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甘醴铭(1835-1884),派名常安,榜名甘杰,字枚臣,号次庄,祖籍法城乡(今会埠镇)水口村,出生于县市乡(今冯川镇)下坊甘家巷,系甘汝来之来孙、甘禾之玄孙、甘立猷之曾孙、甘绍曾之孙、甘树滋之长子、甘常吉之长兄。同治版《奉新县志》卷8·人物“同治四年乙丑崇绮榜”进士载:
“甘杰,字枚臣,号次庄,绍曾孙,现官翰林院检讨。”
由于同治版《奉新县志》系同治十年(1871)刊印,甘醴铭中进士较晚,故县志只记录其姓名、字号、登第时间和时任官职。最近有缘得见民国甲寅(1914)版《奉新甘氏增修家谱》,其中卷9·传第15页收入了晚清进士叶先圻所撰《清授朝议大夫甘次庄先生传》,让我们得以知晓甘醴铭之仕宦生涯及生平事迹。
甘醴铭出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八月二十五日辰时,系县学廪生(秀才)。同治甲子(1864)秋领乡荐,次年(1865)春登第3甲第85名进士第,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散馆,授职翰林院检讨。同治十二年(1873),充国史馆协修。光绪元年(1875),充功臣馆纂修、协修,署理国史馆纂修,充实录馆纂修、协修、总校官。同年又充顺天府乡试磨勘官。光绪二年(1876),充顺天府乡试磨勘官。
他在京任职11年,传记载其在翰林院任职时,他“淸慎勤如一日”;出任顺天府乡试磨勘官时,他“推求严厉,敬谨不稍懈”;充实录、国史、功臣馆纂协总校时,他“操笔削,司点窜,恪守春秋笔法”。可见他无论担任何种职务,都严谨认真,从不懈怠。
光绪三年(1877),甘醴铭被吏部考评为京察一等,考取记名御史。同年春闱,甘醴铭之弟甘焘(派名常吉,字鹤江,号少甫)登第2甲第72名进士第,授职户部主事,可谓双喜临门。光绪五年(1879)五月,甘醴铭奉旨补授江南道监察御史,钦加四品衔,又充本年顺天府乡试磨勘官,恭遇覃恩,钦授朝议大夫。
甘醴铭上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后,刚好有江西巡抚上奏朝廷,要求“以漕折改银”,甘醴铭坚决不同意,他在奏章中“条陈州县中饱,吏胥勒抑,征钱易银,宜惩流弊,改钱征银,重困民瘼”等理由,经他三次上疏,皇上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降旨停止了“以漕折改银”的做法。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减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杜绝了吏胥的营私舞弊,百姓无不叫好。
刑部每年秋季都要对全国的刑事案件进行集中审理,叫“秋审”。刑部审理结束后,再移送御史审查后方可结案。朝廷规定,如果御史发现与事实有出入,准许御史专折入奏。甘醴铭每当秋审时,深感责任重大,他总是“悉心校阅,衡情准理,必求平反,务使情当其罪,宁失出,毋失入者,如于公治狱,以仁德为念”。他主张“宁失出,毋失入”,颇有现在“疑罪从无”之司法理念。
甘醴铭正直敢言,凡是他看不惯的贪官权臣,那怕是皇亲国戚,他都敢于上疏弹劾,时人赞其有“五鹿岳岳,朱云折角”之风范。他巡视街道时,发现有豪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他当即将其擒拿归案,依法惩处,时有“行且止避,骢马御史”之赞。他“椎蜚廉,弄獬豸,犯颜谏诤”,将一名监察御史的职责发挥到极致,完全将个人安危荣辱置之度外。
当时国家海禁初开,外国的商船纷纷涌入,列强逼迫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正处举步维艰之时,朝廷设立了总理署司,专门负责处理与各国通商事宜,需要选拔相关人才出任襄理,内阁大学士向朝廷推荐了甘醴铭出任其职。这本是一件美差,但甘醴铭想到与各国商人打交道难免玷污自己的清誉,他坚决地推辞不就,“铮铮白矢,耿耿其怀,不为时势所移”,表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节操。
甘醴铭为了便于尽人子之孝,把父亲接到了京城,他“先意承志,定省无违”。因为父亲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天天嚷着要回家,他只得向朝廷上疏,请求辞职回家尽孝,但皇上不准。光绪六年(1880),弟弟甘焘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形下,毅然决定辞职陪父亲一同回家。不料父亲回家尚未满一年就因病逝世,噩耗传到京城,甘醴铭“哀毁骨立,悲悼逾恒,致罗肝郁气痛之恙”。光绪七年(1881),甘醴铭“挈眷南旋,结庐丛麓,闭户读礼,不欲与外间事”。
奉新知县听说御史甘醴铭回到了家乡,便登门拜访,凡有关于国计民生诸大政,都虚心地向他请教,甘醴铭也不厌其烦地为之精心擘画,出谋献策。至于修葺文庙,“则为之鸠工庀材”;厘正学社,“则为之兴利剔弊”。邑中父老无不赞扬甘醴铭之盛德。
光绪九年(1883),甘醴铭为父亲守孝期满,正打算进京复职,不料旧病复发,虽延医服药,然效果甚微。光绪十年(1884)正月初十日戌时,甘醴铭病逝于家中,年仅50岁,时人惜之。叶先圻在传记末尾评价说:
“夫公以曰艾之年,竟赴玉楼之召,其学术渊深,政绩卓茂,固足彪炳一世,而事封翁克尽天伦之乐,友诸弟能纾笃爱之诚,推惠于乡闾,树德于族党,流风遗韵,犹有存焉者,宜其始谋维裕,食报无穷。”
“公当清之中叶,列强环伺,内外交讧,居言论之机关者,岌岌乎其殆矣!公独味乎孔圣‘危行言逊’之旨,明哲保身,挟真识以贯于始终,与西哲锻炼智慧光明之论,千载而下,若合符节。至孝友仁慈,刚毅廉明,圣哲所备者,公靡不备之。宜福之绵,宜祚之永。吁!公之立于社会贵矣!重矣!蔑以加矣!诚所谓完全道德之士也欤!”
甘醴铭初娶靖安县舒仪民之女舒氏,续娶宜黄县黄爵滋孙女黄氏,三娶江苏秩榘女秩氏,生曜翼、炳荣、植梅3子7女,“皆俶傥瑰玮,蔚成大器,明德之后,必有达人,蛰蛰绳绳,正未有艾”。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