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没想到,这十一位古代名贤曾寓居过奉新,有的甚至成了皇帝...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没想到,这十一位古代名贤曾寓居过奉新,有的甚至成了皇帝...

转载 方璜2024/09/22 08:43:4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4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寓居奉新的古代名贤
樊明芳

奉新地处古“荆粤孔道”,古代凡由湖北前往广东的名贤显宦,一般多会经由奉新至南昌,他们逗留奉新期间多会留下些诗文,尽管他们后来都离开了,但无论逗留时间长短,县志或家谱一般都会有所记载。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2·人物5专设有“寓贤”一章,记录了他们在奉新的活动轨迹。本文根据县志或家谱的相关记载,简述如下:

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810-859),原名李怡,封光王,系唐宪宗第13子。《旧唐书》载:“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为不慧。”由于他“严重寡言”,宫中人都把他看成是一个傻子。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崩,李忱侄子李炎即位,是为唐武宗。李怡“愈事韬晦,群臣游处,未尝有言”。由于“武宗气豪,尤不为礼”,李怡内心十分恐惧,时刻担心招致杀身之祸。会昌四年(844),李怡化名忱僧,到奉新百丈寺出家。北宋胡仲尧《清隐居士传》载:

“宣宗幼居大内,性极精明,深自韬匿,故作痴状。诸党私相喜幸,以为异日奇货可居。宣宗乃慄慄危惧,出亡遁迹,托名忱僧,云游天下。一日,至新吴华林道院,流连久之,曾有‘春风撼山馆,急雪舞林际,涤除衣上尘,刮尽眼中翳’之句留题浮云宫。时逶迤途中甚窘,居士适与之遇,见其神采英迈,知非常人,止宿于家,款洽优隆,倾盖谈心。……忱僧时偕居士游大雄百丈寺,大智禅师慧识有真主至,豫遣徒抵候山下。既至如平生欢,相与联诗语禅,耽玩名胜,引以流觞曲水,以娱意适情,竟忘返焉。御诗曰:‘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常在掌中看。仙花不间三春秀,灵境无时六月寒。惟有上方人罕到,晨钟暮鼓碧云端。’”

文章不仅写到了宣宗“出亡遁迹,托名忱僧,云游天下”的原因和过程,而且叙述了与清隐居士邹松垣相遇、相交和“偕居士游大雄百丈寺”以及与大智禅师初次相识的因缘。不过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接待李怡的不是大智禅师怀海,此时怀海大师已经圆寂了整整30年,继任住持是怀海首座弟子法正禅师,史称“第二百丈”。李怡在百丈寺出家做了和尚,在百丈山中留下了“皇娘墓”、“犀牛潭瀑布”等传说和“灵境御题”、“天子地”、“龙蟠石”、“驻跸山”、“真源”及“流觞曲水”石刻等史迹留存,这些都是李怡在百丈寺生活过的历史印记。

会昌五年(845)三月,武宗病重,宦官马元贽、大臣苏文卿等欲迎李怡登位,“百官奉车驾豫章,物色至芰山。……明年,宣宗即帝位,改元大中”。宣宗在晚唐皇帝中是声誉最好的一位。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48卷评价说:“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这与他在百丈寺出家,深入了解民间疾苦的经历不无关系。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开山鼻祖。著有《周子全书》。周敦颐的仕途是从他舅父、时任龙图阁学士的郑向推荐他出任分宁县(今修水)主簿开始的,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曾从修水到奉新,并游历了奉新的山山水水。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2 ·人物5·寓贤第115页载:“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营道人。为分宁主簿,尝寓此。”他在探访奉新百丈寺时,写下了三首七绝。道光版《奉新县志》收录有吟《百丈寺》三首七绝云:

“好风吹上最高台,雨洗青天万里开。碧落半空山鬼泣,也应胜似锡飞来。”

“绝顶茅庵老此僧,寒云孤木独经行。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高峰礼磬声。”

“浮生不定若蓬飘,林下真僧偶见招。觉后始知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

周敦颐离开奉新后,历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桂阳令、南昌知府、合州判官、虔州通判、郴州知州、广东转运判官等职,为官清廉,所到之处,都很有政绩。晚年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并定居于此,将原在葬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周敦颐卒后亦附葬于母亲墓旁,后世子孙世居江州,绵衍不绝。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弟苏辙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但没被准许,反而遭受牵连,由河南推官贬为监筠州(今高安)盐酒税。苏轼坐牢103天后出狱,由原来的湖州知州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书李志中文后》载:

