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奉新人别错过!县人民医院举行免费义诊活动,时间在...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奉新新闻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奉新人别错过!县人民医院举行免费义诊活动,时间在...

转载 方璜03-06 09:5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2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义诊预



为提高市民群众对疝气疾病的认识,普及疝气相关知识,3月7日上午,我院普外科在门诊大厅开展“中国疝气日”主题义诊活动,有关专家将在现场为市民群众提供免费疝疾病相关咨询和体格检查服务,给予最佳的治疗建议。

义诊内容:

1、进行疝疾病知识宣教

2、为疝疾病病人答疑解惑

3、为疝疾病病人进行健康查体

4、为疝疾病病人进行疾病治疗指导

义诊时间:

2025年3月7日 上午8:30-11:30

义诊地点:

奉新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一楼


—KEEP HEALTHY EVERYDAY—


图片

什么是疝气

疝气,俗称“小肠气”或“气鼓兜”,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它是指腹腔内脏器经由一个先天存在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自正常解剖部位脱出或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气类型包括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和腹壁切口疝等,其中以腹股沟疝最为多见。

图片




图片

疝气的常见症状

疝气的症状因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

★突出体表的包块:通常无痛,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

★腹痛、腹胀:由于疝内容物(如小肠、结肠)受到挤压或牵拉而引起。

★恶心、呕吐:当疝内容物嵌顿或引起肠梗阻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他症状:如腹股沟区坠胀感、疼痛等,以及因疝内容物不同而出现的特定症状(如疝内容物为结肠时,可出现便秘;疝内容物为小肠时,可出现营养不良等)。


图片

腹外疝的分类

1.腹股沟斜疝:站立时包块突出,平卧后消失,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2.股疝:包块呈半球形,有压痛,平卧后不能完全消失,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3.切口疝:切口处包块突出,呈半球形,无压痛及反跳痛,平卧后可消失。

4.白线疝:发生于腹壁正中线处的疝,多见于上腹部,表现为该处包块突出。

5.半月线疝:发生于腹直肌外侧缘的疝,表现为半月形包块突出。

6.腰疝:发生于腰部的疝,较为罕见,表现为腰部包块突出。

图片


图片

疝气的危害

1.影响消化系统:疝气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等症状,导致易疲劳和体质下降。

2.影响泌尿生殖系统:儿童可因疝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状。

3.危及生命安全:如果腹腔内肠管从腹壁薄弱处突出后不能回纳,会发生肠管嵌顿甚至坏死,危及生命。


图片

疝气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6个月内的婴儿或全身情况不佳的成人。包括使用疝气带进行压迫治疗,以及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等辅助治疗手段。但非手术治疗无法根治疝气,仅用于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

2.手术治疗:是治疗疝气的最根本且有效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疝修补术和微创无张力疝补术等。其中,微创无张力疝补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图片

疝气的预防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减轻腹部压力。

2.控制体重:肥胖是疝气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预防疝气。

3.避免过度用力:避免过度用力、剧烈运动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如用力排便、咳嗽等。

4.治疗呼吸道疾病: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有助于降低疝气的发生风险。


图片

图片


内容来源:奉新县人民政府
原题:【义诊预告】3月7日“中国疝气日”主题义诊活动来了,快来了解!

点击展开全文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专题

查看更多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