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骄傲!奉新入选世界级名单,果然名至实归...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骄傲!奉新入选世界级名单,果然名至实归...

转载 陈秋媛2021/11/29 08:34:5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信息网 323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热烈祝贺潦河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樊明芳

北京时间11月26日下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2届执行理事会上,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江苏省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省潦河灌区、西藏自治区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3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

江西省潦河灌区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跨宜春市奉新县、靖安县和南昌市安义县,属于修河支流潦河流域。在靖安和奉新两县境内的北潦河南河上,古代先后修建过蒲陂、乌石潭陂、香陂三座引水灌溉系统工程。

一、蒲陂

蒲陂古堰位于今靖安县香田乡白鹭村车下陈村上1公里处的北潦河南支转弯处,今名北潦闸坝。始建于唐太和(827-835)年间,新吴县从善乡(今奉新县干洲镇)人在北潦河南支转弯处拦河修堰,开渠导水,引河水以灌溉农田,受益面积达1000余亩。因修筑陂堰处多菖蒲,故名蒲陂。蒲陂修筑土堤共30里余,为防止干渠渠水泛溢,在30里长的土堤上共开设了16道蓄泄闸口。多余渠水再向南流时,又在渠尽处修筑一道土堤,在堤上设置一道闸口,可用以灌溉堤下农田,使工程灌溉效益最大化。明朝时这里仍有低矮的柴桩卵石坝,清朝时改为干砌块石坝,改称湖堰,引水渠长约5公里,灌溉奉新境内农田;其时安义曾将引水渠道接抵孔湖,灌溉刘、万、陈、王、余、孟诸姓田数十余里,安义生员万年鼎、刘三兴、万国舜曾督修。1950年春,江西省水利局根据北潦河水量丰富、下有大片农田需要灌溉、地形优越、有扩灌条件等实际情况,对蒲陂进行了改扩建,更名为北潦闸坝,把干渠向高地延伸14公里,扩灌到安义县境内。其后1968年、1977年、1997年、2005年、2013年又先后进行了除险加固,形成现有规模,现灌溉农田5.39万亩。蒲陂古堰是奉新县最早创修的水利工程,迄今已有1180余年。

(蒲陂即北潦闸坝的现状)
(一)蒲陂的首次创修

清朝奉新知县余潮《倡修蒲陂古堰记》载:“唐太和中,乡人当其折处凿渠导水,为蒲陂堰,受河流以溉田,凡千余亩。筑土堤计长三十里,防其泛溢,为闸十六,以时蓄泄,若今之治漕河者然。其后水所趋而南,别为堤以障之,置闸一,曰闸口。盖自唐至今,为利于乡千余年矣。” 由此可见,蒲陂堰始建于唐太和(827-835)年间,新吴县从善乡(今奉新县干洲镇)人在北潦河南支转弯处拦河修堰,开渠导水,引河水以灌溉农田,受益面积达1000余亩。因修筑陂堰处多菖蒲,故名蒲陂。蒲陂修筑土堤共30里余,为防止干渠渠水泛溢,在30里长的土堤上共开设了16道蓄泄闸口。多余渠水再向南流时,又在渠尽处修筑一道土堤,在堤上设置一道闸口,可用以灌溉堤下农田,使工程灌溉效益最大化。

(同治版《奉新县志》载余潮《倡修蒲陂古堰记》)
(二)蒲陂的二次重修

蒲陂自唐太和年间首创780余年之后,至明万历年间,蒲陂堰因土质松脆,陂长且窄,年久失修而经常出现决口现象。清帅念祖《两修蒲陂横堰记》载:“(蒲陂)土既松脆,又修广,仅尺许,遇霖雨辄冲决,以是岁费数修,率以为常”。在创修后的数百年间,每年都要进行多次的小修小补,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让人十分纠结。正在此时,奉新县从善乡堨溪余氏家族中有一位官居文林郎、名叫余论山的乡绅挺身而出,首倡捐资重修蒲陂,从根本上解决了蒲陂堰每年数次决口问题。余潮《倡修蒲陂古堰记》载:“当明时,堰稍湮废,乡文林余公论山复经理之,始为堰会,会有约,约有长,岁修有备,俾无遗决患。”他牵头成立了堰会,设立了堰长,制定了管理堰约和岁修制度,使得蒲陂堰在此后的百余年间再无决口之虞。余论山是为蒲陂堰成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堰约和岁修制度的首位倡导者,开水利工程全面管理和永续利用之先河。

