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奉新人熊鼎钟游遍县城周边,一起来欣赏他的十二首赋景诗...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奉新人熊鼎钟游遍县城周边,一起来欣赏他的十二首赋景诗...

转载 方璜2024/09/08 08:44:2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14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熊鼎钟赋景诗鉴赏
樊明芳

近读《奉新熊氏通谱》,在其卷二·鸣公支世系第252页收录有署名“端公二十八世孙鼎钟敬题”之《赋景诗十二律》,是12首以熊氏祖居景观为题材的七律,每诗冠以四字标题,并标注该景所在地。诗以吟咏景点自然风光或人文历史为特点,每首分而独立,合而成组。该诗或因作者身份特殊,或以诗作质量上乘,故得以收入历修族谱,值得一赏。兹分而述之,以飨同好。

龙溪水绕(桥南)

碧溪清澈涌龙泉,夹岸中流绕径边。细草漾纹环玉带,落花排字写银笺。雷翻春浪千鳞跃,月映秋波一镜悬。疑是辋川开别境,俨然身在小湖天。

此诗所写龙溪位于(南津)桥南,应系今锦绣江南与锦绣蓝湾之间的那条小河,古称龙珠桥水。同治版《奉新县志》卷一·山川第19页载:“龙珠桥水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大禾岭,潆回十数里,至县治西二里许入于冯川。”首联点题,颔联写景,“细草漾纹”有如玉带环绕,“落花排字”恰似银笺作文;颈联“雷翻春浪”、“月映秋波”分写春、秋两季龙溪之景;尾联盛赞龙溪之景美若王维之辋川,居住于此俨然身处湖天之胜境。全诗自然流畅,清新典雅。

登仙石桥(桥南)

丹成一粒乘云去,此地仍留有石桥。砌岸夹空横碧水,披巾飞渡上青霄。临流疑睹迎仙佩,倚栏犹闻跨鹤箫。竟道刘真遗胜迹,至今登眺羡飘飖。

此诗所咏登仙桥位于(南津)桥南严家地一带。同治版《奉新县志》卷五·津梁第9页载:“登仙桥在县河南市登仙坊。相传刘道成于此上升,故名。”首联点题,颔联、颈联想象刘道成于此冲举飞升时之情景;尾联表达作者对炼丹修道者之仰慕钦羡之情。全诗写登仙盛况,想象丰富,如耳闻目睹,非高手不能为也。

通化石桥(化桥)

濠梁直接禁城中,石径悬空上下通。雨涨春居如画舫,月浮夜市尽霜蓬。横流境辟东西界,夹岸街分左右宫。舟楫不须还利涉,当年谁是济川功?

此诗所咏通化桥位于城北老县衙之西南,俗称花桥。同治版《奉新县志》卷五·津梁第1页载:“通化桥在县西五十步。宋元祐八年,县令廖择创。”吴彦弘《通化桥记》说:“邑之西数十步有溪焉,上有桥曰通化桥也。桥上有亭,商贾咸集,奇葩异果,南金珠玑,鱼盐屠贩,纷然杂出乎其间。日中为市,以济上下之民,以达百里之道,以通一邑之化也,故曰通化桥”。首联写桥所在位置和特点,二联从小处着眼,写春季河水暴涨之后,两岸民居恰似漂浮水上之画舫;皓月当空之时,通济桥上夜市仍在经营,桥上亭廊有如白霜履盖之船蓬。三联大处着笔,写一水隔东西、一街分左右之情景。末联写通化桥利涉之功效,以问句形式提示人们莫忘创桥者便民济川之功德。

澄潭夜色(化桥)

一带方塘宝镜开,夕阳环映碧于苔。水天星挂浮金弹,林月光分列玉杯。枝影横斜鱼跃树,池波摇曳鸟栖隈。满空夜色供幽赏,宛在澄塘愿溯洄。

此诗所咏澄塘位于通化桥附近的观背塘,该地原有大塘,因其水色澄静,故名澄塘;因其位于西门昭德观之后,故又名观背塘。首联直入本题,写其形状(“方塘”)和色彩(宝镜、碧苔)。颔联写静景,以“水天星挂”和“林月光分”写星星和月亮映照塘中如漂浮的金弹和分列的玉杯。颈联写动景,写树影倒映水中,水波摇曳时才会出现的“鱼跃树”和“鸟栖隈”之奇景。尾联总写澄塘夜色值得欣赏,令人回味无穷。全诗紧扣一“夜”字,每一联都抓住了夜间景物特点,形象生动,动静结合,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

枫林秋叶(东门)