“元丰七年,舟行赴汝,自富川陆走高安,别弟子由。五月九日过新吴,见县令李君志中,同谒刘真君祠,酌丹井饮之。明日夏至,游宝云寺此君亭,观李君之文,求其本而去。眉阳苏轼书。”

元丰七年(1084),苏轼从黄州移汝州,特弃舟取道富川,从陆路到筠州来看望苏辙。4月29日到达筠州,5月8日离开,兄弟相聚了整整10天。苏轼告别弟弟之后,5月9日到达奉新,在奉新会见了县令李平,李平陪同苏轼游览了昭德观,品尝了昭德观中的丹井井水,第二天夏至日,又游览了本地名胜宝云寺,在宝云寺此君亭欣赏了李平写的《此君亭记》,并向李平索取了文本。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2 ·人物5·寓贤第115页载: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人。弟辙监筠州酒税,轼过访之,道经奉新有诗。《东坡集·初别子由至奉新作》诗:‘双鹊先我来,飞上东轩背。书随好梦到,人与佳节会。一欢难把玩,回首了无在。却渡来时溪,断桥号浅濑。茫茫暑天阔,蔼蔼孤城背。青山眊矂中,落日凄凉外。盛衰岂吾意,离合非所碍。何以解吾忧,粗了一事大。’子由《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四年候公书,长视飞鸿背。十日留公谈,欲作白莲会。瓠瓜一遭系,卖酒长不在。夜归步江漘,明月照清濑。心开忽自得,语异竟非背。一尊谈笑间,万事寂寥外。欲同千里行,奈此一官碍。何年真耦耕,举世无此大。’”

苏轼一生只到过一次奉新,寓居奉新其间,他应华林胡氏之邀,曾到过华林书院,看到书院士子纷纷到九龙剑池去洗涤笔砚,竟然将池水也染黑了,于是诗兴大发,吟《九龙剑池》一律云:

“曾过华林书院来,芙蓉洞口荔枝阶。藏书阁俯潆纡水,洗砚池连滑澾苔。凭翠楼中朝对奕,挹清馆内夜衔杯。八方亭外五株桂,岁岁秋风一度开。”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分宁(今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北宋元祐八年(1093),黄庭坚因母亲去世回家丁忧,办完母亲的丧事后,同年八月,他从小路到达奉新。他探访了百丈寺,受到了住持元肃禅师的热情接待,在元肃禅师的陪同下,游览了百丈山的各处名胜,临别之际,黄庭坚题下了两首冠名《百丈山》的诗: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百丈雄峰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睹红尘世界遥。螺簇山高青压压,练迤水绕绿迢迢。当门老桂枝难长,绝顶寒松叶不凋。才到秋初霜已降,每逢春尽雪方消。朝阳老衲针常把,度夏禅僧扇懒摇。龙向池中兴雨泽,鸟依窗外奏箫韶。游人未必常居此,暂借禅房宿一宵。”

离开百丈山,元肃禅师就亲自陪同黄庭坚到了九仙汤。在九仙汤,他们先到九仙寿圣禅院拜见了住持元舜长老。这九仙寿圣禅院与百丈寺原本是一脉相承的,这里的首任住持便是当年百丈怀海大师的法嗣梵云法师。元舜长老见百丈祖庭的方丈元肃禅师亲自陪着客人来了,知道黄庭坚一定不是一般的客人,便热情接待,用过斋饭之后还一同陪他们到温泉洗了澡,临别之际,黄庭坚吟《癸酉八月同百丈肃禅师温汤作小诗呈九仙舜公长老》诗云:

“九仙沤和汤,浴此二水牯。主人无施心,冷暖各得所。道途开十方,瓢杓汲万古。欲问源从来,大雄山有虎。”

诗中的“二水牯”指的就是百丈元肃禅师和九仙元舜长老,这段经历,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2 ·人物5·寓贤第115页有相同记录。

离开九仙汤,黄庭坚游览了罗坊的大觉禅院,该院佛像座后有一石洞,每遇天气晴爽,就会有岚气涌出,飘浮上升达数十丈高,当地人都把这种现象当成是科名鼎盛之先兆。黄庭坚目睹了这一奇观,并应邀为大觉院题写了一块 “清林高逸”的匾额。