(同治版《南昌府志》载帅念祖《两修蒲陂横堰记》)
(三)蒲陂的鼎盛时期

蒲陂修复历百余年后,因年湮代远和洪水的侵蚀,又出现了堰堤溃决的现象。康熙癸巳年(1713)九月,余论山之孙余升、余益兄弟又捐资首倡重修蒲陂,在陂堰旧基处挖深丈余,下面打了松桩,上面全部用碱石层层叠砌,碱石之间用灰浆浇灌密实,每层3尺宽,约有一千余层;陂堰上修了一道以供蓄泄的闸口,闸长1丈8尺,左右各5丈,纵深不变,但宽度比以前超过了十分之九。癸巳年(1713)九月动工,丙申(1716)三月竣工,耗银290多两。本次重修,余升、余益的兄长余方中也捐助了修堰费,工程峻工后,他的两个儿子余公度、余公藩将父亲捐赠修堰剩下的银子购买了30余亩粮田,把每年的田租作为岁修之费,还倡率乡人修改完善了先祖论山公制定的管理制度,丈量田亩,绘制地图,编辑汇刻了《堰关》1卷,达到了“章程毕具,而修理益无匮竭。今者逋赋足而争讼平,妇子熙熙而享丰盈之庆”的效果。但余升、余益仍不满意。雍正丁未(1727)九月,他们又购买了1万多斤石灰,加入杨桃汁和沙土调和成三和土,将所有石缝浇注了一遍。耗时三月,耗银190余两。嘉庆十七年(1812)堰口壅塞,仍是余氏后裔余金奏等捐银修复。祖孙数代四次首倡捐修,余氏家族已成为蒲陂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蒲陂利民之功即余氏惠民之德,世人当铭记其功德,永识不忘。

(四)蒲陂的日常管理

蒲陂修复之后,为使水利工程永续利用,人们制订了一系列的日常管理制度。同治版《奉新县治》卷五建置二·水利第40页载:“邑从善一乡,山泉最盛,其发源于靖安,导入境内蒲陂、乌堰,食其利且千年矣。其法水从工费而分修造培补,皆计田不计人,计亩不计畔。至于灌溉之时,下堨满则闭下堨之口,而上灌先闭者罚,旁注者禁。乡立条约,官严劝惩,是即周官遗意也。” 蒲陂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由余升重修后,他的两位侄子余公度、余公藩将其父所捐的修堰款,加上家中所积累的钱财买田三十余亩,作为蒲陂每年的维修之费。为加强蒲陂的管理,他们制定了管理章程,实地丈量了各用水户的田亩,绘成了图册,规定用水户每亩每年应缴纳蒲陂的维修费用,刻写成《堰关》一卷。这个做法的效果是:“(蒲陂)修理益无匮竭,今者逋赋足而争讼平,妇子熙熙而享丰盈之庆。”诚然,这样做对减轻捐资者个人的负担,确保蒲陂的永续利用,造福一方,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受到了前后两任知县陈景仁、余潮的赞赏和表彰,他们还亲自为《堰关》编刻成书作了序言,知县余潮在《倡修蒲陂古堰记》中赞扬说:“嗟夫!使天下尽如公度,其为利于民生大矣!……至渥奉新一弹丸邑,而从善一隅,独能仰体朝廷德意,急公倡义,使一成之地无旱潦之虞以烦长吏之筹策。观公度等所为,经制尽善,即其才智大有过人者。令其出为世用,西门郑国之功,诚不足多矣!”

(五)蒲陂的历史遗存

(蒲陂古堰遗址)

(蒲陂古堰遗址)

(蒲陂遗址有数量庞大的块石和条石)

(蒲陂遗址有数量庞大的块石和条石)
二、乌石潭陂

乌石潭陂又名洋濠堰,位于靖安县香田乡乌石李家。北潦河南支河水流至此地形成一深潭,深潭周边多黑色巨石,故名乌石潭。为解决奉新县从善乡湖西村一带的农田灌溉问题,自明成化十二年(1476)余鼎汉创修以来,从善乡民分别于嘉靖四年(1525)、清道光三年(1823)、民国二十九年(1940)进行了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南昌专区潦河水利管理处又于1954年进行了扩建加固,并更名为洋河闸坝。后经1965年、1973年、1981年、l999年、2013年又分别进行了除险加固,形成现有规模,目前灌溉农田1.59万亩。