遥望霜林吉士家,恍如春卉斗芳华。风飙丹叶飞红锦,日映瑶枝挂绛纱。疑是庆云层树舞,还看彩雾远山遮。此中正好抟鹏翼,展向秋空灿若霞。

此诗所咏枫林秋叶位于县城东门外,即今黄泥巷一带,此地自古即系熊氏聚居地,古多枫树,每届深秋时节,霜染枫林,树上、地下呈红彤彤一片,故唐杜牧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赞。首联起笔总写远观枫林之感是“恍如春卉斗芳华”,点明题意;颔联细写在“风飙”和“日映”的条件下,枫叶呈现“飞红锦”和“挂绛纱”两种状态。颈联写作者观枫林之主观感受和客观感觉;尾联写作者的希冀:身处美景之中,正好努力上进,若鲲鹏般展翅高飞,实现自己人生理想,描绘灿若红霞之美好前程。全诗紧扣秋景与红色,色彩鲜明,具满满正能量。

远峰文笔(东门)

一峰直插碧云巅,染翰流香竞接天。描就文章能达化,书成锦字句参玄。雨余颖吐灵光秀,月上毫辉夜色妍。造化有情生妙笔,特钟奇士写龙笺。

此诗所咏远峰文笔即今南潦河南岸岐山上之文笔峰,又称岐山塔,因立足点在东门,故称其为“远峰”。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塔第32页载:“岐山塔在岐山顶,明知县陈隽建,后基址仅存。乾隆五十七年重建。”明代时奉新有“八景”之说,清代时,人们将“狮山形胜”和“东壁文峰”足成奉新“十景”,于是岐山塔便有了“东壁文峰”之雅号,因其远望似一支彩笔直插云峰,故又名文笔峰。首联开门见山,极写如椽大“笔”入云接天之形状;二联紧扣“笔”之特点,盛赞其描文书锦之功效;三联想象此笔雨后“吐秀”、月夜“色妍”,属虚景;尾联寄情“奇士”能够在“龙笺”(皇家用纸)上妙笔生花。全诗紧扣“笔”之功效,表达作者对家族人文蔚起之祝愿。

岐山文峰塔)

狮山挹秀(北门)

山势凌空开胜境,登临时望翠屏悬。高低岫列王维画,远近峰联米芾镌。名著龙盘传旧志,形标狮踞载新篇。春光秋色频来往,秀挹新吴第一巅。

此诗所咏狮山挹秀位于县城北门外。同治版《奉新县志》卷1·山川第11页载:“狮山,一名龙山,在北关外百余步。其巅平敞,极目远眺,可望越山、华林诸胜;俯瞰城市,千甍隐然在目。旧有龙山亭,九日,邑士大夫多游赏于此,故又名登高山。其右一山,形如蹲象,两山相峙,为一邑形胜之观。”首联大处着笔,由远而近写狮山凌空突起、翠屏高悬之状;二联写近观狮山“高低岫列”如王维之画,“远近峰联”若米芾之书,虚写狮山形状之美;三联写此山山名演变之由来;尾联盛赞狮山之秀美,堪称“一邑形胜之观”,无愧“新吴第一巅”。全诗写景,远近相接,虚实相生,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狮山公园西大门)
和丰市桥(北门)

桥傍城隈近社坛,和丰兆瑞诵袁安。石遗古砌长留迹,水涨新溪半急湍。名擅朝京争折桂,功歌下市羡芳兰。虽无司马题佳句,利涉于今壮大观。

此诗所咏和丰市桥位于县城东北面,乃县城通九江、南京、北京方向的必经之地,故原名朝京桥。同治版《奉新县志》卷5·津梁第11页载:“和丰桥在县治东北,旧名朝京桥。宋邑人袁安创,后其孙善化县令袁去华新之。淳熙四年,县令王正邦重建易今名,去华为记。至元二十八年,邑人谌季垫重新,后复毁。正统间,邑人熊兰芳砌为石桥,俗呼为下市桥。”首联交待和丰桥地理位置、桥名来历和首创者姓名;二联续写古桥遗迹和新溪水涨之情形;三联先就古桥名而联想到奉新举子朝京折桂之盛况,再赞许本家熊兰芳捐资重修和丰桥之功德;尾联借用司马相如成都题桥之典,盛赞该桥利涉便民之功。全诗字字写桥,然意在言外,作者弘扬修桥补路、行善积德之旨不言而喻。

棂星夜月(擢英)