范梈

范梈(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樟树)人。元代官员、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虞集、杨载、揭傒斯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2 ·人物5·寓贤第115页载:

“范梈,字德机,清江人。善篆籀草书,尤工于诗,称虞、杨、范、揭四家,以荐为翰林院编修,累官闽海道知事,移疾,尝往来豫章,取道奉新。”

元至大元年(1308),范梈被朝中大臣推荐为翰林院编修,后擢升海北海南道廉访司照磨、翰林应奉。不久又改任福建闽海道知事,曾经由南昌经奉新往武宁,在途中,他写下了《由海昏入武宁道中作》诗:

“登高势欲坠,逾险心始领。戒想适其恒,经过何由聘。泄云行崦杉,零露浥涧茗。玄蝉振山凄,白鹭团沙整。久盼归舟近,况怀垂钓永。岂不畏严程,无因揽流景。烟霞蕴至乐,岁月启深省。百丈有幽期,眷兹心耿耿。”

标题中的“海昏”应指奉新,因尾联中有“百丈”二字,可见他是经由百丈山过修水入武宁的。他在奉新暂住时,曾经写下了《奉新县楼对月望浮云山李八百洞超然有感》诗二首:

“白露邑宵桂,月满浮云山。遥想山中人,与我身俱闲。”

“少日曾陪供奉班,流浪三千随百蛮。海水接天看不足,却归万壑听潺湲。累土成岳谅非艰,早服元英勘大圜。金阙玉清名籍在,不应犹自恋人间。”

天历二年(1329),范梈被授湖南岭北道廉访司经历,因母亲病重,他拒不赴任,回到清江母亲身边。不久母亲病故,他十分悲痛,抑郁成疾,于次年10月病逝于家中,终年59岁。

刘綎

刘綎(1558-1619),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抗倭将领、军事家,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初任指挥使,万历初年随父讨伐九丝蛮,因军功擢云南以东守备。万历十一年(1583)春,刘綎任游击将军,奉命阻击缅甸军侵犯。因平定云南之乱有功,擢升副总兵。后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削职。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2 ·人物5·寓贤第116页载:

“刘綎,字省吾,南昌人。万历朝名将,以总兵被劾归,爱奉新山水,买田于越王山麓,筑室居焉。尝春出游,綎骑骏马,女婢十余皆武装,健儿两人抬所用大刀于其后,观者如堵。寻以都督起辽阳之役,战败死之。”

刘綎被削职后,他因“爱奉新山水”,曾经在奉新会埠越王山下购买田地,筑室定居。有一年春天,他骑着一匹骏马,带着十多名全副武装的婢女外出春游,还命两名武士抬着他的大刀跟随。奉新人哪见过这阵仗?跟着看热闹的人很多。

万历十三年(1585),刘綎被起用,擢广西参将,奉命平定罗雄之乱。万历二十年(1592),以副总兵身份入朝抗日。万历二十五年(1597)五月任总兵官再征朝鲜。万历二十八年(1600)参加播州之役,随后平定杨应龙之乱。万历四十六年(1618),在抗击后金战役中英勇殉国。

左光斗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桐城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中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大理少卿、左佥都御史等职。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2 ·人物5·寓贤第116页载:

“左光斗,字遗直,江南桐城人。万历时奉命谕祭邑尚书蔡国珍,留石溪山中两阅月,流览名胜,多所题咏。”

万历三十八年(1610)三月,原吏部尚书蔡国珍病逝于石溪,享年84岁。明神宗获悉后十分震惊,追赠蔡国珍为太子太保,谥恭靖,除按惯例祭奠外,还特别地为他加祭二坛,并遣中翰左光斗至奉新石溪谕祭,主持安葬事宜达两月之久。邹元标《明吏部尚书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谥恭靖见麓蔡公墓志铭》曰:

“万历庚戌季春,太宰见麓蔡公薨,讣闻上震悼,下诸司议,赠晋太子太保,议谥恭靖,常例外特加祭二坛,遣左中翰光斗营窀穸之役,恩礼备隆,士林荣之。”

