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徐文山亲历元兵乱
徐文山(1330-1414),讳仲文,号文山,仕隆次子,庆三之孙,原配闵氏,续娶刘氏妙静,生耕隐、南隐、竹隐三子,系西门徐氏三支共祖。
自元至正十二年(1352)起,至二十八年(1368)元朝灭亡止,这16年,奉新及周边盗寇四起,战事频仍,是元朝最黑暗的历史时期,也是百姓最遭罪的时期。据《江西大志》载:“元至正十二年壬辰春二月,有史普清者称元帅,率蕲黄之众数百,自奉新抵新建,驱胁乡民,据新塘复立寨,土寇喻谦可、屈祥、喻升、余玉等佐之,故家大族残灭殆尽。”同治版《奉新县志》还有如下记载:“(至正十二年)夏四月,贼陶八都据奉新南乡,奉新帅元济聚众拒于境上。”“十三年癸巳七月,有贼万余自武宁、靖安入境,杀据人口,焚毁房舍。”“十四年甲午春,史普清陷奉新,监县明安图死之。”“十七年丁酉春,武宁县胡绍远攻吴三复,破之,遂据奉新县。”“十八年戊戌夏四月,徐寿辉伪平章陈友谅庇水兵战舰千余,由九江乘风一夕至龙兴路,薄城,平章火你赤南遁,城遂陷,胡绍远以奉新降。”“十九年己亥,陈友谅以伪丞相胡廷瑞守龙兴路,胡绍远复自奉新起兵,与陈友谅之众战于建昌之麻潭,败死。”“二十二年壬寅春正月,宁州土豪陈龙以分宁、奉新、通城、靖安、德安、武宁六县降。”“三月,奉新帅元济乘郡乱复率众以应伪汉,既而叛去。”“二十三年癸卯夏四月,帅元济复胁乡民助逆友谅,弟陈五恶其反复,杀之。”
徐文山便生活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保命,他带领家人背井背乡,疲于奔命,九死一生。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十五日,他写下《自序传》,记下了这段刻骨铭心的苦难经历以告其后人。文章可读性强,现节录如下:
“至元至正壬辰二月,定远郭子兴倡义濠州,而红巾之党倪文俊者乘间攘窃,骚动江右,干戈竟起,烽火滋延。三月,淮兵突至,官民溃散,廛市空虚,田园荒芜,疫疹流行,饿殍盈途,僵尸遍野,家属流离,各逃生命。先考挈余奔窜,昼伏松冈棘薮,夜栖虎穴猿岩。迨甲午二月二十二日辰时,乃先考之诞辰,数周花甲,意欲采薇荐俎,酌水称觞。不期是月十五,有伪都统徐寿辉纠众燔劫,先考遇贼于南乡十一都小陂牙,趋避不及,遂尔遇害。
呜呼,痛哉!命也,天乎!夫复何言!比欲寻获骸骨归葬闾里,无奈贼势汹涌,莫敢撄锋,且尸积如山,无从考辨,惟有哭拜于地,泣血吁天而已。不孝之罪尚忍言哉!
时吾继母余氏与兄仲秀、嫂涂氏、前室闵氏同趋奉化乡湖口、石溪潜身匿迹,险阻频罹,眷属惊恐,陆续云亡,奔归不得,俱蒿葬于彼地山壑间。是时乡兵肆虐,立寨建营,割据地方,扼阻道路。余只身潜遁小溪罗家坳,又遇宁都余庚子贼兵,搜获拷逼,杀伤左臂、胸膛,幸留残喘,宛如游釜之鱼,触藩之羝,独立茕茕,以刻为岁。
乙未年,方立意求归旧地,宵行于小径偏蹊,昼伏于巅崖幽壑,饥餐山果,渴饮石泉,沿间道以达筠阳,觅扁舟而趋南浦,访求亲友,稍叙阔怀。何期戊戌四月十七,伪汉陈友谅率众自荆沔而来,乘江水之之泛溢,驾高艄之艅艎,平城而入,直抵豫章,肆行杀掠,妄加浮赋,剥割黎民,遗毒后世。幸家魏国公达统领天兵,扫清丑类,友谅授首,陈理归诚。余当斯时,虽获稍安,奈家室兵燹,无可栖身。
忽瞻越岭之云,顿生怀旧之想,遂拉堂兄天成公逾越西山之险峻,复至门头之故基,见堂厦俱焚,惟存瓦砾,不胜故宫之感。官民职分虽在,乡寨遗风未熄。是年冬,复往湖口等处谒祭先亡旧冢,仍期复业乡闾。幸遇友人邓文夫,倍加抚慰,款留数日,择刘氏妙静,生辛未七月二十三日寅时,荐为伉俪,主盟成婚,乃弃门头基址,卜居儒学之东擢英坊王家巷。辟草莱,除榛棘,修垣筑室,复成家业。蒙泮宫诸友称为文山逸民,扁其庐曰文山堂,赠以诗歌,倡和啸傲,聊以自娱。
