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没听过吧!奉新人黄卷及其作品,值得欣赏!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没听过吧!奉新人黄卷及其作品,值得欣赏!

转载 方璜2025/01/02 09:03:3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3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黄卷生平及其诗歌鉴赏
樊明芳

黄卷,号双川,黄夔(字日详,别字静乐)次子,从善乡(今属干洲镇)洪川村郑洲人。幼慧能文,弱冠饩于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由岁贡授湖广宜城县儒学训导,湖宪慕其学,聘修《湖广通志》。万历三年(1575),奏荐授文林郎,擢楚府通山王府教授,致仕归里。万历九年(1581),奉新县续修邑乘,皆出其手。著有《双川类稿》、《双川外集》、《阳明年谱》、《皇明通纪》、《湖广通志》、万历版《奉新县志》(已佚)、《道统正系图》等。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0·人物4·岁贡第27页有小传云:

“黄卷,(嘉靖)四十一年壬戌贡,号双川,从善乡人。官湖广宜城训导。能文善草书,慕阳明良知之学,聚徒讲授,从学者甚众。著有《道统正系图》及《道统问》。万历九年纂修邑乘,皆出其手。”

(同治版《奉新县志》书影)

由上可知,黄卷的学历仅为一名岁贡生(秀才),其官职初授湖广宜城县儒学训导,后擢楚府通山王府教授,品级由无品到从九品。但是他早年便“能文善草书”,特别仰慕王阳明的良知之学。家居时经常聚徒讲学,跟随他学习的奉新士子很多,如蔡国珍、陈九畴、余良桢、余良翰、余良枢、周晓等,黄卷也因此被弟子尊为“双川先生”。

黄卷究竟系怎样的一位人物?查2000年《黄氏九修宗谱》,竟然无其传记和世系简介,所幸在《黄氏九修宗谱》下集·赠言录第251页发现一篇其弟子陈九畴为其撰写的《双川类稿序》,其中有云:

“先生甫七八岁时,服阙,考静乐府君之训,即以能诗文见称矣。既长益英迈不群,遂大肆力于文章,若屈原之清深,宋玉之宏达,太白之豪放,子美之谆切,韩、柳、欧、苏之精奇,周、程、张、朱之纯正,罔不探其源而扬其波,含其英而咀其华,是绷中而彪外,积厚而流光,或抚景以同怀,或因物以寓兴,或随地以适情,或以道己之志,或以应人之求,投之所向,无不如意。盖无心于文而自无不文,虽先生亦不自知其文之富也。”

由上文可知,黄卷七八岁时即以诗文见称,长大后更加才智超群,他的诗文学习屈原、宋玉、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诸先贤,达到了“探其源而扬其波,含其英而咀其华”的效果,可见其学富五车,博通今古。陈九畴在序文中补记了儿时亲历的一件事:

“先生与家君为莫逆交,家君慕先生之贤,命畴从之学,曰以父事之,故畴在先生之门,终身未有改易也。畴昔龀齿时,侍几筵,见有坐客用手卷求和者。时方觥筹交错,谈笑纷纭,席未竟,而先生挥笔立就,动且数十百韵,远迹作者,坐客敬服。盖先生才厚之以天赋,授之以庭训,充积之以学力,固非寻常苟作者所可几也。”

陈九畴交待了与黄卷的师徒关系,儿童时侍于宴席中,有客人将所作诗卷向黄卷求和,正当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宴席尚未结束时,黄卷已挥笔立就数十百韵,且水平远超客人原作,令坐客无不敬服。可见黄卷才思敏捷,颖异超人。作者揭示其原因有三:一是天赋异秉,二是父亲庭训,三是后天努力。

上文所述均为黄卷之文学才华,他的事迹主要有四:一是教育成果。早年在县聚徒讲授时,他培养了一大批如蔡国珍(吏部尚书,正二品)、陈九畴(广西柳州府知府,正四品),余良桢(浙江海宁知县,正七品),余良翰(四川叙州知府,正四品),余良枢(浙江杭州知府,正四品),周晓官(广东惠州府同知,正五品)等优秀人才。二是从政业绩。“始而司训于宜城,士风为之丕振;继而辅导于通山,主德为之聿新”。三是创作著述。他一生著作甚丰,“如《阳明年谱》有修,《皇明通纪》有永,明良庆会有图,《湖广通志》有纪,不有以见著述累世之功乎?”四是对家乡的贡献。他晚年“易庙基以置祭田,兴水利以济旱荒,明荡粮以洗贻,教戎事以防寇,虐不有以见经制之才乎?”

黄卷诗歌并无专集传世,今仅见2000年《黄氏九修宗谱》下集·艺文录第389页收录数首,兹择其篇幅较短者赏析如下。

游白鹿洞

古洞幽栖绝点尘,来游偏慰十年情。百年台下春如昨,五老峰头月上明。斯道有泉流正脉,钓台无石濯尘缨。竹床五夜仝朱梦,万壑松声醒后惊。

作者久仰白鹿洞书院盛名,游览之后赋此诗以记游。首联总写进入白鹿洞后之印象是幽栖绝尘,总算实现了仰慕十年之久的心愿,从而点题。二联写白鹿洞百年台下春意如旧,五老峰头月色正浓。三联写白鹿洞中山泉流趟的是儒宗“正脉”,钓台虽然没有富春江那样的巨石,但溪水清澈,足以给人洗涤被尘世污染的帽子上的缨饰。尾联写一连五个晚上睡在竹床上,都做了跟当年朱熹一样的梦,常常被白鹿洞的万壑松涛所惊醒。全诗写游白鹿洞之主观感受,赞书院历史悠久和环境优美。

