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上富樟树下的“陆漕仓”遗匾,洒满了“归德乡”先民的艰辛与汗水...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上富樟树下的“陆漕仓”遗匾,洒满了“归德乡”先民的艰辛与汗水...
转载
方璜于 2024/03/14 08:57:1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12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上富樟树下的“陆漕仓”遗匾,洒满了“归德乡”先民的艰辛与汗水...
显示
奉新县位于江西西北部,东接南昌安义县,南邻高安市,西南毗宜丰县,西北与九江市修水县接壤,北邻靖安县。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奉新建县,曾名为"海昏、新吴",南唐保大元年更名为奉新(寓意‘弃旧迎新")。清时,山区棚户乡民向县级反映:"子孙就学无校,田山分得无份,住宿棚寮无屋"。奉新县府重视民情,遂向朝廷转告此事。清雍正13年4月(1735年)皇上颁谕,奉新县新增"归德乡",统辖西塔、七里、石溪、澡溪等地(说闽南客家话)的乡民,权利与其它乡民无异。当时辖属的归德乡边民是:罗坊区仰山乡路边村上下陈源里止,西塔以百丈、黄堡段、金洞为界,上富镇以黄沙村止等。除了在上富镇北部建"西坪学院"安置归德乡民子孙就读外,在上富樟树下(今东垦招待所附近)设有"奉新县归德乡循(往复)陆(路)甲(其中之一)漕(水)运仓"码头;落款是:清.嘉庆丁丑岁(1817年)。岂料,摄影师官吉普的常规拍照,竟留下了奉新、上富珍贵的历史痕迹,也揭示了一宗被岁月遗忘的归德乡民外运内销史……我的供销社同事、高安祥符人熊先㐅曾对我说:他父祖辈曾以人力独轮车运石灰30多华里至奉新县城,归德乡有专人在那里称重收购后装船。他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非常辛苦。另据澡溪乡九仙街刘从x先生回忆,他的祖上辈是归德乡漕运码头领班,每日从事的是:"石灰分发各地,然后组织人员装上山区特产至船(竹麻、土纸及笋干等)"运往外地贸易。当年,山区浸制竹麻造纸,以使用高安石灰为上,归德四乡盛产竹麻加工成土纸。可以想象归德乡先民为浸竹麻造土纸,从高安祥符等地大量购进石灰在冯川镇潦河边装上船,然后溯水行舟80多华里运至上富街的陆漕运仓后中转,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再扩散各地,艰难的梯级供销亘古未有(石灰从起点高安祥符到终点西塔,全程近300华里)悲壮盈天。我在澡溪九仙商店工作时,九仙街老人蔡x芳曾多次对我说,他祖辈除作田外,农闲兼做挑夫。从九仙挑上百斤的货物,至上富潦河边的漕运仓后,又挑上同等重量的石灰回返,上下岭近百里,其艰辛程度一言难尽。有一年的四五月间,天色阴沉正欲下雨,正挑石灰在路上的蔡氏先祖忘记了带油布遮雨,他慌忙挑担避至一闲空棚内,见四下无物可用,赶紧脱衣覆盖石灰箩筐,挑至澡溪乡下堡村时,人们惊见一赤膊汉子挑石灰路过,问其原因后"啧啧"称奇,"如此护货、赤诚为主"使人陡增几分叹服!当年(至民国及解放后50年代初)西塔、七里、石溪、澡溪等地的石灰都是靠人力肩挑上百斤步行运往目的地,至西塔、七里来去更远,"扶起路顶到天"。挑夫们"长路无轻担",不分严寒酷暑、冷热饥渴,都是穷人所为,辛苦万分,具体遭受的苦痛,用文字难以表达。石灰也是归德乡农林产业中最大的投入。上富潦河边设一陆漕"仓",是归德乡先民们林产品外销,引进急需物资智慧的创举,也是上富镇自古以来为我县山区物资贸易集散地的有力标志。时己290年,先祖归德乡民们为了奉新县山区的发展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系官吉普老师提供。在此,向他致以深切的感谢!
吴庆根,男,1957年10月生,奉新县供销社退休人员,爱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