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潭埠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村庄,它位于会埠镇张坊村东部的南潦河北岸,距奉新县城12公里。东与赤岸洪塘塘尾隔河相望,西与会埠张坊接壤,北与澡下龙溪相连,村东村西有两片竹林恰像两扇绿色的大门拱卫着整个村庄;村南河中有两个深潭,一个叫腰子潭,一个叫挂榜山潭;南潦河边有两个码头,一个叫廖家埠,一个叫黄家埠。正是因为这“两潭两埠”,故得名潭埠。
元大德年间,帅逢原第14世裔孙帅朝美自武昌徙奉新东门郑家洲定居,因屡遭兵燹,屋宇被焚,故第15世帅君玉于元统元年(1333)徙新兴乡(今会埠镇)桓家山定居。明正统年间,第19世帅仲玉、仲玘兄弟见潭埠山水奇秀,田土肥沃,遂徙潭埠开居。今潭埠村民共有500余人,有帅、罗、黄、廖、谌、曾、喻、郑数姓聚居,其中帅姓人口共有400余人,占总数的80%以上,且帅姓又分为两支:上屋堂帅氏系江西帅氏三世祖帅能后裔,下屋堂帅氏系江西帅氏三世祖帅让后裔,帅能与帅让分别是帅正三子和四子,总归是兄弟连枝,同宗同源。
帅姓系潭埠名门望族,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古代有帅师,字维新,他曾经由掾吏擢任福建闽县典史;考取秀才或考入京城太学读书的有帅万顷、帅其真、帅民正、帅良弼、帅重远、帅佳祖、帅庆祖、帅继祖等人;近代帅式琴系一代拳师,民国年间曾任奉新县国术研究会长;当代帅珠根系大学教授,帅珠杨系中国作协会员;还有帅玉斌、帅圣极、帅群威、帅建平、帅品彪、帅赟、帅海燕、帅卫东、帅余、帅赣江、帅德华、帅嗣清、帅斌、帅德勇、帅圣才、帅玉洪、帅玉根、帅丽华等大批精英活跃于政界、军界、教育界、文艺界和工商界。
潭埠从前交通不便,过河要摆渡。2004年,为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村民在村前南潦河上建起了水泥便桥,虽然桥面稍窄,但骑车步行畅通无阻。近年以来,县交通部门在便桥处改建了横跨南潦河的公路大桥,摆渡过河的时代已经成为一去不返的回忆。
2023年春节,潭埠在外发展的有识之志回家过年,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有人倡仪要为家乡建座牌坊,很快得到60多人的积极响应,集得资金229300元,为牌坊的兴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专业人员精心设计,牌坊为3门4柱7楼,通高9.8米,总宽12.08米,正面上刻“潭埠”2字,下刻“繁荣昌盛”4字;反面上刻“大展宏图”4字,下刻“出入平安”4字;正反两面4柱应撰刻2副或4副对联。3月1日,帅圣极先生向我提出了撰联要求。根据帅圣极先生介绍的情况,我先以鹤顶格拟就正面嵌字联一副:
潭水钟灵,贤哲挺生开泰运;
埠桥利济,人文蔚起展鸿图。
帅圣极先生说:“潭埠村民非常勤劳,从前有尚武和捕鱼习俗。”我根据潭埠村民的这个持点,又撰就了牌坊背面一联:
滨河以居,尚武崇文多望族;
依水而作,筌鱼力穑少闲人。
此外,潭埠这地方还有两个神话传说。一个是挂榜山。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山川第12页载:“芦茨山俗名挂榜山,在县治西二十五里,高九丈,长三里。晋许旌阳逐蛟至此,折芦为矛,剪茨为镞以御之,故名。”一个是包宝山。故县邹仕松先生曾经撰写过《包宝山的传说》:
奉新县城西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个叫故县的村庄,村庄的北边有座大山,潦河从它的脚下下拐了个大弯再滚滚东流。河弯处水流湍急,水面上一个漩涡连着一个漩涡。有人试过,说这里用四两花线都打不到底。原来下面是个无底洞,就是这个无底洞,引出了一个十分悲壮而感人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无底洞里住着两只鱼精,一只叫做鲑外婆,一只叫做鲤小姐。她们有事没事经常出洞兴风作浪,搅得河面上浊浪滔天。她们逢人吃人,遇船劫船,成了当地谈河色变的魔头。有一年端午节,二十四条龙船,连同二百四十个后生,一起葬身河底。从此以后,每年的端午节傍晚,这河里就会发出“咚咚哐,咚咚哐”的锣鼓声,一到半夜,就鬼哭狼嗥,十分阴森恐怖。好端端的一个村落,不到几年时间,便变得人烟稀少,田地荒芜。
