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爱心感天地,奉新一座古桥的千年佳话
了解奉新古建筑的人都知道,奉新有一座有名的古桥,座落在石溪桃源村三坪里竹围子门囗,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奉新县仅存的最古老的一座桥。这座桥由三块长方形花岗条石单层叠压砌成,桥体结构完整,浑然一体,桥身刻有"大宋元祐七年壬申岁王诚舍″字样,被当地人称为"三板桥″。
关于三板桥的来历,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北宋末年间,有个叫王诚舍的客家人,为躲避战乱,夫妻俩带着两个弟弟,从中原地区南涉渡江,几经辗转,来到奉新石溪,在离桃源村四里多路远的深山里结茅为庐,开荒种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他们住的茅屋前,有一条小河,是出门干活的必经之路。枯水季节,只要卷起裤腿便可淌水过河。可是到了涨水的时候,就很不方便了。好在王诚舍是个石匠,他领着两个弟弟从石山上凿下三块花岗岩条石,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牢固的石桥。
经过几年辛勤劳作,三兄弟住的茅草房换成了土坯屋。到了金秋时节,屋檐下挂满了红嘟嘟的辣椒干和黄灿灿的玉米棒,还有香喷喷的腊肉,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战乱平息后,三兄弟虽然再不用担惊受怕,却又有了新的烦恼:身居深山,去石溪镇上走一趟都要半天功夫。又是单家独屋,平时连个说说话的邻居都没有。尤其是两个弟弟都还没有成家,且不说媒人难找,即便有合适的姑娘,人家也未必愿意嫁到单家独屋的山坳里来。于是三兄弟决定把家搬到桃源村去。
说干就干,三兄弟有的是力气,只不过几十天功夫,一栋崭新的土屋就在桃源落成了。他们在新屋里住下来后,发现村北不远处一条小河上,有一座用几截杉树搭起来的便桥,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必经之路。有人从上面走过时总是摇摇晃晃,吱吱呀呀作响,让人提心吊胆,很不安全。
一天,三兄弟正在河边的田里干活,有个村里的娃娃过桥时,突然掉到了河里。三兄弟见了,赶紧把手里的锄头一扔,飞快地跳进河里将娃娃救了起来。娃娃的爹娘闻讯后,提着一只大母鸡前来千恩万谢。
娃娃的爹娘走后,王诚舍望着木桥发起呆来,他想啊,长此以往,这样简陋的木桥说不准还会闹出人命来,要是能在这里也架一座稳固的石桥就好了。他小心翼翼地用脚步丈量了一下,当他发现木桥竟然与先前家门口的石桥一样长时,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奇特的念头,何不来个移花接木,把那三块花岗岩条石架到这里来,不就是一座上好的石板桥吗?王诚舍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三兄弟一拍即合。
第二天,三兄弟早早地来到先前家门口的石桥边,老二老三正要拉起架势抬石条,王诚舍说,三个人抬着不好走路,还是一个人背一块吧?两个弟弟听了像不认识似地盯着哥哥,异口同声地说:“哥,你不是说酒话吧?三个人抬都吃力,还想一个人背呀?”老大说行不行先试试看嘛。他边说边走下河去。不知是老天助力还他是力大无穷,一使劲竟稳稳地将条石背了起来,更奇怪的是两个弟弟一试,也是如此。于是三兄弟一人背着一块条石,依次向桃源村走去。三四里的路程,连歇都没有歇一肩。老三毕竟肩膀嫩,中途打了个坐墩,条石在地上的石头上磕了一下,但是他深吸一口气,一使劲立即又站了起来……
三兄弟拆去旧木桥,将三块花岗条石架在河两岸,不长不短,稍加修砌,一座稳稳当当、美观大方的三板桥便大功告成了。
由于王氏兄弟勤劳善良,待人真诚,很快便有热心人牵线搭桥,老二和老三不久就娶妻生子了。三兄弟一直人丁兴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后来成了当地有名的大户。
这座历经了千年沧桑的三板桥,至今安然无损,仿佛在默默诉说着王氏三兄弟的善举。它巳被列为宜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慕名前去观赏的游客,只要留心观察便可发现,三板桥的其中一块花岗条石有一道裂缝,相传这道裂缝就是当年老三背石体力不支时在地上磕裂的。
值得提醒游客的是,距三板桥不远,还有一座也是三块条石板建成的老桥,当地村村叫它"小三板桥″,何以冠以一个"小″字?因为它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虽然外形与王诚舍建的三板桥相似,但它的文物价值却很低。游客如果把它当作了北宋时期的三板桥,那可就白游一趟了。
令人惊喜的是,在去三板桥的途中,我们还意外地在路边看到了一个纸槽。对造土纸的纸槽我比较了解,操纸已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成了一种活化石,很少出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而我们在桃源村见到的这个纸槽,却是正常生产的纸槽。纸槽棚里的操纸农民正在雕纸,他操出来的土纸,都是拿出去卖的,而且行情不错。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还能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以鲜活的形态生存在现代社会中,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所在啊!
在写三板桥的文章里介绍纸槽,虽然有点跑题,我还是觉得应该推介一下,让到桃源来旅游的人多一个经典的看点,何乐不为啊?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