由上可见,左光斗在石溪主持“营窀穸之役”达两月之久,为蔡国珍祭葬事宜尽心尽力,《蔡恭靖公遗稿》中还收录了他写的祭文和与蔡国珍生前交往的书信,足见二人关系亲密。

万时华

万时华(1590-1639),字茂先,号溉园,南昌人。明末文学家,终身未仕。他秉赋颖异,经子史集无不历览成诵。江西布政使李长庚合十三郡文士结豫章社,推其为首领。江西提学使侯峒曾称其为“真儒”。他在文坛上享有盛誉,负海内盛名近四十年之久,远近求教者无虚日。著有《溉园集》、《诗经偶笺》等。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2 ·人物5·寓贤第116页载:

“万时华,字茂先,南昌人。以诗古文鸣于时。崇祯间流寓邑故县,邑人余纫兰、宋应升辈皆与之倡和。”

明崇祯年间,万时华曾经在奉新会埠故县居住过,与奉新名士余纫兰、宋应升等人交往甚密,并有诗唱和。《溉园集》中有《至新吴招余猗叔》诗云:

“十年梦到海昏城,今日期君百丈行。夜觉桐飞疏墅叶,村多蝉老夕阳声。门栽松粒应千顷,洞有胡麻种几茎。定后不妨骑鹤出,开关又试郭中晴。”

诗中的余猗叔即余纫兰,字猗叔,号广莫,奉新县县市乡(今冯川镇)人。初为诸生,茂才博学,名播当世,但终生不仕。屏居郊外,箨冠布袍,杜门不出。四方士闻其名,争愿纳交。著有《燕林藏稿》。

王猷定

王猷定(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明太仆卿王止敬之子,南昌人。贡生,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曾在史可法幕下效命,明亡不仕,日以诗文自娱。著有《四照堂集》等。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2 ·人物5·寓贤第116页载:

“王猷定,字于一,南昌人。能文章,负名于时,常往来奉新,从之游者甚众。”

王猷定作为一介名士,他到奉新后与之交往的文士一定不会少,但估计他寓居奉新的时间并不长,留下的痕迹并不多。

朱议汴

朱议汴(1610-1676),字天中,号卜初,南昌人,明宗室,曾祖朱多炯,乐安靖庄王朱宸湔孙;祖朱谋墱,封奉国将军;父朱统䥫,封镇国中尉。崇祯十五年(1642)中第59名举人,十六年(1643)登3甲第92名进士第,授官行人司行人。著有《邮河遮说》、《得未阁文集》等。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2 ·人物5·寓贤第116页载:

“朱议汴,字天中,号卜初,宁献王十世孙,崇祯进士,官行人。甲申弃官,挈家徙邑之奉化乡,后又迁城东。著有《邮河遮说》一卷。”

朱议汴是宁献王朱权10世孙,也是乐安靖王朱宸湔之孙。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之变”,明朝灭亡,他弃官挈家徙奉新县奉化乡(今上富镇)避难,后迁奉新县城东定居。至于他何时离开奉新,不得而知。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1626-1705),本名朱耷,明宗室,朱元璋17子宁献王朱权第9世孙,南昌人,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之变”,朱耷父亡,葬父于洪崖山中。顺治二年(1645),朱耷“弃家遁奉新山中”,隐罗坊梧桐书院。顺治五年(1648)“戊子之难”,朱耷“妻、子俱死”,在店前普化寺剃发为僧。顺治十年(1653),朱耷在头陀寺拜颖学弘学弘敏为师,赐法号传綮。此后跟随师傅“匿影孤岑,遁迹城市”达五年之久。顺治十五年(1658),朱耷陪师傅出任头陀寺住持。顺治十六年(1659),朱耷和师傅在芦田创耕香庵。康熙十一年(1672),师傅示寂,朱耷继任住持。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2 ·人物5·寓贤第116页载:

“八大山人,明宗室子,为诸生。国初弃家遁奉新山中,薙发为僧,居耕香庵,不数年,竖拂称宗师。往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亦堂延之官舍年余,不自得,遂发狂疾。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工书法行楷,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翛然无画家町畦,人得之争藏弆以为重。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贫士或市人屠沽邀饮,辄往,往辄醉,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一日忽大书哑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初为僧号雪箇,后更号曰人屋,曰驴屋,曰书年,曰驴汉,又以常持《八大圆觉经》,号八大山人云。”

康熙十八年(1679),朱耷应临川知县胡亦堂之邀,离开奉新耕香庵,赴临川参加“梦川亭”诗会,此后再未回奉新。朱耷前后两次寓居奉新,累计时间达29年之久,他隐姓埋名,吟诗作画,奉新的奇山秀水、花鸟虫鱼,在其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