(乌石潭陂即洋河闸坝的现状)
(一)乌石潭陂的四次兴修

1、乌石潭陂的首创

奉新县从善乡湖西村一带有大片粮田,自古以来因缺水而产量极低或无法耕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地势较高的靖安县乌石潭开圳引水,但苦于乌石山嘴的阻隔,水利不能通达,每年都为缺水的事情而纠结。从善乡有一位名叫余鼎汉(讳汉,字鼎汉,号愚庵,官宣义郎)的乡绅,他在从善乡湖西村一带有良田一千多顷。明成化十二年(1476),他向官府请示获准后,率领本乡民户一千余人,在乌石潭上约1华里处,凭依河底黑色巨石,拦截北潦河南支河水,修筑了一座陂堰,因陂堰位于乌石潭附近,故名乌石潭陂。他们开挖山石,由于岩石过于坚固,牢不可破,在用柴火将岩石烧红之后,请专业石匠开凿,才凿开了乌石山嘴,疏通了河道,流经约三四里后,河水才流入从善乡,灌溉良田一万余亩。此后,从善乡湖西村一带再无旱灾之虑。为感谢余鼎汉的创陂功德,当时有人用歌谣的方式赞扬说:“龙门既辟,惟禹之绩。乌石岩岩,孰夷其石?湖西源源,孰浚其入?宣义余公,惠我遗深。我子我孙,享利无极。”

(明成化十二年余鼎汉开凿的乌石山嘴) 

(乌石潭陂遗址上的巨型黑石)

(同治版《奉新县志》载赵知希《乌石潭陂记》)

2、乌石潭陂的二修

明嘉靖元年(1522)五月至八月,靖安、奉新、安义三县山洪暴发,“漂民庐舍,舟航入城市”,乌石潭陂被大水冲毁,从善乡湖西村一带因缺水而连年歉收。嘉靖四年(1525),即继余鼎汉修建乌石潭陂49年之后,从善乡湖西村有位村民名叫周烽,字西畴,为人好施与,重然诺,与先贤余鼎汉先生同乡,很想效法先贤捐资重修乌石潭陂,解决湖西村一带的农田灌溉问题。经向奉新县衙请示,很快得到批准。他自筹资金,率领一千多村民,将被洪水冲毁的陂堰全部修复完固,又将引水渠道疏通加固,灌溉面积比原来扩大了,湖西村民欢欣鼓舞,就像当年对待余鼎汉一样,用同样的方式传唱说:“乌石岩岩,民命所关。余公浚源,周公障澜。我子我孙,何日可谖!”

(同治版《南昌府志》载赵知希《乌石潭陂记》)

3、乌石潭陂的三修

清道光年间,乌石潭陂因“岁久为水所倾,全失故道。虽间事修筑,徒为补苴。迩来颓坏益甚,自堰口至龙山约二十里,田万余亩,尽成蒿莱。”道光三年(1823),从善乡太学生刘天閧兄弟引以自任。邹山立《重修乌石潭陂记》载:“太学生刘德之子太学生刘天閧兄弟重义轻财,引以自任,由堰口修筑辰堤,上至旧堰乌石潭陂,计八十余丈,又在旧堰修筑横陂,计四十余丈,除旧空堰口二丈余行水外,皆用石木兼和灰土,阅十一月修筑完固,计用银四千有奇,令食乌石陂水利之家桔槔不闻而西成有庆,其乐施岂易及哉?”本次重修系从善乡太学生刘天閧兄弟一家承担,工程规模巨大:修筑辰堤80余丈,横陂40余丈,都用了石木和三和土,耗时11月,耗银4000余两,系乌石潭陂创建以来工程最大的一次重修,刘氏兄弟功不可没。次年夏季山洪暴涨之时,乌石潭陂堵水处还发生过一次较小范围的坍塌,系从善乡洪川村岳讷堂岳士耀后裔捐资。

(同治版《奉新县志》载邹山立《重修乌石潭陂记》)

