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翟因华【岁月悠悠人间情】(三)中秋节的二、三事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翟因华【岁月悠悠人间情】(三)中秋节的二、三事
转载
方璜于 2023/10/24 08:13:2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4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去年和今年的中秋节我都是在老家奉新陪老爷子过的,这也是我工作以来,仅有的两次在老家过中秋!说到过中秋节,一下子让我想起了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来。小时候家里并不宽裕,甚至在吃的方面甚至显“贫寒”。父母为了让我们读得起书,另外还想盖新房子(一家大小八口人挤在一个较旧的农房里),平时一向是比较节俭的,尤其是在吃的方面节省。每年一到中秋节,家里一般只会买一袋月饼(四个饼一袋装),到中秋当晚只拿出两个来分着吃,其他两个则留着备用(亲戚朋友来家做客时用)。家里兄弟姐妹多,于是一个月饼就由父亲分成等份的4块,每人只能拿四分之一的月饼,父母有时还会把他们的那一份悄悄地留下来给我们最小的弟弟吃,自己总是不舍得吃。月饼是那种表面有芝麻粒、价格比较便宜的,但即便这样,一打开包装纸,闻一闻也觉得很香!因为分到手上只有四分之一块,一口咬下去一会儿就没有了。记得小弟弟经常还不舍得一下吃掉,而用嘴巴舔着吃,像舔糖果那样,那个样子我至今依然记得!那个年代物质条件自然是较差的,但大家精神头都不错,只要有吃,就不十分在乎吃多吃少了,吃完后还啧啧嘴巴希望饼的香味能留存的时间更长更长一些!这样说,看官尤其是年轻的读者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是的,只有经历那个年代的人才会这种切身的体会的!这绝对不是瞎说胡编乱造!虽然分到的月饼不多,大家却觉得公平、平等。因为在分月饼时,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均等分配的,没有谁多谁少问题!正是在大家庭的生活成长的缘故,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吃“独食”(现在孩子这样情况比比皆是)的,使得我们从小就有了“公平”、“平等”观念,而这些对于我们走上社会后以公平、平等方式做事待人是何等重要!我是穿着“解放鞋”(就是那种军绿色的球鞋)上大学的。80年代初大学生(即便是农村考取的)好像都有一个“标配”:一个手表、一双皮鞋、一件的卡中山装。我上学报到时家里为我准备一块“庐山牌”的手表(比“上海牌”的便宜许多”),一件的卡中山装,但没有皮鞋。其实当时自己也觉得无所谓,而且认为家里为我读书已花了许多钱,再不好意思提出来要买一双皮鞋,而因从小到大从小学到中学,农村的孩子基本上穿的就是解放鞋。记得入学后第一个国庆节,同宿舍一位同学不知从那里搞到几套警服,招呼大伙儿要到校门口去照合影。宿舍共八位,其他七位都是警衣、警帽和皮鞋穿戴整齐,唯有我穿着一双“解放鞋”,显得不很“和谐”。隔壁宿舍郑姓同学看见后赶紧脱下他的皮鞋给我换上,照完相后就立马还了并向他致谢。大学二年级,也是一个中秋节,宿舍几位同学刚好都是20岁的生日,于是我们商议一起过生日,刚好碰上南丰县销售人员开着一车“南丰蜜桔”到学校卖,我们几个各买了几斤,加上宿舍一位同学父亲带来的一盒月饼,准备晚上一起过生日过中秋。那天舅舅刚好出差到省城公干,办完事后到校园看我,当看到我是穿着一双解放鞋(而其他同学都是皮鞋)时,他立马返回市里在商店给我买了双皮鞋!记得当时买的是那种“三节头”的皮鞋,要花13、4元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的,要知道,当时我一个月的助学金就是17.5元钱!晚上穿上这双温暖舒适皮鞋和同学们在学校的操场上围在一起赏月欢歌,还满怀激情朗诵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以后我穿上这双皮鞋去图书馆看书,到校电影院看电影,和同学们郊游,自信满满、精神倍爽,正所谓“人配衣裳马配鞍”!为此我一直感激舅舅对我细微的关怀与支持,而且也是舅舅陪着我到大学报的到!其实从小到大我也是一直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的,因为他本来就是“文革”前的一个大学生了,更是是我现实中追赶的一个目标!在这若干年后,与家人说起此事,父母还忙不迭地说,当时他们也不知道上大学要买皮鞋的,还怪责我姐和我为什么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早知道这些,那无任如何都会给我买的。这是大实话:一个世代为农的农民哪知道这些!父母对子女是最无私的,如果说世上有一种不求回报无私的爱,那就非父母的爱莫属了!他们对儿女总是巴不得倾其所有毫不保留!母亲在世时,除了小时候一家人在一起中秋团聚外,后来大学毕业工作,与她老人家在一起时间的少之甚少,经常是一年回家探亲一次,一般也是春节而非中秋节,而每次回家连路上来回时间算上,前后也就是四、五天。每当探亲假结束离开家乡的时候,母亲照例要送我们到村里路口大树下的。可能是自己性格使然,总愿意悄无声息地进出村里,不愿意“高调”抛头露面。于是每一次离开家时就显得急匆匆的,而母亲大人因年龄大了行动缓慢,还要关好家里大门来送我们,或许是她老人家心底里也想让村里左邻右舍知道我这个在京城工作的儿子回家探亲来了。于是总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我(我们)在前面急匆匆地走着,而母亲在后面“追”着并大声叮嘱各种的场景!为何自己总是急匆匆地离去,就不可以慢慢地从容地陪着母亲说说话?要知道一年到头和父母在一起时间就是这么短短的几天!现在想起来都感觉十分内疚和歉意。前些年母亲患病住院,我赶回去照顾了几天。在她弥留之际,我一遍一遍呼唤着“妈妈,妈妈,你感觉怎样了?”她老人家迷糊问道:“是斌儿吗(我二弟名字,平时他与母亲相处交流的时间多一些)?”我当时愕然:要知道,这么多年如果我能和母亲多呆一些时间,就不至于她辨别不出我声音来!斯人已去,怀念至深。翟因华,江西奉新赤岸人,法学硕士,高级经济师。现居北京市朝阳区。翟因华先生先后在江西财经大学(原江西财经学院)、国家财政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工作。历任助教、主任科员、副处长、副总经理、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山西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等职务。翟先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在金融保险领域拥有30多年管理经验。翟先生爱好文学、书法与摄影,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过作品,并出版过《行政赔偿法概要》、《银行保险》等书籍。