戊申春,始睹大明受命,海宇清宁,岁时丰稔。至庚戌,乃寻田产之荒熟、庄佃之姓名,收租供赋。于时忆旧,往复洪都,荷亲友刘新远诸公为请廉使傅公宗明书赠古篆文山二字,笔法遒劲,骨肉停匀,携归额堂。邑中耆硕梧冈、李处士广文、王一彭乐隐、邓文学恕斋、陈司训咸赠以文山堂序记。年深交稔,情谊难忘。
时虽稍遂优游,亦惟安贫乐道,深督童稚勤诵诗书,男笃耕商,妇勤纺绩,余与妙静备尝创业之千艰,冀享康宁之一日。不意甲戌孟秋,祸生帏阃,妙静两目丧明,医药勿效。延至乙亥十二月十七日巳时,遂及弥留,溘然长逝。
呜呼,痛哉!妙静归余,颇称内助,平居主阃,勤俭温恭,何期修短有数,福善无凭?倘知彭殇一致,必无遗憾九京,但于缟闱之下,不禁今昔之感。
追溯吾考年三十六而始生余,余年二十九而复娶刘,刘来,吾考已没五年矣。妙静既不获逮事吾考,又不获终事于余,使余一身生值流离之秋,叠历死亡之惨,念罔极而无地酬恩,罹凶厄而弗能奠葬,负罪良深,寝食奚安?又念族众骸尸暴露草野,魂滞异乡,为建善缘,普祈度化,生生世世,宜效追修,燃黑暗之灯,消沉滞之苦,使幽显俱安,是吾愿也。
嗟余薄命,生于庚午年十一月十九日未时,频历艰辛于壮盛,幸留蒲柳于衰年,自己亥年来,生男本原、本中、本立,皆上邀天地之覆育,下托祖宗之庇休,曷敢忘乎?但时当风烛,惧若渊冰,居安梓里,景逼桑榆,幸际太平之盛世,当垂遗后之良谟。兹于息肩之候,可偷一日之闲,因书历劫之缘由、保躯之艰苦、宗族之讳名、乡市之税产以付尔曹,愿世世守之,以为鉴衡。复冀汝曹心存忠孝,行习仁慈,保慎厥躬,光前裕后,谛受毋忘,以慰老怀。
本文记“历劫之缘由、保躯之艰苦”,特别是父亲徐仕隆在寿辰之日被伪都统徐寿辉杀害于南乡(今赤田镇)十一都小陂牙,连尸体都未能找到,对于一个孝子而言,其痛苦莫此为甚,“惟有哭拜于地,泣血吁天而已”。
在逃往奉化乡(今上富镇)湖口、石溪途中,“继母余氏与兄仲秀、嫂涂氏、前室闵氏”又因“惊恐”而“陆续云亡”,家中又相续死了4人,且“俱蒿葬于彼地山壑间”。在战乱年代,生命直如草芥一般!一家6口,现只剩他孤身一人,为了保命,他只身从小路逃到了澡溪的罗家坳,不幸又碰上了宁都的强盗余庚子,东西抢光了还不算,又被杀伤了左臂和前胸,只剩下一口气。作者此时绝望的感觉是“宛如游釜之鱼,触藩之羝,独立茕茕,以刻为岁”。
乙未年(1355)想回祖居南昌,从小路到了高安,再坐船到了老家南浦,他是徙居奉新的第四代,老家还有人认识他,受到了热情接待。在南浦平安过了三年,没想到戊戌(1358)年四月十七日,伪汉陈友谅又率部“直抵豫章,肆行杀掠,妄加浮赋,剥割黎民”,所幸本家魏国公徐达统兵扫平,“友谅授首,陈理归诚”。命虽得以保全,但南浦的家也被焚劫殆尽,又无家可归了。此后便只好和堂兄天成冒险经西山回到奉新门头故基,但只剩下了一片瓦砾。这年冬季,他再到上富湖口等处祭扫亲人坟墓时,在朋友邓文夫的帮助下,他又与上富的刘妙静结为夫妇。回到县城后,在儒学东面擢英坊王家巷文山堂定居。
洪武元年(1368),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太平始现。第三年,徐文山找回了原先的田产,与刘氏过上了安定日子。洪武二十八年(1395),继室刘妙静病故,徐文山在晚年复遭丧妻之痛,直到永乐甲午年(1414)去世,享年85岁。
未完待续
...
篇二:真英雄!冯川镇曾出了一个宁死不屈官员,《元史》给他立了传!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