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警惕!奉新这个村子开始跑火...
转载
陈霞于 2020/04/19 09:56:3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10062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有一条逶迤而去的乡间小道,是奉新澡溪通往石溪的必经之路。那时光,我每年都要在这条路上往返几次。记得路旁只有稀稀落落依山而建的几栋黄土农舍,我不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儿,只知道对面山脚下另一个小村落叫小溪塅,因为小溪塅窑烧的火笼钵很出名,连修水、铜鼓、靖安县的人都争相到这里来购买。直到去年我来过几次后,我才知道这里是澡溪乡株梓村的兰田新村。几十年后的巨变,对我的视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去年春上第一次来的时候,我拍下了一幅当下已不多见的老农扶犁耕田的照片。而兰田组村头这组雕塑,仿佛就是那张照片上走下来的。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依然是广大农民心目中的根。上个世纪60年代末,与我在澡溪中学同窗的一位学友,他跟随在宜春税务局工作的父亲举家下放在这里,有一年下暴雨,半座小山塌下来把他家旁边的一栋老屋全部给埋了,幸好是白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我打量着眼前的秀美村容,有点恍若隔世。这个村子的农宅既排列有序,又自成格局。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实木院门,而且给自己的院子取了一个颇有文化气息的院名。我第二次来时正值盛夏。在这里意外地见到了中学时代的胡盛祥老师,看到他在如此优美的环境里安度晚年,我惊喜不已。村里的草坪上也卧着一头“大水牛”,一天到晚乐此不疲地望着村民休闲中心,与村民们共享受美好时光。这是村里正在筹建的“客村史馆”,主要介绍客家文化,由一位名叫袁声斌的退休教师主理,他也是我的同班同学,去年因病辞世,里面的布展工作暂停了,我相信这件有意义的事村民们一定会把它传承下去。村西头有一家特殊的住户,户主名叫高小京。他是奉新工业园一家工厂的年轻老板,也是一位国画爱好者,他被兰田优美的山水所吸引,特意在这里购买了一栋房子,除了夏天到这里来避暑度假,还免费为到山区来写生的美术爱好者提供方便,拟将这个小院取名为“美术爱好者之家”。他装修好的两层小楼设施齐全,简洁舒适,可以接待近20人,这是二楼一隅。我去的这一天,他刚好接待了十多个从省城下来写生的画家。画家们下了车,顾不上休息,各自选好景点,很快就拿起了画笔。炎炎烈日下,老画家浑然不觉,一心沉浸在艺术世界中。著名书画家、省文联美术院、雕塑院院长詹艺先生却选了一个独特的角度,静静地坐在小阁楼上凝神运笔。画家们在安心写生,我则四处闲逛,村前是散发着现代气息的农业观光园。村后是连绵不断的竹山,林间成千上万只雄性蝉儿极力地振动着每秒钟能收缩约1万次的腹肌鼓膜,同时发出巨大的时而激越时而低徊的嘶鸣:“起—呀—起—呀”(雌性蝉不能发声,故称“哑巴蝉”),我用心倾听着自然界浑然天成的大合唱,很是享受;蝉鸣入耳,这种仅有约90天生命的可爱小生灵,尤其是那对晶莹剔透薄若无形的蝉翼,再现在画家们的笔下,会是何等惊艳!在竹林深处的一个山坡上见到了一座老屋堂的废墟,兀然而立的条石门框和气势不凡的台阶院墙似乎在昭示着乡村历史的底蕴与厚重。我怦然心动:要是能把它们像文物似地保护起来该多好啊!可供游人参观,让游人遐想一下先人们的生存环境;可让走出大山了的远方游子回到故乡时有个寻根怀旧的所在,可谓勾得起乡思,盛得住乡情,解得了乡愁!有了这个当代农村与传统村落的实物链接,兰田新村会美得更有气韵,说不定到这里写生的画者会越来越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