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奉新答卷”
——奉新县获评2022年度全省综合考核二类县第一等次
近日,在2022年度全省综合考核总结暨通报表扬大会上,奉新县喜获全省综合考核二类县第一等次荣誉,同时,奉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喜获省级开发区第一等次荣誉。
过去的一年,奉新县用一项项经济增长指标,跑出奉新发展的新速度;用一批批首位产业、重大项目落地,迎来奉新的新时代;用一个个产业融合、品牌创新,促进奉新迈上新台阶;用一件件民生实事,夯实宜业基础、提高宜居指数,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奋力书写了一份人民满意的“奉新答卷”。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2022年,奉新县完成生产总值241.63亿元,同比增长5.5%;财政总收入36.46亿元,增长1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6.0%和7.8%……一组组不断增长的经济指标,见证了奉新县书写“第一等次”答卷的来之不易。
奉新时代全面开工,国轩项目稳步推进,深圳欣旺达签约进驻……首位产业、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奉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迎来奉新的“新时代”。据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速领跑,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2.93亿元,增长18.3%,实现利润总额75.99亿元,增长78.44%。
奉新县着力发展绿色富硒有机农业,新增富硒农产品基地8.74万亩,新增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5个;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建成益农信息社144家,培育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企业)5家,建成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中心7个。
奉新县始终把产业发展摆在经济工作首位,以三产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奉新大米被评为2022年中国十佳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天工米业被评为中国粮油乡村振兴先锋企业,为全省唯一上榜品牌和企业。与此同时,全面推进文旅、农旅、景城融合,随着天工苗艺坊、万亩猕猴桃生态产业园建成接游,“一河两岸”夜景扮靓奉新;通过精心制作系列旅游宣传片、微电影、摄影展、书画展和手绘地图,使“走过千年·依然奉新”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生活环境更加宜居
过去的一年,奉新县始终把美丽宜居作为发展导向,坚持城乡统筹,建好城市、扮靓乡村、做优环境。深入开展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五勤联动”创建机制,市容市貌更加整洁有序,市民文明素质普遍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奉新县加速推进城市功能建设,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去年,生活垃圾焚烧固化飞灰填埋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搬迁并扩容提标,狮山大道东延伸段、潦河东路延伸段、长乐大道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车,城区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011个,分散配置充电桩126根……人民生活环境更加宜居,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奉新县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群众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去年,改造老旧小区11个,分配棚改安置房1836套,新建改造雨污管网36.9千米,信园景观公园、应星公园建成开园。同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完成新农村建设点147个,新建农村户厕4500个,创建“十个一”“八个有”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点15个、省级乡村森林公园2个、水生态文明村镇7个。全面完成干洲-百丈秀美乡村风光带、赤岸-上富-澡溪秀美乡村示范线建设。累计改造农村公路50.4千米,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2022年度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县。
百姓福祉日益增进
奉新县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民生实事,在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上实现新突破。过去的一年,奉新县持续加大对“三类人群”监测帮扶力度,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扎实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统筹各类衔接资金4297万元,落实帮扶项目48个,培育新型帮扶经营主体350家,带动就业3708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4.5%。连续四年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中获评“好”的等次。
奉新县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732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3亿元,带动就业4436人。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拆除预制板校舍1.7万平方米,新建、提升幼儿园学位3000余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8.75%。
奉新县持续加强红色资源规范管护,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完工并投入使用,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全面完成。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7个。奉新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稳步推进,奉新县人民医院地下人防工程即将建成,老年护理院全面竣工。大力推进楼盘遗留问题化解工作,有序办理不动产权证501套,群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李 越)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