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仰山辛太监与游通判的传说,互相斗气,引来全家杀身之祸...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历史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仰山辛太监与游通判的传说,互相斗气,引来全家杀身之祸...

转载 周芸2022/10/06 08:49:0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网 247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辛太监与游通判

邱庄龙 樊明芳

清朝乾隆年间,奉新县仰山乡出了两个吃皇粮的大人物, 一个是仰山村辛家塅的辛太监,他在京城皇宫内担任敬事房正四品的总管太监;另一个是西源村洞岭的游通判,都说他在邻省一个什么府出任正六品的大官,据说比奉新县的知县老爷还要大。
(仰山村辛家塅遗址)
有一年辛太监回家探亲,没有随从,独自一人,带的东西就是一个包袱,辛太监的族人们都知道辛太监在京城当了大官,看见他如此寒酸回来,大家心里都不高兴。
说来也巧, 就在辛太监回家的第二天,游通判也回家探亲,派头却很大,八抬大桥, 鸣锣开道,挑担抬箱的一个接着一个,浩浩荡荡,经过辛家塅时, 附近的人们都出来看热闹,一个个交口称赞,羡慕不已。
(西源村洞岭遗址)
辛姓的族人们看见如此景象,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滋味,当着辛太监的面说:“都说你在京城当了大官,却是一个人灰溜溜的回家,看人家游通判,回家的气势多大……” 乱七八糟的说了一大堆,辛太监不动声色地笑了笑说:“族人们不要生气,我会帮你们把面子找回来,过几天看我的就是了。”
过了些日子,游通判带着他的仪仗队神气十足的要回官府上班。辛太监打探到游通判快要经过辛家塅的时候, 便取下了自己头上的顶戴花翎,对家人们说:“你们把它挂到门口的竹篙杈上去吧!”
果然,游通判一行看到辛家塅门口竹篙杈上的高挂着比自己级别高很多的顶戴花翎,大吃一惊,吓得慌忙下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后面的随从看见游通判跪下,也都跟着跪在地上,鸦雀无声,动也不敢动一下。原来官府里的人头上戴的顶戴花翎和身上穿的官服都是有等级的,下级官员见到上级官员必须参拜行礼,只有得到上级官员回礼之后方可自便。
再说辛太监有意要煞煞游通判的威风,便坐在屋里,故意迟迟不去回礼。当时,正是寒冬腊月,西北风像撕布似的刮得呼呼叫, 他们一行人个个冷得全身发抖,就这样,游通判这队人马在路上跪了几个时辰,当快要太阳下山的时候,辛太监才叫家人将竹篙杈上的顶戴花翎取下,游通判才敢爬起来,继续赶路。
游通判回到官府后,知道受到了辛太监的作弄,心中十分恼火,随从们也是受尽折磨,唉声叹气,便想了一个狠毒的计谋,要将辛太监置于死地。于是,便派了自己的心腹,回到仰山老家,在仰山一个叫铁炉下的地方,请了很多铁匠,打造各种兵器。几个月后, 把打好的兵器全部用油布包好,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全部放入了辛家塅门前的几口鱼塘里。
事情办好后,游通判就写好了奏折,进京上朝告状,状称:“辛太监回家探亲期间,私造大量兵器,藏于家门口鱼塘内,并串通土匪、山贼, 招兵买马,准备谋反。”
乾隆皇帝知道此事后,十分恼火,立即派人到辛太监老家调查取证。调查人员在辛家塅门口的几口鱼塘里,果然打捞出大量用油布包好的各种兵器,并回京如实向皇上作了汇报。乾隆皇帝知道此事情况属实后,火冒三丈,不顾辛太监大喊冤枉,立即下旨:“辛太监斩立决,辛氏家人全部斩首。”
游通判计谋得逞,心中十分高兴。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 乾隆皇帝又想起了辛太监,心想辛太监是自己敬事房的总管,这么多年一直都在自己身边, 怎么回家探一次亲就会谋反?心中疑点重重,于是令刑部重查此案。
调查人员来到仰山,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始知事情的真实缘由:游通判回家探亲时,受到辛太监的羞辱,产生报复之心,用计谋诬告辛太监。
在刑部调查人员得出了游通判诬告辛太监的结论后,西源村洞岭游通判的族人得到了消息,知道大祸临头,于是全部改姓,远走他乡,直到现在都有姓刘的人说他们是仰山乡西源村洞岭游姓的后人。
乾隆皇帝得到游通判诬告辛太监的真实情况后,立即下旨把游通判一家斩首示众,为辛太监平反,并下旨把辛太监的尸体 送回仰山厚葬,葬在了仰山小拱坪屋后的一块风水宝地上。
辛太监与游通判的故事虽属传说,并无史实依据,但仰山村辛家塅没有了一户姓辛的村民,西源村洞岭再也找不到一位游姓后裔,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二人斗法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自古至今,无论做官做人,都应谦卑低调;仗势欺人或挟嫌报复,终归害人祸己,贻患无穷。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