4、乌石潭陂的四修

民国年间,由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以致当地农田水利年久失修,坝首倒塌,水圳淤塞,灌溉效能大打折扣。民国二十九年秋(1940),奉新县干洲镇民营企业家王德舆捐款40000银元,对乌石潭陂进行全面整修。民国三十一年(1942),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王德舆又慨然增捐10000银元,使修圳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工程由王德舆堂叔王久安主持,民国三十二年(1943)冬全面竣工。堤坝全长430米,宽8米,高2.5米。在坝轴方向布有五个垄口,即大垄(筏道)、二垄、干垄、转角垄、倒陂。最大引水流量1.5秒立米,年引水量0.1469亿立米。干渠1条,长8公里;支渠10条,长50公里;干渠流经靖安县香田乡的吉洛村和奉新县干洲镇的前进、长青、洪川等行政村,实际灌面积1.18万亩,其中县境内8300亩,基本上实现了水旱无忧、旱涝保收。民国三十三年(1944)秋,干洲亩产粮食由原来的100余斤提高到亩产400百斤。

(王德舆与周扬禅合影,右为王德舆)
(二)乌石潭陂的优美环境

雍正十年(1732),安徽泾县人赵知希(字太音,号环石)以内阁中书身份任奉新知县,他在《乌石潭陂记》中说:“余调任新吴,于簿书之下览邑乘,凡有关于邑之水利者,靡不究其源委,以策久图,而从善一乡有乌石潭陂,所关尤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正是因为他对一县水利的重视,又因乌石潭陂曾发生过奉、靖水讼,因此,他曾于乾隆元年丙辰(1736),先后两次深入乌石潭陂考察。他在《乌石潭陂记》中写道:“岁丙辰,余奉宪檄,凡两得至焉。见其圳道北临山麓一带,怪石崚嶒。遐想当年凿通引流,不知几费经营,而后成此美荫也。考其源,自分宁入靖,由靖至乌石潭,潭之中兀然巨石,砥柱中流,乡民因之为陂,乘地势而重以人工,由大河激水以入圳,圳外逼近河干,护以长堤,植木成林,郁然深秀。余顾而乐之。复逆流而上,至水源积聚之处,名曰洋濠,眼界愈宽。”赵知希所见圳道位于乌石潭北面山麓,这里“怪石崚嶒”,足见当年开凿之难;潭中“兀然巨石,砥柱中流”,足见地貌奇特,石形高峻;在河岸边“护以长堤,植木成林,郁然深秀”,足见修堰者的高超的智慧和周边环境的幽静秀美。迄今乌石潭陂下面仍矗立着4株具有400年左右树龄古樟,正是古人当年为护陂固圳、改善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古陂下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进水段樟木林郁郁葱葱) 

(具有400余年树龄的4株古樟)
(三)乌石潭陂的分水智慧

明成化十二年(1476),余鼎汉率领本乡民户一千余人开凿乌石山嘴,修筑乌石潭陂之后,嘉靖四年(1525),周烽复修而扩大之,从善乡湖西村一带独享其利80余年。靖安县香田乡吉洛村民为了灌溉位于洋濠渠南边的田地,经从善乡湖西村民同意,就在洋濠渠主渠南面开挖了一条分渠,因南面地势稍高,只有在主渠中设立一根㯊木以抬高水位,才能使渠水南北分流,而且㯊木尺寸的大小是保证两地均水的关键。经双方反复试验,确定:“距堰口随路量计七尺,㯊木围圆三尺七寸五分。”㯊木围圆的尺寸保证了奉、靖两县农田均能得到渠水的充分灌溉,是两县古代劳动人民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均分水利的典型例证,凝聚着两县劳动人民的在实践中形成的聪明才智。

(㯊木均分水示意图) 

