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奉新古代的丧葬习俗与各地也大同小异,在漫长的社会长河中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和程序,以寄托对亲人离世的哀思。
送 终 老人将死时,其子孙须守候床前,听取临终嘱咐,送别死者,称“送终”。五十九以下死亡,称“打短命”;六十岁以上死亡,称“老了人”。办丧事称“白喜事”。
报 丧 人死之后,“灶里不离火,路上不离人”,同族邻里都来帮助,众人分头前往各亲戚处“报丧”。
妆 死 家中亲人为死者洗抹身躯,穿戴生前备办好的“寿衣”、“寿鞋”,称“妆死”。
入 殓 在厅堂摆设“寿材”(即棺木),棺底垫石灰、草纸之类,将死者抬入棺内,口中 放一粒珠子,称“衔口珠”,头部垫有石灰包,称“寿枕”,脚部放一火笼筐。另置“万年米”(大米)等随葬物品。死者身盖直系亲属送的“寿被”,寿被按亲疏长幼依次铺盖,再放上棺盖,留寸许空隙。以上过程称“入殓”。
守 灵 入殓既毕,“礼房”(主持丧事的临时机构,由当地有文化者三至五人组成)开始主事,分派各方事务,延请“地仙”、“八仙”、“吹仙”到职。棺前设“灵桌”,桌上点油灯或素烛,称“长明灯”,设香案,案上设整鸡、猪尾巴(代整猪)、酒饭、水果等祭品,桌前铺晒垫蓑衣于地,以供祭奠时跪拜。孝子、孙白天痛哭,晚上立于棺旁守卫,通宵达旦,称“守灵”。守灵天数因时、因人而异,大户人家多请“七僧八道”超度亡魂,称“打醮”,天数有三、五、七直至四十九天不等。
哭 丧 亲友闻“报丧”后,必及时携挽幛、钱纸、素烛、鞭炮等物来祭奠。已出嫁的女子闻长辈“归西”后,远处的要立即回娘家奔丧,边走边哭,称“哭丧”;远处的到村口开始“哭丧”。嫡系亲人披麻戴孝,一般亲人只戴孝,不披麻。吊客进门,吹打齐鸣,哭声此起彼伏。祭吊时,拈香烧纸,行三跪九叩礼,孝子、孙两旁回礼答谢。祭毕暂止,再至复然。守灵祭奠期间,“地仙”架罗盘择定“风水宝地”,“八仙”即破土掘墓。墓穴有“横洞”和“仰天窖”两种,山区兴“横洞”,平原兴“仰天窖”。墓穴挖好,倘值吉日,即行“出殡”。
出 殡 出殡之日,先用早餐,称“吃大块”(大块即边长寸许的正方体白猪肉)。早餐之后,全体亲友均须临场,死者亲属先行依次拈香化钱叩拜。“八仙”抬起棺盖,让亲属见死者最后一面,然后摆正尸体(仰卧),盖严棺盖,一声“同发”,四人用锤子将“定子”敲入棺盖与棺体接榫处,嵌入五色彩布,称“封殓”。封殓时,死者亲属(女眷)均用手帕弹柏棺木,以示难舍亲人之意。封殓之后,“八仙”将棺木抬出厅堂到“禾场”,称“出局”。抬棺用具称“龙杠”。“八仙”将龙杠捆架在棺木上。棺上多以红纸覆盖,并以一雄鸡骑棺上。棺前列一仪仗队:一孝子手捧写有死者姓名的木牌或遗像列前,称“端灵牌”,亦示后继有人;其后是抬挽联、挽幛之类的队伍;然后是“八仙”和棺木。孝子手持“哭丧棒”扶灵柩而进;最后是乐队(吹打、锣鼓等)和送葬人群。一切准备停当,“八仙”一声“同发”,棺木起架,霎时哭声四起,锣鼓喧天,吹打高奏,鞭炮齐鸣,棺木及送葬人群徐徐向墓地进发,沿途抛散纸钱,作死者亡魂回家的“买路钱”,有钱人家还在途中摆设路祭,供过往行人祭吊,祭吊者可得主祭人发给的“红帽”(尺宽白布)一只或钱物等。沿途翻山涉水,修路搭桥,逢道路狭窄处,容不了“八仙”齐过,则由二位身强力壮的“八仙”抬过,称“打大扛”。灵柩至墓地,一般送葬人众均自行返回,死者子女往往还恋恋不舍,有的甚至钻入墓穴,不容“八仙”将灵柩下葬,神情异常凄楚,终由亲友劝回。死者亲属下跪或恸哭时,旁人多以“节哀自重”,“死者会保佑”等词劝之。做“一七” 下葬后,死者亲属“一七”(第一周)内每天要给死者送去“火神”(以稻草编成草绳,点燃置坟堂),送去鸡、肉、烟、酒、茶、饭等的,祭奠一番又拎回家中。家中每餐吃饭,必留一席,意谓供死者灵魂回家就餐,有虽死犹生之意。
丁 忧 父母死后,子女守孝三年,逢考不能应试,为官告假回家,称“丁忧”。
摆新节 守孝期间,忌着华丽衣衫,不出远门,不办婚嫁喜事,男人四十九天后才能理发,不参与任何社交事务。第一年春节,堂中设“灵屋”,灵屋内置灵牌或遗像,亲友必携祭品前往祭奠,称“烧新香”或“做新节”。不用红纸写春联,而用绿纸写“守我堂前孝;不知户外春”或“白雪有情随我素;红梅无意任他春”等联语,不接“龙灯”,不贴年画,端午节不包粽子。
从清末经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奉新丧葬习俗大致沿袭。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移风易俗,节俭办丧事。县城兴建了火葬场,凡属国家干部、职工,死后一般采取火葬,但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火葬尚未成风,在农村,基本上仍是土葬。殡葬形式较旧时已大为简化,打醮,守孝等早已绝迹。在城镇,亲人死后,请灵车送火葬场,亲友披戴黑纱或白花,举行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火化后送公墓安葬即可。农村土葬,停柩三天,仍请“八仙”抬柩,亲友送葬。旧时的丧葬习俗,在各乡仍或多或少有所保留。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