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为进一步加强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各层面以先进带后进、以点带面,在全县形成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改革“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的浓厚氛围,由县委宣传部联合县文明办、县妇联、团县委、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在全县开展移风易俗“五好”系列群众推荐评议活动,经村(社区)、乡镇(场、管委会)各层级逐级向上推荐、群众自荐、集中审议等环节,现将2023年奉新县移风易俗“好家庭”、孝老爱亲“好媳妇”、不要彩礼“好岳父母”、婚事新办“好公婆”、弘扬新风“好理事长”5类15个候选对象事迹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即日起到2023年5月13日止。如对候选人有不同意见,请在公示之日起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向县文明办反映。反映问题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电话:0795-4639286,电子邮箱:jxfxwmb@163.com。
▼
胡小红(干洲镇):干洲镇乌岚村胡小红,99岁的奶奶目前瘫痪在床,耳朵失聪,大小便已失禁,每天胡小红都要为奶奶更换尿不湿,定期给奶奶洗澡,洗头。老人在孙媳妇的照顾下很少生病,饭量一餐可以吃一碗饭,周边邻居都夸从来没有见过像胡小红这么孝顺的孙媳妇,作为孙媳妇能把照顾瘫痪在床的老奶奶的重担挑起来真的是很了不起,人人知道人人夸。胡小红常说:对待老人要无微不至,要有耐心,老人不图吃得好,穿得好,只要心情好,不生气就行,让老人过上舒适幸福的晚年,尽到做自己的责任。
黄章平、胡名清夫妇(石溪管委会):黄章平夫妇一直以来家庭和睦,庭院整洁,两个女儿结婚都没有收取彩礼,主动带头抵制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把女婿当成自己的儿子对待。婚后,两夫妻一直在女儿身边帮忙照顾外孙,接送小孩上学,给了两个女儿极大地帮助,为街坊邻居做了好榜样。
陈凤荣、赵亚玲夫妇(罗市镇):在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提倡零彩礼的婚嫁新风影响下,陈凤荣夫妇在女儿陈杨龄与女婿成婚前夕,坚持言传身教,带头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将“零彩礼”落到实处。支持女儿女婿就只举办一场结婚仪式,婚事一切从简,拒绝大操大办,希望他们能够用心经营婚姻,相互扶持,共悟婚姻的真谛。
王福金、彭秀贤(上富镇):王福金、彭秀贤夫妻一辈子朴实能干,任劳任怨把儿女养大成人。女儿王晓凤一直是夫妻俩的掌上明珠,女儿成人后和本县宋埠镇锁石村青年自由恋爱。在女儿、女婿谈婚论嫁时,一分钱都没收彩礼。邻居们问他们女儿出嫁为什么不要彩礼,把她们养这么大父母也不容易。王福金说“我们原本就有不要彩礼的想法,正好我们镇里倡导‘零彩礼’‘低彩礼’,我就积极响应号召,不要彩礼的举动也得到妻子的支持,女儿的婚事不是买卖,孩子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黄先伟、曾招兰夫妇(仰山乡):夫妻俩几十年来相濡以沫、互相扶持,是邻里称赞羡慕的幸福家庭。2023年,儿子结婚,夫妻俩带头贯彻婚事简办原则,彩礼控制在10万元以下,酒席每桌不超过400元。同时曾招兰主动申请加入由村妇女主任、“低彩礼、零彩礼”村民代表组成的“公婆团”,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队、红白理事会等组织活动,婚嫁新风的各类宣传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王水亨、刘月兰(社区党工委):两夫妻是邻里、亲朋好友公认的好公公、好婆婆,自从儿媳妇进门,经济上给予帮助,在生活上更是照顾有加。儿媳妇怀孕在娘家住,婆婆每天做好吃的送去给儿媳妇吃,生完小孩后,儿媳妇更是两年都没有下过水洗衣服。每天都是叫儿媳妇的小名,逢人就说我们家敏敏(儿媳妇)怎么怎么样,许多时候自己的亲女儿都会吃醋。公公更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帮接送小孩上下学毫无怨言。
黄有海、蓝小连(石溪管委会):黄有海支持儿子自由恋爱,鼓励下一代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儿子结婚后,为了让夫妻二人专心工作,主动丢下家里农活,带上年迈的母亲,前往儿子工作地,为他们带小孩,辛勤操持家务,几年如一日,从无怨言。
曾德凤家庭(甘坊镇):曾德凤的家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丈夫经营一家药店,公公是上村村卫生室的村医,从医以来受到广大村民的敬重。婆婆因中风瘫焕在床,曾德凤便主动承担家中的大事小事,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儿子大学毕业后主动应征部队当兵,女儿在读高中,成绩优秀。“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是对这个家庭最真实的写照。
王金莲家庭(罗市镇):王金莲家庭共育有7个子女,在孩子们幼年期,夫妻俩勤俭持家、自食其力,靠打棕绳、削竹筷的零工来补贴生活。经过十几年的同心协力、艰苦创业,他们把儿女一个个养大成人,并顺利完成了学业。2012年冬,金洪生因脚关节和腰椎出现问题导致下半身完全瘫痪,家庭的重担瞬间压在了70岁的王金莲身上。坎坷考验着王金莲的坚强意志,十多年来,她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照顾丈夫生活起居的重任,悉心照料、无微不至。在王金莲的示范带头下,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这个大家庭的儿女及孙辈们个个孝顺贤良,出类拔萃。
余克谋家庭(干洲镇):积极响应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号召,儿子余辉2004年被西南交通大学录取,父子俩不摆升学宴,不收礼,不请客,弘扬勤俭节约、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只在县城小规模地办了“答师宴”。多年来,不管是母亲庆寿还是孙子过生日,乃至侄子定亲结婚,余克谋首先就给家人打好移风易俗的“预防针”,告诉他们弘扬移风易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去年初,上级倡导要使用公勺公筷,开展勤俭节约活动,余克谋和家人一起走入村组宣传相关内容,积极劝导村民们吃饭按标准点餐,杜绝铺张浪费,用实际行动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黎颐发(仰山乡):黎颐发,男,仰山乡大源村党支部书记。为做好移风易俗工作,他带头执行并推动移风易俗政策规定落实落地,带领村工作人员上户宣传、耐心讲解移风易俗重要意义;结合村实际情况,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婚丧喜庆事宜办理流程及标准,引导群众积极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2022年,共开展“好家风好家训”等移风易俗活动16次,惠及400余名村民。在他的带领下,大源村有效遏制了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恶劣现象。
杨贤发(甘坊镇):甘坊镇金洞分场红白理事会理事长,2021年3月,他的孙子光荣入伍参军,以往周围的邻里们不管谁家孩子参军,都会置办宴席,作为乡村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始终没同意,在他的坚持下,家里最终没有置办一桌宴席。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村里逐渐形成了喜事新办、白事简办或不办的良好风气。
徐俊其(上富镇):徐俊其,男,现年64岁,党员,初中文化,现任奉新县上富镇东坑村村民红白理事会长。徐俊其带头挑起红白理事会理事长的担子,以身作则遵守并积极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带头拒绝违规办酒,而且他本人厨艺也很好,经常帮助村民做酒席菜,并趁机宣传文明新风。村民巫学云在其影响下,只邀请了自家的19个直系血亲办儿子结婚酒。大家思想观念的改变,得益于村委会及理事会的大力推进“治风”工作。
END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