(光绪版《潜氏族谱》标示的洋濠渠分水图)
(四)乌石潭陂的两次诉讼

1、乌石潭陂的首讼

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月,靖安县香田乡吉洛村潜誉三等人因“旧㯊毁败,换立新㯊”,招致奉新从善乡人“凭空架㯊,阻塞堰水,利己害人”的控诉,官司打到南昌府、江西按察司和巡抚部院,各级都进行了判决。据靖安县香田乡吉洛村光绪版《潜氏族谱》收入的《附记洋壕堰》一文载:康熙三十七年(1688),江西按察司李公庭断:“以距堰口随路量计七尺,㯊木围圆三尺七寸五分,倘遇㯊木毁坏,二比公同更换。”江西抚抚部院马批:“既经勘明,于适中之地安置㯊木,以平两邑民情,如详勒石,永享灌溉之利。”然后“缴委经历白公同两县置㯊,然后结案,抄录文卷用印,付本乡生员胡立儒收执。”这是奉、靖两县第一次因争水而发生的诉讼过程和判决。案件由经历白公偕同奉、靖两县执行之后,过了50多年,彼此相安无事。此案告诉我们:早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之前,靖安香田吉洛村民为了灌溉自己南边的田地,在奉新从善湖西村民修筑的主渠上,从南面开挖了一条分渠,因南面地势稍高,只有在主渠与分渠交接处设立一根㯊木以抬高水位,才能使渠水南北分流,可见㯊木尺寸的大小是保证两地均水的关键。按察司李公庭断“㯊木围圆三尺七寸五分”,可见这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尺寸,也是50多年来两地相安无事的重要原因。

2、乌石潭陂的二讼

乾隆十六年(1751),靖安县续修《靖安县志》,靖安县监生潜日寰等认为靖安前志遗漏了洋濠堰(即乌石潭陂)没有载入,申请补入,而奉新县监生余开佶等认为,乌石潭陂系奉新从善乡民所修,靖志历来未载,不允许靖安补入。双方争执不下,以致二次兴讼,又牵涉到㯊木尺寸问题,官司打到南昌府和江西巡抚衙门,各级都作了判决。据《奉宪批详乌石潭㯊木尺寸碑摹》载:奉新知县李秉鉴陈述说:“经该府批饬奉新、靖安二县勘明,原系㯊木离靖圳口六丈四尺二寸,围圆三尺三寸,身长二丈六尺四寸,上下松椿二十四个,绘图,请照现在丈尺、数目刊载两邑志内。”南昌府衙门核议:“洋濠一堰,靖田之资其灌溉者颇多,旧志失载,现今正在修志,自应准其补入。惟查旧案所定㯊木三尺七寸,碑摹所载七尺七寸五分,现与量验不符,盖缘部颁尺比旧尺较大。今既有部颁尺,自应遵照部尺为准。若不将改用部尺验量,所以不同,缘由详明,将来靖民或得藉口立㯊之时原系三尺七寸,因入水腐烂,只剩三尺三寸为词复起争端等情。”布政司衙门批示:“监生余开佶、潜日寰,藉因修志纷纷争控,但据该二县会同看明,现在㯊木围圆三尺三寸,则似应即以现在三尺三寸,以部尺量验之㯊木为额定准绳,饬令该二县画一入志,以垂永久,以杜讼端。”巡抚部院衙门舒批:“一㯊分为二圳,全以㯊木为准如详,即将现在尺寸用部尺量定,饬令各入县志,永杜争端,余俱画一刊载,檄等因批行下县,合遵刻石入志,永遵须至碑者。”这就是奉、靖二县因乌石潭陂而产生的第二次诉讼。

(同治版《奉新县志》载《奉宪批详乌石潭㯊木尺寸碑摹》)
三、香陂

香陂又名马子堰和解放闸坝,位于靖安县双溪镇马草湖。始建于明代,拦截北潦河青山支河水筑陂,陂长10丈,灌田325亩。乾隆十六年(1751),堤长增至64丈5尺,灌田增至4000亩。咸丰四年(1854),青山水圳被洪水冲毁。同治三年(1864),复凿石开圳200余丈,灌田增至7000亩。1951年扩建,渠长增至21公里,灌田增至3.65万亩。2016年,坝首遭受洪水损毁。2018年,为将灌溉泄洪与城市抬水工程相结合,在原解放闸坝下游1.24公里处新建了解放闸坝,成为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泄洪等综合功能的中型闸坝。  

香陂(解放闸坝)

三座古陂蕴含了丰富的科技价值、人文价值,其选址均于河道折弯处,坝体为非正交堰形式,尤其是乌石潭陂,充分利用河中巨石拦河筑坝,并在河堤上植树成林,护陂固圳,至今古樟群保存完好,是古人因地制宜、人水和谐相处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潦河灌区又相继兴建四座灌溉工程,延续至今,共有7坝7渠,渠道总长152公里,灌溉农田33.6万亩,惠及人口26万人,是赣西北的重要粮仓。

上一篇:那些年,奉新人口锐减81336人,是天灾还是人祸?


 未完待续  

  ...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其中部分图片无法和版权者取得联系,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之,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并表示歉意!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