年前那位与我聊天的好友,当我赞扬他为奉新的旅游文化事业立了一个大功时,他谦虛地笑了笑,说这谈不上什么立功,换了谁都会那样去做的。而且他后来才知道,其实古代县志对"天下清规"石刻早有记载;1957年还被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是由于那段特殊年代的特殊原因,在相当一段岁月都湮没于深山老林鲜为人知了。
顺祝愿劻义先生安享晚年,福报多多。
(完)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