有一年,许仙真君追逐蛟龙路过此地,他目睹了这里因鱼精作乱而造成的一派荒凉景象,怒从中来,持剑潜入水底深处,只见石门紧闭,任凭他挥剑乱劈,石门却丝纹不动。许仙真君无可奈何,只好钻出水面,满脸愧色地走了。
村里的人见许仙真君都奈鱼精不何,觉得这里终非久留之地,男女老少便结伴相邀,准备远走他乡。就在这时,村里一个名叫包宝的年轻人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他劝大家不要离开家乡,表示一定练好武艺,为死去的冤魂报仇雪恨。大家听了他的话,又暂时留了下来。
从此以后,包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天到晚都泡在潦河里面,练就了一身吃价的潜水本领。
一年以后,他作好了一切准备,要下河去斩妖。这一天,全村人都聚集在河边为他送行。他的老母知道他此去也许永远回不来,便含着泪水,用木梳梳理儿子那二尺多长的黑发,然后,替他编成一根发辫。包宝手持利剑,庄重地给站在沙滩上的父老乡亲留下了两句话:“如果一根线香燃完还不见我上岸,就请乡亲们多关照我老母!”说完,深深地朝大家鞠了一躬,“扑通”一声钻入了水中。
线香燃着了,大家死死地盯着它。
线香烧掉一半了,大家心里砰砰直跳。
线香剩下一寸了,包宝老娘终于支撑不住,跌坐在地上。
线香只剩下一丁点了,大家难过地低下了头,有几个小媳妇已经哭出了声。
突然,包宝一下从水里钻了出来,只见他满头是血,一根头发都没有了,大家“呼”地一下涌了上去。
原来,包宝潜入水底以后,在万丈深渊的怪石中穿行,当他来到鱼精居住的石洞时,但见石门敞开,一阵阵阴风从里面吹出来。他抖擞精神,游入洞中,只见洞里排列着一排排人尸白骨,那二十四条龙船也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包宝见景伤情,禁不住对着白骨呜咽出声。不料哭声惊动了鲑、鲤两鱼精,两只妖精张开血盆大口,直逼包宝。包宝一见两妖,分外眼红,迎面一剑刺去,那知利剑被鲤妖一把抓住,顿时折成两截。包宝手无利器,不敢恋战,便往后退,当身子刚退出石门,“嘭“的一声,石门双合,把包宝的发辫紧紧地压住了。他运足全身力气,猛地把头一甩,头发全被扯落,他忍住钻心的痛,双脚一蹬,身子箭一般地射出了水面。鱼妖紧追不放。河滩上的人们一见是包宝,赶忙围将上去,人们还没有来得及问除妖之事,鱼妖也已钻出了水面,正要作法搅动河水,淹死河滩上的人们,就在万分危急之时,只见几百只鸬鹚从天而降,把鱼妖团团围住。鱼妖最怕就是鸬鹚,只得赶紧潜入水中,缩回了石洞。
包宝除妖不成,只恨自己功夫不到家。他打定主意,告别老母,历尽九九八十一天的艰辛,到一座名山拜一位得道高僧为师,又苦练了五年功夫。临下山时,师父送给他一个药丸,交待他下水之前服下,便会力大无穷。包宝爬山涉水重又回到家乡,对父老乡亲们说:“此次若不斩除妖孽,誓不再见乡亲!”
乡亲们簇拥着他来到河边,他服下药丸,二下无底洞。鱼妖见又是他,知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任凭包宝在门外怎样喊,怎样叫,就是不出来应战。包宝手挥利剑,乱剁乱劈,也同那年许仙真君一样,石门丝纹不动。包宝运足几年来练就的气功,用尽全身力气,猛地将身子朝石门一撞,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石门被撞开,大地左右晃动,河水恶浪翻滚。紧接着又是“轰隆”一声,洞口上面塌下一座小山,将洞口堵得严严实实,妖精被活活地闷死在里面,包宝也再出不来了。
此后,这大山脚下的水湾处,变得平静如镜,人们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后人将这座山取名为包宝山,这个故事也一直流传到今。
根据挂榜山的来历和包宝山的传说,我又拟就一联供帅圣极先生选用:
旌阳御蛟,折芦作箭弭水患;
包宝除害,舍命投潭净妖氛。
2023年4月,巍峨雄伟的潭埠牌坊矗立于潭埠的南潦河南岸:
村口立牌坊是自古以来的通常做法,它是主体建筑的导入部分,见到牌坊,即知道离主体建筑不远了。它也是主体建筑的标志,牌坊的规格的大小也表明主体建筑格局的大小。这种做法大概昉自佛道建筑,譬如现存的万年宫牌坊和百丈寺牌坊即是。潭埠的牌坊如此雄伟,足见潭埠人才鼎盛,繁荣富庶!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