朱大君觐见

敕授花封牧奉新,击令风俗尽还淳。化民以德原同隰,听讼无私不异人。满座春风仁政美,随车甘雨颂声频。于今述职朝金阙,早赐南还福子民。

朱大君指朱云凤,字瑞卿,号霅峰,浙江乌程人。嘉靖元年(1522)以进士知奉新县。明敏有才略,时兵荒甫定,簿书旁午,处之裕如。清夙逋,修废典,抚绥备至,一邑晏然。尝编纂邑乘,繁简得宜,论者以为信史。祀名宦。因考最优等,诏令进京面圣,作者以此诗赠之。

首联写朱云凤受到朝廷封赏,出任奉新知县,很快让奉新县的社会风气复归于淳厚。二联写朱云风实行以德化民,原野风清气爽;他审理案件公正平允,不徇私情。三联写听他讲话如沐春风,观其施政处处体现着仁心美德;人们赞誉他的到任恰如随车甘雨,滋润着奉新百姓的心田。尾联写朱云凤上京面圣,希望朝廷让他早日回任,福佑奉新子民。全诗盛赞朱知县的仁心德政,表现了奉新百姓的良好愿望。

严府馆中

寄情论道总凭诗,俯仰常怀有四知。举世繁华轻眼过,此生精力费心思。风中蔓草休言盛,雪后寒梅勿讶迟。一日岁除还是旧,明朝交厉封新之。

黄卷曾于罗坊严府就馆,某年岁暮,作此诗以示弟子。首联写人生寄情论道多要凭吟诗来表达,但俯仰于人世间要廉洁自持,切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二联写面对举世繁华不要放在心上,对待一生前途倒是要认真想清楚。三联借岁暮之景寄情:不要赞风中蔓草长得盛,不要怪雪后梅花开得迟。暗喻弟子中有大器晚成之象。尾联写过了除夕虽是新年,然景物依旧,只有科场喜讯传来,那才是新气象。全诗寄寓着先生对弟子的殷切期望。

别蔡见麓

爽气朝分秋兴高,离亭把酒别同袍。齐名已忝游芹泮,司命重看入誉髦。石磴泉红归玉涧,桃花源远泻云涛。知君大得江山助,五色文成侈凤毛。

蔡国珍,字汝聘,号见麓,系黄卷在县学任教时之弟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弟子蔡国珍与余良翰均高中进士,黄卷以此诗赠别之。首联写秋天清晨,黄卷在长亭把酒为蔡国珍送别之情景。二联写自己忝为县学先生,占了弟子的光;感谢命运之神的眷顾,再次把你选为英杰之士。三联写石溪的山泉流趟出吉祥的喜气奔涌入江海,桃源的溪水终归一泻千里,翻飞着白色的波涛。尾联盛赞弟子文章优秀如凤毛麟角,前途无可限量。蔡国珍一生升迁18次,足变遍历大江南北,最后到京城任吏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可谓不负先生厚望。

寄上舍徐子本充

经史留人守蓬荜,利名送子上京城。只身半截知己失,双耳一朝归信听。秋日暴成心上赤,晚风吹断眼中青。相期再审岁寒韵,共嚼黄花数百英。

徐灿(1507-1545),字文华,改字本充,号阳溪,新兴乡(今会埠镇)人。嘉靖十六年(1537)中举人,与黄卷相友善。所著《阳溪类稿》收入四库全书。嘉靖二十年(1541)徐赴京会试,黄卷作此诗寄之。

首联写因教授经史之需,我只好留守在蓬门荜户;为了功名,我只好把你送往京城参加会试。二联写自己深知半世光景已经虚度,两耳只盼着聆听京城传来的好消息。三联写秋天的暑气突然之间让自己心头上火,傍晚的秋风又把满眼的青色吹走了。暗示正焦急地等待消息。尾联写无论结果如何,都相约到天冷时再一起审韵吟诗,一道咀嚼数百根黄花菜吧!全诗慰藉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约秋川徐公共读观颐阁二首
其一

秋急天空白鸟飞,山斋高倚宝云隈。半帘暮景长离母,一席秋光又作师。尝胆约君图后举,曳兵从俗笑前非。英雄自信无多数,莫向床头叹早迟。

其二

风气催人疾若飞,霜凋黄叶压墙隈。利名羁我终年客,德业资君两月师。愿守三缄先讱口,未经五十已知非。阁中拥彗应知久,琴剑相过曷古迟。

徐高,字民望,号秋川,新兴乡(今会埠镇)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岁贡,官湖广绥宁知县,祀绥宁名宦。黄卷曾与之共读观颐阁,作二律以赠之。

其一首联写在一个秋高气爽,白鸟飞翔的日子里,二人在宝云寺附近狮山之巅的书楼读书。二联写傍晚时想到离开母亲已经很久了,不想秋天刚到又要去就馆授徒了。三联写二人相约卧薪尝胆,来年再战,嘲笑自己打了败仗就一蹶不振是不对的。尾联写自信的英雄不多,不要在床头叹息成功的早晚。

其二首联写秋风吹得人像要起飞一样,严霜过后,树叶黄了,被风吹到了墙脚。二联写功名的枷锁将我拘束着长年在外像做客似的不能回家,你的德行与功业已经让你做了两个月的教师。三联写自己做到平日尽量少说话,四十多岁的人早就像过了五十多岁的人一样稳重。尾联写自己在书楼受到礼待已经很久了,二人像琴剑相随,难以分离,并不比古之君子之交差。

黄卷之诗有杜甫之沉郁,有李白之豪放,虽才华横溢,怀才不遇,但并无消极怨愤之气,仍能给人以昂扬奋发之鼓舞,读之令人有荡气回肠之感。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