满空清澈漾银河,月浸宫庭透碧波。色映九天辉玉律,光分千古烛金科。龙翻泮水吞蟾影,凤舞丹墀逐兔梭。遥问广寒消息近,棂星独步快吟哦。

此诗所咏棂星夜月位于县城水西门擢英坊之孔庙,棂星门系孔庙外门,原名灵星门,因其形如窗棂,遂改为棂星门,此泛指孔庙,即今之大成殿,古系本县文化圣地。本诗吟孔庙夜景,首联写月明星稀之夜,明亮的天空银河荡漾,沉静的大殿泛着碧绿的波光,点题;二联以“色映九天”、“光分千古”写奉新科名鼎盛,文运长久;三联以“龙翻泮水”、“凤舞丹墀”写奉新士子“吞蟾影”、“逐兔梭”之科场盛况;尾联写向广寒仙子打听消息,春风得意的士子在棂星门欣喜若狂、快意吟唱的情景。全诗紧扣一“月”字,月起月落,句句写月,然其着意之处尽在科举,其极力鼓舞士子科场较艺之意呼之欲出,堪称主题鲜明。

(同治版《奉新县志》孔庙图)
昭德钟声(桥南)

宝殿巍峨宫阙开,钟迎蓬岛众仙来。幽声敲月趋丹陛,疏韵临风度绿槐。玉佩争鸣鸾凤舞,铜壶催漏兔乌回。年年不歇云间响,疑是钧天奏夜台。

此诗所咏之昭德观位于县治西门。同治版《奉新县志》卷4·寺观第80页载:“昭德观在县治西二百步,旧名闿业,刘道成故宅也。梁大同中始建观祀之,唐末毁于兵,道士徐守正兴复。南唐时胡仲尧重修,李主赐诏褒美,徐铉作碑记。”诗题后标“桥南”,因该景之“钟声”系立桥南所听,故全诗所写之景均系作者闻听钟声后之想象:钟声响起,宫门大开,蓬岛众仙纷至宫中聚会。傍晚,众仙于幽扬乐声中走向“丹陛”,稀疏的乐声被夜风吹到“绿槐”林中。俄而仙娥与鸾凤翩翩起舞和玉佩互击之声传来,其声通宵达旦,直到玉兔归宫、阳乌东出。每年天空都会传来这种声音,真怀疑是天上的神仙在开音乐晚会。全诗以闻“钟声”起笔,描写场面宏大,想象奇特,颇有李白“梦游天姥”之意境。

锦水环溪(后溪)

曲曲环溪一碧龙,水声流出涧泉鸣。遥闻急涌敲钟鼓,近听潺湲奏管笙。皓魄珠辉沙岸白,卧虹彩映石桥横。澄泓应是藏龙穴,风雨腾霄快点睛。

此诗所咏锦水环溪位于法城乡(今会埠镇)车坪村后溪熊家。明正德三年(1508),熊自寿、熊道庆由县市化桥徙车坪,五世孙熊济澄、熊孟本复自车坪徙后溪,因村庄建在环溪之后,故名。首联总写环溪之形状和声音,点题;二联以“遥闻”和“近听”分写环溪流出时之声音如“敲钟鼓”“奏管笙”。三联写环溪在月光映照之下,两岸沙子呈现一片洁白之状和在雨后彩虹映照下,溪上石桥横亘水上之景。尾联写溪上有深潭,应是藏龙潜蛟之所,诗人希望风雨来临之日,正是潜龙腾霄之时,“点睛”二字强调潜龙腾霄的外部条件。全诗看似都在写这条像龙一般曲折的环溪,但尾联寄寓着诗人对后溪熊氏人才辈出的美好希冀。

鱼山返照(后溪)

名羡鱼山著化工,春秋屹峙影朝东。何须水阔供游泳,不逐溪流任罟综。残照遥辉银尾赤,夕阳斜映锦鳞红。悬钩惟下丝纶饵,新月年年钓太空。

此诗所咏鱼山返照之景位于法城乡(今会埠镇)车坪村后溪熊家。鱼山位于环溪旁,环溪系南潦河支流,或游或钓或捕,乃村民其乐无穷之所。首联点明鱼山矗立于环溪之西,其山影返照于环溪之东,点题;二联写小河不宽,但能游泳;溪流不急,尚能下网。三联写每当夕阳西下之时,村民钓捕的鱼儿在阳光映照下,银尾变成了红色,锦鲤也是红色。尾联颇富深意:垂钓时弯弯的鱼钩只凭着一根细细鱼线和一点点鱼饵,却能收获满满,可惜那新月也是弯弯的,但每年悬钓于太空之中,却并未有任何收获。全诗貌似在写鱼山垂钓捕鱼,但尾联似乎寄寓着诗人对自己白费光阴和毫无收获之怅惘之情。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