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艰辛岁月!奉新以前到处是大板车运输队,我做主驾的日子...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艰辛岁月!奉新以前到处是大板车运输队,我做主驾的日子...

转载 徐璐2024/01/25 08:29:5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8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奉新的竹木人力运输



吴庆根

这个词汇,在奉新县可能50岁以下的人印象不深或没有。

早在1964年,奉新山区有大批的竹木急需运出至河边排运再至全国各地。这就产生了一种人力运输的职业一大板车运输。

1964年罗市(坊)综合厂成立运输队,分别是邓在信、刘受安、欧恭寿、涂明新、熊太淼、欧恭淦、熊太泉、刘学伟、刘学先、刘茂源、章振言、徐钟仁、张同兴、张洪元、周诚明、邹谱生以及我父吴华远。

当时,由于汽车的吨位大多是五吨至二吨半之间,基本三、四人的大板车运输量,可顶一部汽车。如:刘受安是复员军人,年轻力壮,他运输量在全队是数最大的。

仰山、路边、兰田、塅里以及罗坊的东村、港下樟树恼等地,凡有竹木需运的地方,都有大板车运输队的足迹。

说是人力板车运输,其实人身安全风险很大,山区公路那时是白沙子铺设,遇弯急路陡,刹车结构很简单,要人为摩擦减缓速度,非常使人惧怕。

1964年初,运输队成立前夕,罗坊有一男青年,从仰山运下毛竹,当行至仙人洞(今仰山路边洞下对面)时,一个长下坡急弯,刹车突然失灵,扭转不及,车翻人仰……

1975年3月,我留城待业。父亲让我主驾大板车,天刚亮去13公里远的山区兰田赵家运毛竹。当年我18岁,血气方刚,信心满满的,装好一车后约2500斤(普遍超载,板车常坏,一月出工约十天,币百把元左右)随队下岭,一直下到五坪(3公里处),两耳震的嗡嗡作响,驾运竹大板车从海拔2000米左右,走下20多里也是够累的,但休息用饭后,体力恢复了,片刻,拿起车鞭戴在肩上,立即上路。哪知,平地公路有小上岭,真正考验人的耐力开始了,我和父亲、妹妹累的大汗淋漓,直喘粗气,好不容易到了大陂头(越山老桥头)倒岭很长很陡。按例规,三人根本不可能直上,只得停下,2车打驳(互相帮助)上去。
到了罗坊大桥,有小马路直下河边,由林站扎排人计数卸下,办过交接手续,已是下午4、5点。我是体验一日劳动,而父辈们则是10多年,其辛劳可想而知。

随着工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1976年后,汽车业兴旺,林业汽车团包运各地木竹,成本节约很多,也更快捷、安全(排运,人力板车运输业逐渐萧条,以至80年后绝迹)。但人力板车运输弥补了我县木竹外运,支援了祖国工农业发展,却是我们不能忘记的……



作者简介

吴庆根,男,生于1957年10月23日。初中文化,1976年5月15日参加工作。先后任罗坊供销社营业员、部门负责人、经理(法人代表),澡溪、宋埠供销社主任(法人代表)。1985年2月2日,奉新县政府调其往深圳西新联合贸易公司工作。1988年获奉新县书法比赛"优秀奖"。次年转为奉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书法协会会员。1990年,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宜春分校"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